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啟程
摘 要 在我國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城市化建設規(guī)模與數(shù)量也不斷提高,在與大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需要不斷更新,而此技術的運用能夠在本質上影響土木建筑質量,本文通過對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實際中進行問題的解決,從而幫助我國大型土木工程建筑質量有所提高,促進行業(yè)有序發(fā)展。
關鍵詞 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引言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設計、施工、養(yǎng)護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和控制,在施工的過程中運用有效的施工技術手段,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產(chǎn)生質量問題的情況。在施工中,要注重預防和控制相結合,運用先進的技術水平以及新工藝,對施工進行嚴格的操作,控制好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水平,提升整個施工的質量。
1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原因
1.1 溫度裂縫
在通常狀況之下,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內部與外部之間的溫度差別過大,非常容易引起裂縫的形成,進而導致混凝土產(chǎn)生溫度裂縫,這主要是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內部在形成一定程度的溫度以及應力的作用之下,非常容易產(chǎn)生裂縫結構。特別是在大體積混凝土在進行凝固硬化的過程當中,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的溫度非常不容易散發(fā)出來,這就導致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由于溫度的額增大而產(chǎn)生熱脹的狀況,從而產(chǎn)生溫度應力。一旦溫度應力超出了大體積混凝土預計的標準,則非常容易導致大體積混凝土抗拉程度發(fā)生改變,從而導致大體積混凝土構造的表層出現(xiàn)裂縫的狀況。
1.2 沉陷裂縫
這種裂縫在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灌注施工的過程當中最為常見。這主要是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在進行灌注成型之后,施工人員對大體積混凝土的保養(yǎng)意識較低,沒有及時地對大體積混凝土的表層進行覆蓋,導致大體積混凝土表層的溫度流失過快而混凝土內部以及外部的收縮發(fā)生不均勻狀況,這種應力在大體積混凝土表層進過時間的推移而產(chǎn)生了一種表層拉應力,也導致大體積混凝土逐漸產(chǎn)生了極大程度的變動,甚至形成了有關的裂縫構造[1]。
2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
2.1 大體積混凝土配制
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材料配置是影響施工質量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通過科學的配比也可以保障材料的穩(wěn)定性,同時在配置出高品質的材料才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配置過程中主要通過幾方面的嚴格控制。在實施混凝土澆筑工作時,做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計算混合比時,計算的準則主要基于其基本性質,技術要求和原料的用途,以達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檢查質量檢驗報告和骨料,水泥添加劑,礦物添加劑等材料證書,并確保所有指標符合質量要求,之后這些材料才可以被允許進入施工地。工作人員在控制混合比例時,必須擁有監(jiān)督機構頒發(fā)的認證材料,并結合批準的材料和文件來控制混合比例。如果混合比例未獲批準,則嚴禁使用。如果原料的來源和種類發(fā)生變化,應結合原料試驗的實際結果調整混凝土配合比,以獲得真實有效的混合比參數(shù),減水劑等,在使用中用粉煤灰與礦渣作為雜志的確保材料,以達到最佳的穩(wěn)定效果。然而保障水泥的含量,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要確保安全性,就要對混凝土強度以及坍落度進行相應的技術處理,進行科學實驗過程中增加其骨料含量減少水泥用料,保證混凝土強度與黏結度,從而達到最佳的粘黏效果。
2.2 大體積混凝土的運輸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還會受到運輸?shù)挠绊?,所以在實際的運輸過程中需要配備托泵或移動泵,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材料順利的運輸?shù)街付ǖ氖┕^(qū)域內。除此之外,混凝土會在短時間內被凝固,需要施工人員提前準備好替換零件,如果在運輸期間車輛出現(xiàn)故障,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維修工作,大大降低混凝土凝固的可能性[2]。
2.3 混凝土澆筑
在排空操作之前,有必要及時對模板的支撐能力和穩(wěn)定性進行科學檢查,主要是為了驗證懸臂構件模板支撐的穩(wěn)定性和其他的性能。施工人員在進行澆注時,有必要及時觀察模板,以及模板的支撐狀態(tài),并報告是否有異常的問題。此外,不建議更改保留孔和嵌入部件的原始位置。如果存在偏差,要進行及時的更正。在后續(xù)的澆筑時,必須按照嚴格的規(guī)范進行施工,工作人員對于分配的工作職責要認真對待,避免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麻點,蜂巢和洞等因素的干擾。同時澆筑層與層之間最大的時間不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而澆筑面積需要滲透和固體膠厚度不超過3m的混凝土結構施工,對于采用多層連接救助方法。多層鑄造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被廣泛應用,同時這種方式用振導能夠有效地確保混凝土質量,快速地將混凝土土層進行散熱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混凝土經(jīng)常出現(xiàn)溢水現(xiàn)象,為了確保其質量要把表面水分進行及時的清除。在混凝土澆筑后要進行溫度的控析等問題。反之,如果時間不足則就會影響混凝土的密實度。在施工中,進行混凝土質量控制,嚴格控制振搗時間,將其控制在25s左右[3]。
2.4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yǎng)護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yǎng)護過程是為混凝土質量提供保證的最為主要的過程,可以應用稻草、棉被以及工業(yè)織物對混凝土進行外部保溫。在對混凝土進行保溫的同時,還需要對混凝土進行灑水,以此來保證大體積混凝土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差相似以及混凝土的表層濕潤。如果大體積混凝土的內部設置了水管。則可以應用循環(huán)水來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水熱化,以此來帶走混凝土內部的溫度。直到應用紅外線測量混凝土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差不超過28℃是,就可以將保溫措施撤除并移除模具,模具撤除只夠還需要對混凝土進行七天左右的養(yǎng)護,在此之后,便可以投入到正常的應用[4]。
3結束語
建筑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使得建筑的規(guī)模不斷增加,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也越來越廣泛,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能夠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以及質量產(chǎn)生影響。所以,必須要嚴格地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環(huán)節(jié),選用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對產(chǎn)生的質量問題進行控制,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參考文獻
[1] 廖文有.關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11):19-20.
[2] 劉慶玉.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探索[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19):61-62.
[3] 呂小龍.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2018,27(6):41-42.
[4] 于洪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8(3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