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溪縣嵩市鎮(zhèn)法水村曾是省級貧困村,由撫州市文廣新旅局、市民宗局掛點幫扶。在扶貧干部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整村脫貧,比計劃提前一年?!罢辈徽獛头觥?,扶貧工作依然繼續(xù)?,F(xiàn)在的法水村,村容村貌干凈整潔,生態(tài)環(huán)境與鄉(xiāng)村旅游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村民勤勞刻苦,在奔小康的路上你追我趕,呈現(xiàn)出一幅和諧新農(nóng)村的美麗畫卷。
像星星一樣明亮的路燈
“美嬸,你又在跳舞啊?!?/p>
“是喲,我喜歡跳舞,你和你老婆也來跳哦?!?/p>
傍晚,路過村口長廊,美嬸在那跳廣場舞,有時一個人,有時幾個人,每次的曲子也都差不多。長廊是去年新修的,有5米長3米寬,平時村民愛坐在長廊里閑聊,下雨時也可以躲雨。
其實,美嬸跳舞是為了鍛煉身體。美嬸的舞姿,手腳不協(xié)調(diào),也跟不上拍子,曾經(jīng)有人笑著說她跳得難看不要跳了,但她還在堅持。幾年前,美嬸的小腿肌肉萎縮,走路要慢慢拖著腳跨步子。醫(yī)生讓她每天保持運動,不然會“封”了一雙腳,美嬸選擇了跳舞。
美嬸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兒子早喪女兒出嫁,夫妻倆獨居。太陽能路燈沒裝之前,美嬸沒固定地方跳舞,哪里人多就在哪里跳。后來,長廊前有了一桿明晃晃的路燈,美嬸跳舞就有了固定的地方。
美嬸把路燈形容成星星,“你看,它和星星差不多亮?!钡谝淮温牭竭@個形容,我震驚了,星星從她口中說出就已經(jīng)不是星星,是美好的期許。
如果不是路燈的到來,我也不會發(fā)現(xiàn)散步時和美嬸經(jīng)常相遇的南坡灣這樣美。一直以為那只是一個普通的灣,因路南面有坡名南坡灣。直到路燈亮起來的那天,我才突然發(fā)現(xiàn),它彎曲如月,美麗異常。
盡管我每天生活在這里,上網(wǎng)查詢地圖,觀看每一個村落的航拍圖,但我發(fā)現(xiàn)我認知的村落還是不太完整。第一批170桿路燈,照亮了船型上付、荷花下付、飛魚橫源、天梯長沙源、鐮刀營前、麻花下章6個自然村的容貌。村民晚上不用摸黑回家,鄉(xiāng)村有了都市的感覺。
路燈亮了,村容村貌有了改觀,村民們謀劃著舉辦村里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簡稱“村晚”。從發(fā)倡議到募捐只花了3天時間,就籌集到3萬多元。龍燈、燈籠、舞臺把村子裝扮得喜氣洋洋,有了過年的熱鬧氣氛,很多人沖著“村晚”和民俗活動趕回來過年。
村莊亮了,人心也就亮了
年后,第二批90桿路燈也補充到村里還沒照亮的地方。蘭婆是村里的貧困戶,在村里做保潔員工作,負責(zé)村莊衛(wèi)生。她兒子離異多年未婚,為了再給兒子娶個媳婦,她到處接活賺錢。去年危房改建,政府按政策資助了部分資金,目前還欠一些外債。由于年紀大只能做零工,民宿需要洗被子的時候就打電話給她。
“你怎么晚上掃地?”
“明天要去洗被子?!?/p>
“還好有路燈,不然你要引火把?!?/p>
“是哦,這燈還挺亮的。”
蘭婆經(jīng)常趁夜色掃馬路,我見過很多次。沒有路燈的時候,她只能天剛蒙蒙亮就起來掃地。
蘭婆六十多歲了,原本可以不用這么操勞,為了兒子的幸福,她還在堅持。
蘭婆是個愛恨分明的人。她會把別人對她的好掛在嘴邊,也會把路燈的“光”逢人說起。小孩在燈下數(shù)螞蟻,蘭婆會覺得好玩;小孩亂扔垃圾,蘭婆會輕聲制止;哪盞路燈不亮了,她會第一時間報告村干部。
還記得法水村第一個通明的夜晚,我騎著摩托車看路燈,每過一盞數(shù)一次,記下它們的光亮。那晚,我激動得失眠了。
路燈亮了,脫貧致富就有了新希望
小江是連心小分隊隊員,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小伙子。起初,我并不知道他,只是看見他經(jīng)常在村里走動。有一次去村里辦事,才知道他是新來的連心小分隊隊員,加了微信好友關(guān)注了他的朋友圈。
我發(fā)現(xiàn),小江特別愛看云。傍晚,他會在村委會的辦公室休息片刻,整理一天的工作,調(diào)整心情。村委會二樓的陽臺,可以看見眼前一片肥沃的農(nóng)田,也可以看見天上各樣的云朵。
朋友圈一:“8月3日,少年有他的山海,有他的重重山影,有他的碧波千里。如果可以,風(fēng)給他,云給他,萬里晴空也給他……”
這是他初到法水的時候,夾雜著很多不確定因素,有扶貧工作的新鮮感和挫敗感。此時,他拍攝的云圖大多是灰暗色。語言不通也增加了煩惱,老人家聽不懂他的普通話,很多時候需要村干部幫忙翻譯成方言,有時聽不懂對方的話真的是很著急。
八十歲高齡的黃木蘭帶著一個五十多歲有精神病的女兒,老人無法溝通,女兒不能溝通,而資料又必須要填,手指比劃外加猜測才能完成。我曾看見小江比劃著雙手和老人說話,有時指著幫扶牌,有時說著法水普通話。當我看見小江扶著黃木蘭老人的照片,兩人關(guān)系融洽,不像是扶貧干部和貧困戶,倒像是奶奶和孫子的合影。用情換情,付出也會得到回報。
朋友圈二:“10月20日,一定是你眼里的燭火,點亮了我周圍的暮色?!?/p>
小江開始適應(yīng)法水的扶貧工作和生活。和村民打成一片,首先是生活作息同步,天剛亮就起床,晚上也不熬夜了。
付平仔老人兒子早喪留下兩個孫女,兒媳改嫁,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兩個孫女還在讀初中,教育扶貧減免了學(xué)雜費和住宿費,每個月有生活補助。小江給兩位女孩送去毛絨娃娃和學(xué)習(xí)用品,像大哥哥關(guān)心妹妹一樣,用心交心,溫暖了兩個女孩的心。
朋友圈三:“11月18日,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空,下面平鋪著皓影,其上流轉(zhuǎn)著亮銀,而你帶笑向我走來,月光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p>
小江喜歡上法水,上午開會做資料,下午整理臺賬,傍晚走訪貧困戶,這是他的三點一線,也是眾多扶貧干部的縮影。
貧困戶付水蘭在公益性崗位做保潔員,負責(zé)上付村小組和公廁衛(wèi)生。晚飯后,小江來到付水蘭家里,關(guān)切地詢問她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付水蘭會豎起大拇指:“這些扶貧干部對我是真的好,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這些干部。”
轉(zhuǎn)眼間到村里已經(jīng)十個月了,年后開展的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小分隊憑著平日仔細認真的工作,順利通過檢查。
法水村脫貧了,脫去的不僅是生活上的貧困,還有精神上的貧瘠。我們農(nóng)村人的幸福生活,就是這么簡單,來之不易。
作者簡介:黃吉勇,資溪縣法水村干部。
責(zé)任編輯: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