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福祿之器 吉祥萬代—清宮康雍乾三朝葫蘆瓶

        2020-11-21 07:40:54張瑩李理
        收藏家 2020年10期
        關(guān)鍵詞:青釉故宮博物院青花

        □ 張瑩 李理

        《詩經(jīng)》有云:“綿綿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說中華民族的先民出自瓜瓞,世代延綿,繁衍后代。自古葫蘆就被視為多子多孫的象征,并逐漸演變成為葫蘆文化,賦予其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葫蘆,諧音“福祿”,是吉祥福祿的象征;又因其多子,被視為多子多孫、繁衍生育的吉祥物;葫蘆作為盛器,被看作是神仙棲息之地,是仙境的象征,藏有長生不老之藥;葫蘆還被視為避邪之物,驅(qū)除惡鬼和疾病。葫蘆所折射出的“?!蔽幕钌畹卦谥腥A民族文化的血脈中。

        早在新石器時期,人們便根據(jù)天然葫蘆的造型制成了葫蘆形陶器(圖1),因其形似“吉”字,故又名“大吉瓶”,有著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隋唐葫蘆瓶造型小巧,渾圓古樸;宋代葫蘆瓶秀美挺拔。元代的葫蘆瓶各大窯口都在燒造,景德鎮(zhèn)窯的青花葫蘆瓶開啟了彩繪葫蘆瓶的新時代。另外,元代出現(xiàn)多棱葫蘆器,其八棱形制作手法一改葫蘆的真實形態(tài),是葫蘆瓶造型上的一大創(chuàng)新(圖2)。

        圖1 新石器時代 彩陶變形魚紋葫蘆瓶陜西省歷史博物館藏

        圖3 明宣德 青花輪花扁腹綬帶耳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至明代,景德鎮(zhèn)建立了御窯廠,成為全國瓷器的燒造中心,集結(jié)了全國優(yōu)秀的陶瓷工匠和先進的技術(shù),使明代瓷器出現(xiàn)了爭奇斗艷的新局面。由于此時期受中亞、西亞地區(qū)伊斯蘭文化影響,此時期葫蘆瓶的典型樣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抱月瓶”“寶月瓶”“扁腹綬帶耳葫蘆瓶”等器形開始流行(圖3)。明中期,傳統(tǒng)的陶瓷葫蘆瓶樣式得到復(fù)蘇,至嘉靖、萬歷時期,皇帝癡迷于道教,開始出現(xiàn)“上圓下方”的葫蘆瓶,如四棱、六棱形葫蘆瓶(圖4)。明嘉靖、萬歷時期,由于皇帝癡迷于道教,葫蘆瓶達到了空前勃興的程度,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造型也極為繁雜。明末天啟、崇禎時葫蘆瓶生產(chǎn)開始大幅度消退,葫蘆瓶造型以長頸敞口式為主,造型極為優(yōu)美規(guī)整,這種長頸式葫蘆瓶對清代早期葫蘆瓶有很大影響(圖5)。

        清代景德鎮(zhèn)制瓷業(yè)在明代的基礎(chǔ)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昔日景德鎮(zhèn)只有三百座窯,而現(xiàn)在窯數(shù)已達到三千座”。清代實施督陶官制度,著名的“臧窯”“郎窯”“年窯”和“唐窯”,使清代瓷器發(fā)展進入黃金時代,也為葫蘆瓶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清代瓷器除了對明代已有的工藝和品種的繼續(xù)燒造外,又創(chuàng)制了很多新的彩釉品種,如粉彩、琺瑯彩、釉下三彩、墨彩、烏金釉、天藍釉、珊瑚紅、松綠釉以及胭脂紅釉等。另外,在紋飾上,清代繼承了晚明“?!薄皦邸薄皦凵礁:!薄鞍俾埂薄鞍羸Q”“云里百蝠”等,還增添了“壽”字、“云蝠銜壽字”“雙龍戲團壽”“云蝠”“瓜瓞綿綿”等。清代的紋飾題材進入了全面發(fā)展的階段,吉祥圖案廣為流行,“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成為清代陶瓷裝飾中的一個明顯特征。而作為“福祿”之器,葫蘆瓶在清代紋飾題材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

        另外,清代帝王的審美風(fēng)尚也是清代葫蘆瓶發(fā)展的重要原因。景德鎮(zhèn)的御窯廠就是為了帝王的需要而專門設(shè)立的陶瓷生產(chǎn)機構(gòu),官窯瓷器的生產(chǎn)制作都是為了滿足皇帝及貴族的生活及審美需要,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滴趸实鄞_立“崇儒重道”的國策,逐漸吸收漢文化的生活方式、語言文化、社會制度等,此國策為清代的繁榮盛世奠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礎(chǔ)。在思想意識上,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均崇信無量壽佛,而雍正帝崇奉道教,葫蘆作為佛教、道教的標志性代表物,在“崇儒重道”國策的影響下,清代涌現(xiàn)出大量的葫蘆器并達到極致就理所當然。而且從乾隆時期開始,葫蘆瓶作為皇帝萬壽節(jié)不可或缺的貢物,這無疑促進了清宮葫蘆瓶的制作。

