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青澳雙城記》為例"/>
1999年,一首《七子之歌·澳門》唱響兩岸三地。如今20年了,旋律依然銘記于心。2019年,新中國迎來70華誕。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由青島市政協(xié)主辦,青島市政協(xié)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青島市委臺港澳辦、青島海外聯(lián)誼會、澳門青島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青島市廣播電視臺共同承辦,聯(lián)合策劃推出了《青澳雙城記》融媒體主題采訪活動,聚焦在青澳兩地之間聯(lián)絡交往的人和故事,講述兩地攜手發(fā)展的不解之緣和精彩篇章。6月22日舉行了聯(lián)誼會成立及《青澳雙城記》開機儀式。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全媒體時代是個大趨勢,媒體融合發(fā)展是篇大文章,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做大做強主流輿論①。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青澳雙城記》②,是青島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繼2016年《絲路行》、2017年《青港雙城記》之后,又一次融媒體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自2019年6月份啟動,分別在青島和澳門兩地進行拍攝。2019年12月20日回歸紀念日前后,融媒體主題報道《青澳雙城記》以系列片、專題、專訪、短視頻、解讀文章等多種題材和形式,在青島、央視央廣、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等電視、廣播、手機App以及微信公號、視頻網站、抖音、快手等多媒體平臺集中分發(fā)之后,以其較強的策劃和較高的質量,形成了較好的傳播效果,收到各方面的一致點贊和好評。作為地方廣電媒體和新聞團隊,青島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對澳門回歸20周年,這一重大新聞宣傳主題,以及“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這一重量級題材,能夠拿出智慧和實力進行關注報道,并且能夠較好地把握,推出《青澳雙城記》融媒體系列新聞,在全國的兄弟單位中并不多見。
分析和總結下來,就是從3個層面和3個維度,綜合來進行思考和操作。
澳門的面積和人口雖然少于香港,但都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qū),地位與香港是平等的。且與香港相比,除了“天時”“地利”,澳門更具“人和”的優(yōu)勢,未來可期。青島與澳門特區(qū)雖然相隔2 000多公里,但兩地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共同的特點。青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氣候宜人的海濱旅游勝地,有“帆船之都”“音樂之島”“電影之都”的美譽。澳門,東西方文化匯聚,世界文化遺產眾多,歷史底蘊深厚,是世界旅游休閑勝地。
2019年11月初,青島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的6位記者分兩批來到澳門,進行了為期10天的融媒體主題采訪活動。在澳門,采訪組真切感受到了“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澳門回歸后發(fā)生的巨變以及澳門市民深厚的愛國情懷。
在澳門濠江中學采訪時,采訪組遇到央視《對話》攝制組一行人和新華社兩位記者來該校進行采訪?;貧w20周年慶典臨近,學校的領導們忙的不亦樂乎。在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采訪時,曾經兩次與習近平總書記打過“交道”的陳雨蓮老人對采訪組說:北京的中央級媒體來了多次,從北方城市來這里采訪的,青島是第一家。澳門街坊總會有澳門最大的居委會之稱,老人們還說,能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澳門的深情厚誼,作為中國人,澳門市民感到非常地驕傲和自豪(如圖1所示)。
圖1 采訪組在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采訪
《青澳雙城記》的策劃推出,源自于青島的城市視野的開闊,城市使命擔當和發(fā)展定位的提升。當然,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兩地的交融發(fā)展,包括澳門青島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澳門青島商會等民間組織的助力。尤其是空中直航開通一年多來,青澳兩地從美麗邂逅到攜手發(fā)展、邁入同城時代,已經結下了不解之緣。
青澳兩地在很多方面的發(fā)展經驗,其實都有相互可借鑒之處,同時又都肩負著國家重大歷史使命。宏偉藍圖給青島和澳門,都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動能。
當下,青島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jié)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zhàn)略支點,更肩負建設上合示范區(qū),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中國(山東)自貿實驗區(qū)的國家戰(zhàn)略。國家支持澳門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同時,賦予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重要定位。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qū)的重要一極,兼具帶動輻射內地城市經濟發(fā)展的使命擔當。
近年來,青島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政策,非常重視與澳門的交流合作,先后與中葡經貿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建立了經濟合作伙伴關系,推進青島與葡語國家雙向投資貿易和國際產能合作。邀請澳門企業(yè)家,來青島參加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論壇等重要國際會議,不斷優(yōu)化澳門企業(yè)審批流程,主動服務澳門同胞、澳門企業(yè)。
青島市委、市政府各級領導先后率團赴澳門,參加“一帶一路”國際會議,舉辦青島與葡語國家雙向投資貿易合作對話會及青島—澳門經貿合作推介會等。青島市在澳門特區(qū)設立了青島國際投資促進咨詢顧問機構、青島市境外引才引智工作站等平臺,為“雙招雙引”工作及青澳兩地務實合作筑巢引鳳。青島還邀請了澳門經貿、教育、法律、文化、青少年等團體,來青交流考察,持續(xù)推動青島與澳門的全面交流合作。
2019年1月至11月,青島與澳門貿易額達到4 876萬美元,同比增長346.1%。同時,截至2019年10月底,澳門累計在青投資項目71個,合同外資2.1億美元,青島與澳門的經貿合作,發(fā)展勢頭越來越好。
正是有了以上的國家、城市、媒體三個層面的背景內容,且及時把握住了新聞宣傳的時機和節(jié)奏,融媒體主題采訪活動《青澳雙城記》得以策劃推出,并且得到了青島市政協(xié)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青島市委臺港澳辦、青島海外聯(lián)誼會、澳門青島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合作。而在20年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關注和報道澳門回歸和澳門實踐“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偉大成功經驗,講好青島的“澳門故事”和澳門的“青島故事”,在重大新聞題材的采訪報道上不缺位,以融媒思維,善謀善為、善作善成,是媒體提升政治站位和勇氣擔當?shù)谋憩F(xiàn),更是新聞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青澳雙城記》融媒體主題采訪活動,由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共同策劃實施。青島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采訪組負責采訪制作,然后以供給側改革的角度,認真研究,按照不同需求和類別,以敘事、抒情、說理三個表現(xiàn)維度的不同組合和側重,或長或短、或硬或軟,生產出不同系列和特色的融媒體產品。
主打產品有:1)6集系列片《青澳雙城記》,包括:青澳合作譜新篇、為青島建言獻策的“住澳委員”、架設連接澳門的紐帶之橋、濠江激蕩愛國情懷、青澳開啟“同城時代”、追夢澳門的青島人。(主要播出平臺:QTV-1《今日》、《青島新聞》;藍睛、愛青島、優(yōu)酷、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YouTube等)。2)五集短視頻《高上帶你逛澳門》,(藍睛 抖音 快手等)。3)專訪:中央政府駐澳門聯(lián)絡辦公室副主任姚堅(藍睛 優(yōu)酷等)。4)專題:《澳門回歸20年黃海濠江兩地情》(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全景中國》)。5)青島·澳門:已有美麗邂逅,更待牽手未來(《回瀾聽濤》公眾號)。
《青澳雙城記》講述了不少兩地間的人和故事,當海洋文化遇上葡式風情,在這20年的歲月中,又會產生怎樣的邂逅和牽手呢?
