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澤祥
摘 要 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促進農業(yè)發(fā)展,應當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在保證玉米種植品質的同時,提升玉米的種植產量,通過不斷探索和研究,使玉米種植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诖?,分析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促進玉米產量的提升。
關鍵詞 玉米;高產栽培;田間管理;栽培密度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7.005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玉米栽種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不僅為玉米的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且對于強化玉米的栽培品質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就目前的種植技術來說,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不僅限制了我國玉米栽培的蓬勃發(fā)展,還影響了玉米的產量?;诖?,結合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探索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
1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玉米品種的選擇存在漏洞
玉米產量取決于玉米品種的選擇,只有良好的玉米品種才能培育出高品質的玉米。但就目前鄉(xiāng)鎮(zhèn)的玉米栽種來說,農民的文化知識有限,在栽種過程中僅僅依靠以往的經驗,并不能選擇出品種優(yōu)良的玉米種子,因此培育出的玉米不僅抗病能力較差,而且產量較低,在后期的生產過程中容易受到病蟲害的為害[1]。這不僅降低了農民的經濟收益,還影響了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
1.2 施肥方式存在問題
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土壤的選擇和后期的維護至關重要,僅僅依靠玉米品種自身的抗性對其產量進行調整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合理的土壤選擇和適當的施肥,才能夠提高玉米的產量,提升玉米的品質。就目前鄉(xiāng)鎮(zhèn)農戶在玉米栽培過程中使用的肥料來說,常年使用一種肥料使很多玉米對于肥料產生了耐受性,不能通過肥料促進玉米的生長,而且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養(yǎng)分都有所差異,僅僅依靠一種肥料無法滿足玉米對于營養(yǎng)的需求[2]。目前,絕大多數的農戶已經開始重視化肥和氮肥的使用,但對于有機肥和磷鉀肥的使用還存在一定問題,導致玉米在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均衡的現(xiàn)象。不僅如此,絕大多數的農戶在玉米種植過程中,仍然依靠以往的施肥經驗,沒有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提供其真正需要的養(yǎng)分,以至于施肥的種類很難滿足玉米的生產需求,從而影響了玉米的產量。
1.3 栽培密度不恰當
玉米的栽培不僅需要結合地區(qū)的土壤特點,還需要對其種植密度進行合理規(guī)劃,通過選擇合適的栽培密度,提高玉米的種植產量。但目前絕大多數的鄉(xiāng)鎮(zhèn)種植戶并沒有意識到合理種植的重要性,在對玉米進行播種的過程中仍然憑借傳統(tǒng)的經驗進行種植。這種依靠經驗的種植方法不僅影響玉米種植的栽培密度,還會降低玉米種植的產量。
2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 改善土壤環(huán)境,提高玉米產量
玉米作為高產作物,根莖較為發(fā)達,植株較為高大,因此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養(yǎng)分和水分。如果種植的土地播種層較淺,極易導致玉米的扎根效果較差,使玉米產生倒伏現(xiàn)象[3]。為了提升玉米的產量,應當大力推行深松技術,通過在秋季或春季對土壤進行深松,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環(huán)境,從而有效防止由于玉米植株扎根不深而導致的倒伏現(xiàn)象。對于土壤緊密度較為適宜的土地,應當采取免耕和少耕的措施,通過降低播種頻率,增加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
2.2 選擇優(yōu)良的品種
在生產過程中,應當選擇經過品種審定的玉米品種,因為這些品種在審定之前已經經過了兩年以上的生產試驗和區(qū)域試驗,種植風險已經得到了有效評估。只有選擇這種經過審定的品種,才能夠降低種植風險,提升玉米的種植產量。在播種過程中,應當結合地區(qū)氣候選擇適宜的品種,避免環(huán)境對玉米播種產量造成影響[4]。
