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明書
(江蘇省徐州市第十三中學 江蘇 徐州 221000)
利用情景教學是將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更加人性化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結合周圍的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情景中進行探索,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和措施。情景教學更多的需要學生做學課堂主題進行發(fā)揮,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探索意識。這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課堂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合適的情景,如何在情景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都是需要教師考慮的問題。將情景教學融入語文寫作課堂教學當中,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景設置,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體現了教育的不斷人性化的進步。語文學習與其他科目不同,更多的在于學生本人的日積月累、自我感悟。學生在語文寫作學習的過程中,之所以會遇到沒有內容可寫、不知從何寫起的情況,是因為學生缺乏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很多細節(jié)的問題學生沒能形成自己進行寫作的素材。另外學生在面對作文題目時,容易出現慌神的現象,不知各種作文應該寫些什么,大腦空白,甚至出現跑題的狀況。教師能夠做的是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思考方向,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思考的方法,進而在自己寫作思考的過程中,不至于出現嚴重的跑題現象,找到思考的路徑,明確寫作的方向。
將情景教學融入到語文寫作教學當中,能夠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較為寬松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讓學生在較為寬松的氛圍中能夠對一些作文素材有更深的理解,同時加深學生的印象,也能夠教會學生什么樣的素材適合用在什么類型的作文當中,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初中階段的學生都有著一定的叛逆心理,追求新鮮事物,教師在課堂中設置相關的情景,迎合了學生的喜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對于學習的抵觸情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情景教學過程當中不僅僅涉及到的是語文知識,也融合了其他學科以及生活中的內容,能夠在課堂上豐富學生所學,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情景教學法是讓學生成為情景中的主角,由學生對事件、主題進行演繹,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由發(fā)揮,激發(fā)了學生的潛力,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的學習需要學生在日常對自身進行語言鍛煉,在營造的情景中更容易幫助學生開拓自己的思維,隨機應變,從而提升個人的語言表達,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加自如的對所知道的素材加以運用。
在于寓教于樂的環(huán)境中,更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營造良好的氛圍,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將情景教學融入語文課堂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跳脫出來,迎合新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高質量的課堂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長期的高質量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質量。同時也能夠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使得教師能夠永遠走在教育的前端,為教育教學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2.1 模擬素材情景,學會素材的合理運用。在語文寫作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普遍面對的問題是不知從何寫起。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要求學生對素材進行積累,在寫作的過程中加以運用。但是學生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往往存在敷衍的狀況,并沒有較深的探索素材的應用,以至于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材料可寫。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這一狀況,利用情景教學法在上課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模擬素材的應用情景,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素材的內涵,讓學生能夠明白素材在寫作中的合理運用。積累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要達到的是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積累加以運用,為自己寫作的文章增加亮點,進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1]
比如我們在學習初中七年級語文人教版第一單元寫作“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時,從剛開始學習語文的時候,我就要求學生自己進行課外閱讀,并且主動地進行語文積累,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素材。在上課的過程中,為了檢查學生的積累成果,我讓學生上臺來將自己積累的素材進行情景再現,自我講述素材的應用方向,讓學生能夠深挖素材背后的內涵,學會合理地運用寫作素材。我也會根據學的素材指導學生進行情景模擬,讓學生對素材理解的更加透徹,更好的運用在寫作當中去。
2.2 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活躍課堂氛圍。初中階段的學生都有一定的叛逆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能夠更多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迎合學生的喜好,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真正的有所收獲,降低學生對于語文寫作學習的抵觸情緒。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以此來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摸索適合自身的語文寫作的學習方法,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游戲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寫作技巧,要注意娛樂的程度,不能夠顧此失彼,要注重課堂的紀律,達到自身想要的效果,提升課堂的質量。[2]
比如我們在學習初中七年級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寫作“寫人要抓住特點”時,在剛上課的過程中,我邀請班內的兩名學生走出教室。隨后在課上詢問其他學生關于這兩個人的主要特點,比如這兩個人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他們有怎樣的性格特征?在引導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告訴學生觀察人物要細致。之后我?guī)ьI學生一起玩了一個游戲,讓學生上臺講述班上其中一名學生較為鮮明的個人特點,其他學生進行猜測。在游戲過程中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同時讓學生明白寫人要抓住他們的主要特點,以突出其中的特色,為自己的寫作增添亮點。
2.3 結合生活細節(jié),營造生活情景。語文來自生活,但高于生活。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細節(jié)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生活情景,打造更接地氣的語文課堂。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并不是沒有內容可寫,只是缺乏對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觀察。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生活當中的細節(jié)問題,結合生活情景進行探究討論。學生的自主發(fā)現會比教師的說教更有效果,讓學生能夠看到生活中的美好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建立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生活中的各種細節(jié)都可以轉化到寫作當中,從生活中取材,成就寫作。[3]
比如我們在學習初中八年級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綜合性學習“倡導低碳生活”時,這一類的素材可以涉及到環(huán)保類的作文類型。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講述生活中的低碳細節(jié)。根據學生講述的低碳生活故事,讓學生在講臺上進行無實物的情景模擬。通過營造低碳生活的情景,讓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低碳生活所包含的內容。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也能夠涉及較多的方面,開拓自己的思維。在學生進行情景模擬的過程中,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同時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4 利用微課為學生營造氛圍,烘托情景?,F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微課與教學相結合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以此來烘托所營造的情景。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得到放松,同時也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并且使用微課播放視頻、音頻等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在課堂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提高課堂的質量。同時微課的使用也為教師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方便教師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同時微課的視頻學生在課下也可以自主進行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4]
比如我們在學習初中八年級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的寫作“學寫游記”時,在課堂上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利用微課學生準備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展現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景。之后我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桂林山水的詩詞。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著詩詞去回想自己剛才視頻記憶中桂林山水的樣子。隨后讓學生將自己所想象出來的畫面寫在紙上,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利用微課為學生準備視頻和音頻,不再像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講解,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總而言之,寫作作為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和學生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同時對學生具有一定的耐心。將情景教學的方式融入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景和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情景教學過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增強個人的學習能力。同時迎合新課改的要求,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讓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學生呈現更加優(yōu)質的語文課堂,推動語文教學的不斷進步,提高教育的質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