1938年出生于上海、1964年移居澳門的王孝行,便是這樣一位“有故事”的人。其實,王孝行的人生名片上有很多經歷:曾任澳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籌委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第七、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但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其實是當年作為來青投資的“愛國商人”的經歷。
1984年,國家決定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青島是其中之一。當時是澳門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皇都酒店董事長王孝行響應國家號召,出錢出力幫助青島發(fā)展,在青島投資了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海天大酒店。
“那個時候,澳門沒有飛機場,我要從澳門先到香港,第二天從香港坐火車到羅湖,過了海關坐火車到廣州。80年代的廣州也還沒有去青島的飛機,需要第二天從廣州坐飛機到上海,而上海的飛機又不是每天都有飛青島的。往往去一趟青島,光路上就得花三四天。但就在這樣交通非常不方便的情況下,1984年我們就到青島去做投資了。到酒店開始營業(yè)這一天,15年以內,回給你本錢加利息,這家酒店就是我們國家的了,這就叫愛國商人?!?/p>
而這種路上要花三四天、輾轉四五個城市的日子,在時光荏苒中,也已經成為了歷史。2017年,在青島市政協(xié)十三屆一次會議上,8名澳門籍委員聯(lián)名,提交了一份開通澳門—青島直飛航線的提案。2018年8月29日,青島—澳門的直航航線終于開通。目前,每周一、三、五、日,由澳門航空公司執(zhí)飛,全程約3小時。這條航線不僅吸引了兩地旅客,還輻射到山東省內和周邊的蘇北、皖北、豫東等地。截至2019年11月底,航班數(shù)量已達518架次,累計1萬多人次澳門同胞、約4萬人次內地居民,乘坐該直航旅游互訪。你來我往,形成了一條航空旅游產業(yè)的閉環(huán)。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lián)絡辦公室副主任姚堅,曾任商務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fā)言人,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期間,掛職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對于澳門,他也有自己的期待:
“對于澳門和澳門同胞來說,首先感恩祖國這20年對澳門發(fā)展的支持。每年都有3 600萬的游客來澳,數(shù)字相當于澳門人口的50倍,這給城市的發(fā)展注入了很大活力。下一步,隨著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澳門更要緊隨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p>
圖2 采訪組和澳門青島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成員在澳門機場拍攝的工作照
講故事、抓細節(jié)、抓典型,小事“大”作、大事“細”作?!肚喟碾p城記》自2019年6月份啟動,講述了回歸20年間,青島、澳門兩地的交融和發(fā)展以及與這兩座城市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人和故事,見圖2。
發(fā)乎情感而止于理性。當然,在這次融媒體主題采訪活動的進行中,采訪組也在思考一些內容之外的問題,并努力為受眾尋找答案。
青島與澳門都是東西方文化匯聚的沿海城市。澳門的國際市場和自由港體制,可以作為中國與世界,尤其是葡語國家合作交流的紐帶,是青島走向世界與葡語國家溝通交流的良好平臺和重要橋梁。
當前,青島正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對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指示要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加快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經略海洋、“雙招雙引”、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高端制造業(yè)+人工智能”產業(yè)發(fā)展、科技引領城建設、國際時尚城建設等15個攻勢,正在如火如荼推進。青島還致力于打造長江以北地區(qū)國家縱深開放的新的重要戰(zhàn)略支點,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fā)展的橋頭堡,全力推進開放、現(xiàn)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建設。
澳門國際化程度高,商貿服務業(yè)、旅游業(yè)、會展商務、中醫(yī)藥、科技教育、文化創(chuàng)意等產業(yè)發(fā)達,與青島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到誰也無法想象。
澳門回歸20年來和內地的支持,包括山東和青島的支持密不可分。2020年4月,“活力澳門周”選擇在青島舉辦。
以回歸20年為起點,以澳門、青島兩地下一步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起點,進一步深化合作,牽手走向未來,無疑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注釋
①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2016年2月19日).
②六集系列片《青澳雙城記》(QTV-1 2019年12月15日-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