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鵬,李舒
(航天工程大學士官學校,北京 102249)
鑿巖臺車是地下洞庫施工最常用的機械,但其施工中面臨的事故隱患也是最突出的。因坑道、洞庫內空間狹窄,光線昏暗,人員與臺車運動部件(如履帶、鉆臂、鉆具等)產(chǎn)生直接接觸,且施工過程中,洞庫未進行支護段很容易發(fā)生塌方等重大事故,同時,鑿巖過程會產(chǎn)生大量粉塵,對人體健康威脅較大,且臺車鉆進中會產(chǎn)生大量巖石碎渣,從鉆頭部位呈喇叭口狀向外飛濺,對人體造成擊打,人員安全沒有保障,作業(yè)時噪音巨大,長期工作對人員聽力又會造成損傷,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施工進度,降低了作業(yè)效率。論文主要進行洞庫鑿巖臺車無線操控裝置設計研究,來解決各種人員健康和安全性問題。
洞庫鑿巖臺車無線操控裝置主要針對地下洞庫鑿巖作業(yè)過程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對鑿巖臺車的操控裝置進行技術改造。主要采取優(yōu)化動作設計,加裝遠程無線機電裝置、信號傳輸裝置,采集并實時監(jiān)控作業(yè)狀態(tài)等多方位集成應用的方法,實現(xiàn)鑿巖臺車的遠程無線操控作業(yè),以避免洞庫內作業(yè)時可能發(fā)生的洞庫塌方、人員誤操作等重大安全事故。
洞庫鑿巖臺車是地下洞庫工程建設的主體裝備,主要有一體式和分體式兩種機型。一體式鑿巖臺車集成了操控室、動力機、空壓機、電力系統(tǒng)及集塵系統(tǒng),整合度極高,價格昂貴;分體式鑿巖臺車不具備集成性,作業(yè)時,需要與高壓氣源車、發(fā)電機組、集塵系統(tǒng)等進行匹配連接后使用,其結構相對簡單,價格低廉,在各類施工中配備數(shù)量較大,使用非常廣泛。
上述兩種機型都需要操作人員實裝操作,不具備無線操控功能。其中,分體式機型不具備操控室,人員直接暴露在無任何防護的洞庫中,在施工中使用得更多一些;一體式機型雖然具有操控室,但其只是普通駕駛艙,不具備任何防護功能。另洞庫內光線微弱、空間狹窄,臺車鑿巖作業(yè)時振動、噪音較大,極易發(fā)生塌方事故,事故一旦發(fā)生,對人員和裝備來說,基本都是致命性的毀傷。
無線操控裝置是以現(xiàn)有裝備控制閥組為基礎,不改變原車液壓元件組成和位置,而是利用矢量隨動電機進行裝置設計,將電機電控技術、無線通信技術、信號采集技術等進行集成應用,實現(xiàn)臺車操控安全性和作業(yè)效率的大幅提高,并大大降低臺車的改造成本。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無線操控裝置組成圖
本文主要針對國產(chǎn)XX型鑿巖臺車液壓閥組進行無線操控裝置設計。XX型鑿巖臺車手動液壓閥組主要包括履帶行走液壓閥2個、鑿巖作業(yè)裝置液壓閥7個,另含啟動按鈕1個、棘輪油門控制1個,共計11個動作。其中,液壓閥桿有兩種動作形式,分別是一字彈簧復位式和一字鋼球定位式,均為雙向行程控制;啟動按鈕為點動控制;齒輪油門為雙向棘輪定位。
(1)電動推桿定制。電動推桿是設計無線操控裝置的核心部件,它是實現(xiàn)手動液壓閥桿推拉運動的執(zhí)行元件。首先,測量臺車液壓閥桿的推拉位移行程和推拉力大小;其次,對電動推桿進行改裝,調整其位移行程范圍,如由0~100mm改為-50~50mm的行程范圍,也就是改變驅動器推桿的起始位置,使其能夠實現(xiàn)推出50mm行程,拉回50mm行程,與臺車液壓閥桿動作相一致;再次,要推桿進行限位改造,限定其最大伸出和縮回位置,防止電機燒毀;最后,最重要的一步是對推桿加裝電位計,實現(xiàn)推桿推拉運動的矢量控制。
