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力
(江蘇省泰州市田河小學 江蘇 泰州 750000)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處在對于這個世界和社會的初步認知階段,所以他們對所有的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并且只有小學階段的學生才會寫出非常具有靈氣、充滿童真的作文,這是所有的優(yōu)秀作家都不能與之媲美的。因此本文將結(jié)合筆者自身小學語文教學經(jīng)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同仁提供參考。
1.1 作文太過于機械化,缺乏生氣。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大多的小學作文都是機械死板的,缺少靈魂的,而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會教給孩子一些作文模板,學生機械性的套入模板進行寫作,作文越來越模式化,學生也越來越不會寫出自己真情實感的作文,從而使得小學語文作文問題非常嚴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網(wǎng)絡逐漸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雖然為學生帶來的很多的便捷,讓學生自由的暢游在語文的海洋里,但是弊端也隨之而來,有部分同學會想要通過網(wǎng)絡投機取巧,養(yǎng)成了抄襲作文的壞習慣,就會逐漸喪失寫作文的基礎能力,寫出的文字越來越流水賬,逐漸失去真情實感。
1.2 教師教學方式逐漸脫離時代,缺乏和學生的溝通。語文教師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有了重要地位,而一節(jié)課程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尤其是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引導和幫助是更加重要的。有部分的教師在長年累月的教學中逐漸出現(xiàn)了懈怠的心理,覺得作文并不重要,是之后學習中需要格外關注的部分,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小學的語文作為初中和高中的基礎部分,是要把基礎打扎實的,只有基礎牢固了才能學習后面更加深層的語文知識,并且逐步挖掘出來學生的語文潛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寫出更加真實的文章,引導學生寫出貼近生活的作文,并且學會在文章之中利用一些修辭或者句式,為文章進行簡單的點綴,從而使得文章更加的具有亮點。
1.3 寫作的模式過于單一。針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課后作業(yè)非常多,無論是小學生還是高年級的學生,都有很少的課余時間,所以他們無法從日常的生活中來提取有用的素材進行寫作,加上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較淺,沒有什么深刻的生活閱歷,所以他們在面對一些較難的寫作任務時并不能很輕易的完成,再加上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讓學生多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那么很大程度上會讓學生的作文東拼西湊,變得很沒有質(zhì)量可言。所以為了改善學生的寫作方式,教師需要引導和幫助學生,讓他們的作文變得更加有質(zhì)量,從而避免學生對于優(yōu)秀作文的依賴性,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寫作習慣,逐漸產(chǎn)生自己的寫作風格和特點。
1.4 示范性不足。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都是非常天真的,并且他們喜歡表現(xiàn)自己,也會下意識的模仿自己親近的人。而對于學生而言,除了家長以外,最經(jīng)常接觸的人就是老師和同學,而同學生的性格也和自己比較一致,所以老師也會成為學生的主要模仿對象。在信息化的不斷影響下,學生的視野也逐漸被拓寬,所以有部分學生會存在獨立意識,并在完成作文后在主動進行思考,發(fā)掘其中的問題所在。而針對于每天工作量非常大的語文教師,他們的自身作文水平是什么樣的,就需要教師進行示范工作,消除學生對于老師的疑問,并及時為學生起到榜樣示范和表率作用,避免學生對于教師產(chǎn)生不信任,從實際入手,保證教學的質(zhì)量。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主要存在以下幾種特點:第一,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因素影響,他們學習主要由興趣決定,如果是感興趣的事物那么就會受到他們的青睞,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逐漸會對自己的學習要求來進行事物的感知,用理智戰(zhàn)勝興趣。第二,小學生在這個階段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且不夠成熟,所以對于教師有較強的依賴性,渴望得到教師更多的關注和關心。第三,學生逐漸形成了自尊心,所以在同學面前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針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和思維模式,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關心和幫助,[1]并在進行課堂中時,對于學生的行為以及回答做出評價時,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在課堂上主要以引導為主,并在進行教育時多關注學生的興趣點,讓他們可以更加自主的進行思考和學習,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加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同時作文的出現(xiàn)也是學生進行溝通和表達的一種方式,以此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學生在之后與人交流的表達技巧,為培養(yǎng)學生的性格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加強語文作文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也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敢于與人交流。寫作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寫一些有關于生活的作文,也有利于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樂趣,增加學生的生活幸福感,在寫作的世界中遨游,愛上語文寫作,發(fā)掘生活中的微小幸福。在語文的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對于這個社會以及世界的認知和想法,形成屬于自己的思考能力,所以,小學的語文老師需要不斷加強對于學生語文作文寫作方面的培養(yǎng)和提高,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積極的性格以及特點,讓他們享受寫作,愛上寫作。
4.1 善于利用現(xiàn)代的科技方式,充分調(diào)動課堂氣氛。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就是學習的目標,一旦對一個課堂產(chǎn)生興趣,那么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被帶動起來,所以一個好的課堂氛圍也會幫助教師創(chuàng)設出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逐漸引導學生,幫助他們產(chǎn)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從過去被家長老師逼著學習、逼著寫作轉(zhuǎn)變?yōu)樽约合胍W習、想要去寫作,教師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他們感受屬于課堂的獨特魅力,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例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科技也逐漸進入到了課堂之中,像多媒體這種便捷的教學方式,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在進行一個題目的寫作之前,教師提前為學生準備好相關的資料以及視頻,在寫作前進行科普補充,調(diào)動起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并應用于自己的寫作之中。在進行寫作前,都需要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動力,為他們營造一個積極的寫作氛圍。
4.2 幫助學生尋找素材,以放松的模式進行寫作。好的素材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前提條件,而選擇一個好的素材對學生的寫作來說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可以積極的表達自己,以貼近生活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放松并貼近生活,教師要帶領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幫助學生發(fā)掘新的學習模式,從課堂中解脫出來,奔向大自然,[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自然中遨游,放松并貼近生活,以這種方式來積累語文作文素材。同時教師可以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一些活動,善于表達放開自己,不要拘謹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活動中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這一方式不僅會讓他們學會與人溝通交流,也會更有利于學生在作文之中有的寫,真實的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寫出具有他們這個年齡特點的作文。
4.3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而通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能力,幫助他們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小學的學生大多都比較喜歡童話故事,那么語文教師就可以從童話故事入手,在童話故事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班級之中舉行童話故事的比賽,根據(jù)童話故事進行簡短的小表演,教師在能力范圍內(nèi)為學生提供道具及服裝。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的參與其中,帶領學生進行之后故事的擴充,幫助學生提高想象能力。利用這一形式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進行演出的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可以自主的想象后續(xù)故事的發(fā)展和走向,讓他們發(fā)掘想象的樂趣,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出過程中,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并運用到之后的寫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并讓他們感知自己寫作出來的文字逐漸變得有魅力起來。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而言,語文作文是一個比較好抒發(fā)情緒、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途徑,而對于教師而言,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是一個路途遙遠且長期的工作,不是短期內(nèi)可以輕易完成的,教師不能揠苗助長、急于求成,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奮斗,才能達到想去的彼岸。作為這個時代的語文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的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jié)合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調(diào)整,探索適合他們的教學和學習方式,讓學生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結(jié)合小組合作的方式、以及閱讀的教學方式等等進行課堂教學,不斷的探索和發(fā)掘適合的方式,調(diào)動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實際出發(f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寫作的練習和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也會讓他們在面對需要交流的場景時,更加自信、自如,通過寫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他們學會寫作,享受寫作的過程,為之后的學習和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讓他們從寫作之中獲得受益,實現(xiàn)教師對于學生的最終教育目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