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 勇
皖北農(nóng)村有趕集的習(xí)俗,或逢單日,或逢雙日,進入正月那是天天都有。
集市很紅火,也很熱鬧,鄉(xiāng)親們從四鄉(xiāng)八村踏之而來,有買有賣,縱橫的十字大街?jǐn)[滿了攤點,琳瑯滿目的商品應(yīng)有盡有,五彩繽紛,猶如一幅流動的畫。
聽?wèi)蚴羌猩献罱拥貧庥衷鷳B(tài)的文化大餐,尤其是那正月里連續(xù)不斷的豫劇、梆子戲、泗州戲,可勁地讓鄉(xiāng)親們過足了戲癮。雖然戲臺不大且簡陋,也沒有電視上的五彩燈光噴泉,但傳統(tǒng)劇目的感染,仍使臺下的觀眾看得津津有味、驚心動魄。
集市上有各式各樣的小吃,使我難忘的還是油炸糖糕、肉丸子、螞蚱腿、焦葉子等兒時的美味,香噴噴、脆脆的,能讓現(xiàn)代的人們喚起過去童年的記憶。
集市上賣服裝的攤位密布,四季衣物琳瑯滿目、款式新潮,基本都是促銷的大甩賣,甚至一律五元十元的。其實,圖個新穎穿一季扔掉,不也是物有所值嗎?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街頭還有些老手藝人,他們不為掙多少錢,就圖個樂。扒盆扒鍋拔牙的、理發(fā)的、修拉鏈的、釘鞋底的,還有算命的……他們憑著自己的雙手勞作,就值得我們尊重。
集市上的喇叭可以說是另一道風(fēng)景,可謂是市聲鼎沸。人來熙往的街道兩邊擁擠著的攤位上,時興掛個喇叭,一個比一個挑得高,聲音也是一個比一個叫得響,賣力地替攤主吆喝著。甚至炸個臭豆腐干也升級弄個大喇叭吆喝,似乎沒有聲響就賣不出去,讓集市變成了視聽的狂歡。
流動的游樂場是農(nóng)村孩子們的一片天地,娛樂項目也是眼花繚亂,應(yīng)有盡有。而新興的套鵝、套雞項目更是城里孩子們難以玩到的游戲。
糞箕饃框子、鐮刀鋤頭依然為老農(nóng)們生產(chǎn)生活所用,盡管隨著時代的改變,它們也將很快逝去。時過境遷,也許不如意,卻會變成我們美好的回憶。
逢集的日子真是熱鬧,路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地攤
趕上逢大集的日子,百姓們可以飽嘗文化大餐
田間小道趕早集的人流
如今的鄉(xiāng)村集市早已演變成購物的小商品街
隨著時代的變遷,打鐵這個古老的傳統(tǒng)手藝也漸漸地在集市銷聲匿跡
舊貨攤五花八門、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繚亂
炸糖糕、油條、油餡子是北方人喜愛的面食小點
傳統(tǒng)手工理發(fā)、刮臉也就5塊錢,深受老漢們的喜愛
走村串鄉(xiāng)流動照相館,立等可取,月入不菲
所謂的街頭“大師”的指點能改變你的話,他也不至于淪落到街頭“算卦”了
鄉(xiāng)村套圈套的是小動物,城里的孩子還真沒這個機會玩
農(nóng)村家家戶戶養(yǎng)雞,所以集市上雞販子的生意很冷清
油茶多是用芝麻、花生等干貨制作的,也是北方人最愛的早餐之一
北方老漢還有抽旱煙的習(xí)慣,通常都是席地而坐,一邊抽,一邊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