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高祖孟知祥(874—934),字保胤,五代十國時期后蜀開國皇帝。
公元874年,邢州龍岡一戶孟姓人家出生了一個男孩。他叫孟知祥,字保胤。孟知祥出身官宦世家,自然受到良好的教育,詩書禮儀與馬步弓刀都不含糊。年輕的時候,他隨父親孟道一起緊跟后唐最高領導人晉王李克用,憑著優(yōu)秀的才干,漸漸被李克用賞識。
沙陀人李克用,別號“李鴉兒”,因一目失明,又號“獨眼龍”,在選擇女婿這個問題上,的確是“獨具慧眼”。李克用在唐末的戰(zhàn)亂中占得先機,成為一方梟雄。在李克用手下,孟道寂寂無名,但偶然的機會李克用卻發(fā)現孟道的兒子是個可造之材,便把長女嫁給了孟知祥,還任命他做了左教練使,孟知祥從此有了發(fā)展的良好基礎。
老丈人眷顧不算,大舅哥李存勖也對孟知祥很是器重。李存勖獨掌大權后,非常欣賞孟知祥的才干,讓他做權勢很大的中門使,這是李存勖身邊的要職,但孟知祥卻極力推辭,因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這個道理,而以前的中門使不得善終的教訓歷歷在目。
孟知祥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史載,孟知祥是個城府極深、工于心計的人。他覺得伴君如伴虎,雖然升任中門使,參與軍政機要的決策,處理軍國大事,而且還負責處理很多宮中事務,連宮中的日常用度也歸其管理,是屬于心腹重臣,但天威難測。
李存勖繼位建后唐、滅后梁之后,把都城遷到了洛陽,將太原定為“北京”,孟知祥被任命為北京留守,全權負責軍政事務,相當于北京市市長兼衛(wèi)戍司令。
925年,李存勖命其子魏王李繼岌與郭崇韜討伐前蜀。不久,前蜀滅亡,李存勖任命孟知祥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副大使,行使節(jié)度使職權,遠赴千里,主政四川。
926年4月,對孟知祥有知遇之恩的大舅哥李存勖在兵變中遇害,親侄兒李繼岌逝于渭南,李克用養(yǎng)子李嗣源篡奪大位,是為后唐明宗。自此,孟知祥不認可李嗣源的法統(tǒng),也萌生了據蜀稱王的念頭:他訓練兵甲,擴大兵力,增設義勝、定遠、驍銳、義寧、飛棹等軍,命李仁罕、趙廷隱、張業(yè)等親信分別統(tǒng)率。
于是才有了后來孟知祥據東西兩川,建立帝王基業(yè)的后事。對于這段歷史,后人自是眾說紛紜,各有各的看法與評論。
宋人張?zhí)朴⒄f孟知祥是亂臣賊子,他指斥道:“(孟)知祥以戚里之親,領三蜀之寄,館留宮中,日宴臥內,其恩可謂隆矣?!槭寄┏加诤筇?,托葭莩之援,階將相之貴,故當勤王戮力,為國藩輔,而乃僴然自帝,不復顧忌,跡其素心,其亂臣賊子也。”清末蔡東藩認為:“蜀王知祥,乘間稱帝,彼既知從厚幼弱,不久必亂,奈何于親子仁贊,轉未知所防耶!觀人則明,對己則昧,知祥亦徒自嘵嘵耳?!?/p>
以上兩則言論,對孟氏多有貶斥,甚至有人認為后蜀的建立,是“姑爺盜國”。然而,站在歷史唯物觀的角度看,對一個人物的臧否,要看其是否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福祉,實際上,孟知祥在四川興生產免徭役廣植芙蓉,讓蜀人至今難以忘懷?!妒駰儥C》論及后蜀之富庶時說:“是時蜀中久安,賦役俱省,斗米三錢?!?/p>
應順元年(934),孟知祥在成都即皇帝位,國號蜀,史稱后蜀。不久,潞王李從珂與唐閔帝爭奪帝位,后唐內亂,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張虔釗、武定軍節(jié)度使孫漢韶歸附后蜀。
說起來,張虔釗和孟知祥也是故交。他參軍之后,就一直在河東禁軍,是孟知祥眼瞅著長大的老部下。孟知祥得到張孫二人,連聲道:“得此二人,若生兩翼!”感覺就如同當年陳平棄項羽而投劉邦,許攸離袁紹而歸曹操一樣。
孟知祥拉著老部下的手,說起當年河東舊事感極而泣,張虔釗不失時機地向孟知祥舉杯致敬,口誦諛辭。此時,孟知祥患風疾已經一年多了,聽此言語,心下激動,血壓陡增,中風加劇,竟然當場仆倒,人事不??!醒來已是半身不遂,延宕到秋天,就去世了,享年六十歲,謚號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廟號高祖。
(摘自四川文藝出版社《白蓮池》 ? 作者:劉小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