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
欣蕾寫作業(yè)的姿勢一直是我們煩心的問題,我們要求她“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書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可是只要離開我們的視線,不知不覺地,她整個人就會趴到書桌上。我們采用了各種手段威逼利誘,但收效甚微。
最近,我觀察到欣蕾看東西時偶爾會瞇起眼睛,于是心中有了不祥的預感。一天,我?guī)诫x家較近的視力康復中心去驗光。結果,視力近視,175度。我不敢相信,開始自我安慰,可能視力康復中心測得不準,所以檢查結果只能做參考。然后,我馬不停蹄地帶著欣蕾去了婦幼保健院。做完一系列檢查后,我終于相信欣蕾的眼睛確實是近視了。雖然檢查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我還是不愿意接受這個結果。我自己就是“四眼妹”,深深知道近視的煩惱。眼鏡戴久了,眼球會變形凸起,看起來像青蛙的眼睛;拿掉眼鏡,眼睛就會變得暗淡無神,像死魚的 眼睛;戴著眼鏡喝杯熱水、吃碗小面,鏡片就會變得霧蒙蒙的;若是必須戴著眼鏡去浴室洗澡,那更是恨不得牽條導盲犬……
我本來在想該如何安慰欣蕾,可她卻一臉的無所謂。她們班上戴眼鏡的同學有十幾個,估計她認為這很正常,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好。
正在為檢查結果、為欣蕾的態(tài)度郁悶,醫(yī)生的話又讓我燃起了希望。醫(yī)生讓我周五帶欣蕾過來做散瞳,然后進一步做檢查。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散瞳”。原來,小孩子眼睛的調節(jié)力較強,驗光時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狀肌的調節(jié)作用就會使晶狀體變凸,從而導致無法排除假性近視,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周五一放學,我就帶著欣蕾匆匆趕到醫(yī)院,眼科人滿為患,我們被安排在走廊上進行散瞳。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我開始幫欣蕾滴散瞳藥水。十分鐘滴一次,每次滴1~2滴,共滴四次,然后再做檢查。
估計是有些害怕,藥水瓶逼近欣蕾的眼睛時,她的眼皮不停地顫抖,眼睛總也睜不大。我好不容易找準時機滴了一滴,她本能地閉上了眼睛,兩行“熱淚”落下,藥水也隨之流出不少。我想再補一滴,可受到藥水的刺激,欣蕾更不敢睜開眼睛了,眼皮也抖動得更加劇烈了,像失控的小馬達,怎么也無法停下來,我只好放棄。
旁邊的一個小男孩更是夸張,鬼哭狼嚎著不肯配合。可憐他的媽媽一手抱著昏昏欲睡的二寶,一手拽著這個隨時可能脫逃的哥哥,艱難地給他滴藥水。小男孩的眼睛像是涂了502膠水,怎么也睜不開。他媽媽再三訓斥,甚至想要扒開小男孩的眼皮,但又騰不出手。
我輕聲問欣蕾滴藥水的感覺,她說涼涼的、麻麻的,并不太難受,只是閉著眼睛等待的時間比較難熬。她提出要自拍,觀察瞳孔的變化。我厲聲拒絕了,這時候還想找借口玩手機,門都沒有!
第二次滴藥水,我們有了經驗,欣蕾眼睛睜開的時間更長了,我的手也更穩(wěn)了。滴第三、第四次藥水時,欣蕾徹底放松了,還閉著眼睛和也是過來做散瞳的同學閑聊起來。很快,40分鐘過去了。
散瞳結束后,醫(yī)生帶著我們來到暗室,進一步檢查視力。醫(yī)生給欣蕾戴上特制的眼鏡,頻繁換上各種度數的鏡片,然后用一個類似手電筒的儀器不停照射她的瞳孔,這個儀器射出來的光線很集中,看起來像是一條發(fā)光的線。
最終,檢查結果出來了,近視無疑,度數還不低,175度。散瞳后,視力在幾個小時內會受到影響,按醫(yī)囑,今晚最好不要寫作業(yè),這讓欣蕾異常開心。
我想牽著欣蕾小心地走回家,誰知藥水只影響她看近處的事物,看路卻完全沒問題,于是她拒絕了我。我湊近去看她的瞳孔,卻被她嫌棄我滿臉的油光。我疑惑了,她這視力完全沒有受藥水影響???這次檢查除了宣告欣蕾近視了,還給她提供了一個好借口:受藥水影響,今晚不用寫作業(yè)!我真想倒回去問問醫(yī)生:今晚真的不適合做作業(yè)嗎?
媽媽的話:
只有眼睛近視的人才懂近視的煩惱,我要是離開了眼鏡,十米以外的人就雌雄難辨,三十米以外就會人畜不分??墒切览俨⒉焕斫猓敝敛涣嫉挠醚哿晳T讓她的視力直線下降。
為了排除假性近視,我們第一次接觸了“散瞳”。剛開始滴藥水時,從她抖動的眼皮、握緊的雙手,我能感覺到她的害怕與緊張,對她的埋怨也變成了心疼。滴完藥水后,她眼大無光的樣子又讓我覺得搞笑。我們喪著臉走進醫(yī)院,出來的時候卻在相互打趣,這就是我們母女的日常狀態(tài)。唉,事情既然發(fā)生了,那就樂觀面對吧!
一路上我都在問欣蕾滴散瞳藥水的感受,這段“有趣”的經歷也讓她覺得既新奇又刺激,一直說個不停。話說每個媽媽都是訓練有素的“騙子”,這樣極好的寫作素材我怎么會放過,更何況在愉快的交談中,欣蕾作文的初稿已經不知不覺地完成了。所以,幾天后,在我的威逼利誘下,一篇習作新鮮出爐了。
編輯點評:
媽媽的愛心、痛心、不忍心,通過欣蕾和媽媽的描述躍然紙上,讓我們對母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蛟S就像欣蕾說的,大多數媽媽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吧!欣蕾和媽媽這次寫親子作文,輕松、有趣,大有收不住筆的感覺,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兩人都對事情經過了如指掌,對事情發(fā)生時的環(huán)境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對經歷的事情有深刻的體會,所以寫文章時絲毫不勉強,可寫的東西很多。由此可見,文章能不能寫好,文章內容豐不豐富,離不開仔細觀察。因為仔細觀察了,所以媽媽注意到了欣蕾“抖動的眼皮、握緊的雙手”;因為聽得仔細,所以欣蕾領會了媽媽的“刀子嘴豆腐心”。同學們,注意保護視力,好好看看這個世界,用心觀察我們身邊發(fā)生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