此外,還需要對品種的生產潛力進行考核,應當選擇在各種環(huán)境下都具備較高生產水平的品種,通過對比品種的粒數、行數、粒深、葉子生長狀態(tài)以及抗災、抗病蟲害的情況,選擇出適合的玉米品種,從而有效提升玉米品種的種植產量。不僅如此,還應結合種植地勢選擇適宜的玉米品種。對于土壤環(huán)境較好、地勢平坦的肥沃土地,可以選擇耐密性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而對于地勢較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塊,應當選擇增產潛力較高的玉米品種。對于不同的土地選擇適宜的玉米品種,才能夠有效提升玉米產量。
2.3 播種育苗
在對玉米種子進行播種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土地環(huán)境和溫度變化,不易過早播種,避免由于溫度過低,種子在土地中保留的時間較長而引起爛種、苗期病害。應當在土層低溫穩(wěn)定在10~12 ℃時進行播種,一般較為適宜的播種時期為3月中下旬,因地區(qū)不同而有所差異。在播種前,應當對土地進行深松或中松,通過調整土壤環(huán)境,確保土地墑情,提升土地的保水保溫能力。在播種之前應當對種子進行2~3 d的晾曬,選擇大小一致的種子進行播種。在播種過程中,確保每一粒種子的播種高度深淺一致,一般播深為3~5 cm。而對于低溫多雨的年份可以選擇淺播,對于干旱的年份可以選擇深播,通過不同的天氣調整不同的播種深度,有效提升種子的成活率[5]。
在種子播種之后、出苗之前,應當選擇無風天氣對播種土地進行藥劑封閉滅草,通過適當使用除草劑,降低雜草出現(xiàn)的頻率。但在使用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除草劑的用量,避免出現(xiàn)除草劑過量造成玉米種子不發(fā)苗或土壤結塊的現(xiàn)象。在種子出苗之后,應當及時對種子進行間苗和定苗,避免苗間距過大。在定苗過程中,需要按照等距離的方式進行留苗,對于個別缺苗的地方可以進行補苗,確保種植的玉米植株能夠均勻一致,整體結構合理。
2.4 施肥管理
玉米的生長過程需要借助肥料的支持,通過合理運用肥料能夠為玉米補充所需的生長養(yǎng)分,也能夠提升玉米的產量。為了有效提升玉米的產量,必須對施肥過程進行科學管理,通過采取科學的施肥方法,增強土地的保濕保水力度,從而促進玉米的正常生長。在施肥過程中,應當結合土壤情況進行科學施肥,通過采取適合的配方比例,對種植的土壤養(yǎng)分進行科學測量,從而根據玉米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養(yǎng)分進行針對性施肥,從而有效提高化肥的使用率,提升玉米的種植產量。
2.5 玉米病蟲害的防治
在玉米生長過程中,很難避免出現(xiàn)病蟲害為害的現(xiàn)象,因此加強玉米病蟲害的防治至關重要。在玉米生長的不同時期會出現(xiàn)不同種類的病蟲害。在種子時期極易受到地下害蟲的影響,常見抵御地下害蟲的方式包括農業(yè)防治、土壤處理、毒谷誘殺和種子處理等。這些方式能夠有效緩解地下害蟲對玉米種子的侵害。玉米苗期會受到害蟲的侵害,常見的害蟲有黑絨金龜子、蒙古灰象甲、網目砂潛等,主要的防治手段有撒施毒土、誘殺和藥物防治等。在玉米喇叭口時期要注意防治玉米螟。
2.6 適時收獲
在玉米成熟后,可以適當延長玉米收獲的時間,等到玉米苞葉變白、上口松開時,再進行收割,使玉米充分成熟。適當晚收還可以提高玉米的綜合品質,從而有效降低含水量。
3 結語
玉米種植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在種植過程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紕漏都有可能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因此,應嚴格把控玉米種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加強播種前對土壤的整理,選擇適宜的間苗、定苗時間,合理運用追肥技術,加強對玉米病蟲害的防治,為玉米生長營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從而促進玉米栽種產量的提升和品質的提高,幫助種植戶增加經濟效益,促進當地農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成榮.陸良縣山區(qū)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研究[J].鄉(xiāng)村科技,2018(2):69-70.
[2] 李欣,張麗莉,張翠竹,等.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名城繪,2019(4):286.
[3] 楊希文,趙小林,覃志江,等.臨夏州旱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探討[J].中國種業(yè),2018(6):45-47.
[4] 李青海.探討山東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策略[J].種子科技,2019(12):160,162.
[5] 張繼衛(wèi).耕作方式與播期對松嫩平原半干旱區(qū)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生長的影響[D].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20.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