一天上午,一名小伙子攜帶2個背包來到江蘇省連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浦東派出所。小伙子稱自己的銀行卡和身份證被凍結(jié)了,神情自若地咨詢值班民警,自己的身份信息是否被人用作了電信詐騙。民警邊詢問有沒有損失,邊準(zhǔn)備作筆錄。可小伙子接下來的一句回答卻讓民警大跌眼鏡。
“沒有什么損失,但我手機上收到過‘詐騙短信,而且警察打過我的電話。您查查看,我是不是被通緝了???”小伙子有些緊張地說。
“你把身份證給我,我查查?!边@一查,小伙子名叫于某,果然是網(wǎng)上在逃人員!“別走了,你確實被通緝了?!泵窬?dāng)場將于某控制。
“你有沒有干過違法犯罪的事?”
“有,我在網(wǎng)上詐騙過別人4000元錢?!庇谀车椭^怯怯地回答。
接著,民警對于某攜帶的隨身物品進行了檢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包內(nèi)只有衣物和洗漱用品。
“既然你已經(jīng)做好充分的準(zhǔn)備,那就配合我們工作吧?!彪S后,民警把于某帶進訊問室。
民警問道:“你明知犯罪了,為什么還敢到派出所來?”
“我打聽過了,只要被警方列為網(wǎng)上在逃人員,總有一天會被抓住的,所以干脆到派出所看看。如果被追逃我就不走了,正好把事情處理一下。如果沒有,我就放心了。”于某坦白地說。(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