參數(shù)選擇:電壓一般選擇直流24V(電源可由臺車24V蓄電池供電)、行程100mm、伸縮速度32mm/s、推拉力120N;推桿類型要選擇電位計推桿,也就是五線制推桿,其中兩根為直流電源線,其余三根為電位計壓差信號線;工作溫度范圍為-20~75℃,如冬季北方施工,可更換-40℃的防凍油。
(2)控制搖桿定制??刂茡u桿是實現(xiàn)無線操控的操作元件,需定制帶碳膜電位計的一字搖桿,根據(jù)臺車閥桿的定位、復位形式,需要定制一字復位搖桿7個、一字定位搖桿2個。
參數(shù)選擇:電壓5V;阻值10KΩ;軌道運行角度50°;功耗0.25W;推拉壽命不低于30萬次;獨立線性±1.0%;三線制。
(3)電氣控制線路設計。裝置的電氣控制線路包括信號發(fā)射模塊、信號接收模塊和推桿驅動模塊三部分構成,是裝置設計的難點。裝置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如圖2所示。
圖2 無線操控裝置電氣控制系統(tǒng)示意圖
①信號發(fā)射模塊。信號發(fā)射模塊采用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TCXO),16.000MHz頻率,設計有16路信號傳輸通道,可實現(xiàn)臺車16個動作信號輸出,模塊與搖桿整合為裝置的遙控器,采用獨立直流電源供電,設計電壓范圍為8.4~12V,可選用12V可充電式鋰電池進行供電,隨著電壓降低,遙控距離會逐漸下降。
②信號接收模塊。信號接收模塊同樣采用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TCXO),16.000MHz頻率,設計有16路信號接收通道,可實現(xiàn)臺車16個動作信號接收,模塊與推桿驅動電路整合為裝置的綜合控制器,采用臺車直流電源統(tǒng)一為綜合控制器供電,不再單獨設立電源,設計電壓為5V。信號發(fā)射與接收模塊需進行16路無線信號的匹配設計。
③推桿驅動模塊。推桿驅動模塊主要實現(xiàn)電動推桿和信號接收模塊的橋接,進行電位信號的輸入和推桿電位信號的反饋,并進行驅動的穩(wěn)壓設計,可對其單片機IC芯片進行編程設計。其中,點推桿為五線制,兩根為電源正負極,另外三根為信號線,可通過萬用表確定其中位線,如電位計阻值為10kΩ,那么,中位線與其它兩根之間的阻值均為5kΩ左右。每臺電動推桿需配備一個獨立的驅動電路模塊,集成在綜合控制器內。
(1)推桿連接端設計。推桿缸體與車體的連接一般采取小型銷軸支架連接,需保證推桿缸體可繞銷軸轉動,防止固定死推桿伸縮時導致推桿變形損傷。連接件如圖3所示,尺寸可根據(jù)需要進行調整后定制。推桿與車體閥桿的連接一般采用弓形保險卸扣連接,如圖4所示,將弓形卸扣套在閥桿上,要保證較小的曠量。
圖3 推桿缸體連接件
圖4 推桿連接件
(2)遙控器殼體設計。遙控器殼體一般采用鋁合金板制作,盡量縮小其體積尺寸,根據(jù)搖桿安裝尺寸大小,對面板進行打孔,信號發(fā)射模塊電路板需用螺釘固定在殼體內,如圖5所示。
圖5 推桿缸體連接件
實現(xiàn)無線通信技術、電機矢量控制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的集成應用,采用雙向反饋信號以FSK方式進行收發(fā),通信方式比較成熟,具有高靈敏度加密無線通信特點,并采用變壓器降壓,內部開關電源能有效過濾出電源雜波使接收器工作更穩(wěn)定可靠。
通過大量人—機操控力參數(shù)測量仿真,可實現(xiàn)人—機操控力的模擬轉換,使其具有自記憶、自匹配、自學習功能,并通過高精度推桿進行動作輸出,使電機在整個頻率范圍內運轉、電機零速時可以輸出額定扭矩,且可以快速地加減速,實現(xiàn)與不同操作人員手動操作力的匹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