        清代葫蘆瓶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的釉色品種,其品種之豐富、產(chǎn)量之大,遠遠超過前朝,葫蘆瓶的工藝水平不斷提高,品種和樣式更加豐富。本文以清宮館藏葫蘆瓶為依托,以康、雍、乾時代為脈絡(luò),對清代葫蘆瓶的造型、釉色以及工藝進行深入探討,以期為讀者更深層次的解讀清代葫蘆瓶及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

        一、康熙時期葫蘆瓶

        經(jīng)過順治時期的過渡,清代康熙時期政權(quán)已趨穩(wěn)固,社會經(jīng)濟逐漸恢復(fù)發(fā)展,呈現(xiàn)出全面繁榮的景象。同時,因廢除了明代的匠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會生產(chǎn)力,并繼續(xù)實行官搭民燒制度,在客觀上促進了民窯燒造技藝的發(fā)展。另外,海外貿(mào)易的繁榮也使得制瓷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

        康熙時期的葫蘆瓶以青花和五彩為主,大件葫蘆瓶仍保留明代質(zhì)樸的造型特征,挺拔壯美。小件器物,多為外銷瓷,上下寬度對比懸殊,上半部細長挺拔,下半部粗圓敦厚,瓶口細而長,腰部內(nèi)凹明顯。在造型上,康熙時期創(chuàng)燒了三節(jié)葫蘆瓶,即分為上中下三節(jié),自上向下逐節(jié)變大,頸部較直,圓腹部弧度變高,下垂感消失。整體上看,康熙時期葫蘆瓶造型具有挺拔、雄勁、富有壯美的形態(tài)特色。

        康熙時期的瓷器,造型多樣,品種豐富,胎土淘煉得非常精細,質(zhì)白縝密,堅硬純凈,為康熙時的釉上彩瓷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滴跚嗷ǎ芍^獨樹一幟,制瓷工匠采用珠明料和浙料,明凈艷麗,清朗不渾,并結(jié)合純熟的分水技法,有意識地造成多種深淺層次不同的色調(diào),甚至在一筆一劃中也能分出深淺不同的筆韻,如青花山水人物圖、花鳥圖等,無論遠山近水,層巒疊嶂,均富有層次的節(jié)奏感、立體感,結(jié)合暈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或達到國畫題材的表現(xiàn)手法,使青花猶如水墨畫般生動立體。此件清康熙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圖6),直口,束腰,淺圈足,外壁飾青花纏枝蓮紋。瓶身雙圓腹葫蘆形,短頸,上下腹由兩個圓鼓的球形組成,上半部球小于下半部球體??滴醭J瓶具備康熙青花的所有特點,其胎體潔白堅硬,釉面薄且硬,胎釉結(jié)合緊密。器形挺拔向上,風(fēng)格樸實。此瓶造型優(yōu)美,釉面勻凈,青花淡雅,畫面布局疏朗,繪工精湛,是康熙官窯葫蘆瓶的標準樣式。

        清聚玉堂款天青釉青花葫蘆瓶(圖7)是康熙朝民窯葫蘆瓶的代表,此瓶口微撇,長頸,下部漸鼓起,上繪青花纏枝花卉紋;竹節(jié)式束腰,下部天青釉圓形葫蘆式,飾麻醬釉一圈,圈足,底白釉,上有“聚玉堂制”青花楷書款。

        受外銷瓷的影響,康熙時期創(chuàng)燒了三節(jié)葫蘆瓶,造型新穎,前代未曾所見。2005 年東海平潭碗礁1 號沉船出水了大批清代康熙時期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外銷瓷器,三節(jié)葫蘆瓶頗多(圖8)。此類瓶多呈三節(jié)葫蘆狀,多醬釉和青花裝飾,整體造型挺拔,胎質(zhì)堅硬、致密,胎色潔白、純凈,青花呈色明艷,為康熙中期景德鎮(zhèn)民窯燒造,具有康熙時期的外銷瓷特征。

        五彩始于明代宣德時期,至嘉靖、萬歷時已經(jīng)相當完備,尤其是和釉下青花合繪于一器的青花五彩品種,在當時居主流地位。到了清代康熙時,五彩器主要是在白瓷釉上彩繪,少見青花,并以其絢麗的色、精湛的繪畫以及豐富的品類與當時著名的青花品種爭雄。五彩葫蘆瓶也是康熙時比較流行的器形,瓶身多為雙圓腹葫蘆形,長頸,闊口,口部微撇。如此件康熙五彩纏枝蓮紋葫蘆瓶(圖9)為典型的白地五彩葫蘆瓶,上腹部纏枝蓮紋,下腹部云形開光內(nèi)飾五彩花蝶紋,下白地上間飾團壽字與瓔珞吉罄裝飾,近底繪有變形蓮瓣紋??滴鯐r期葫蘆瓶加強了頸部與肩部的轉(zhuǎn)折變化,把頸線向里位移,展現(xiàn)出明確的凸線角,這樣與前代葫蘆瓶不同的頸與肩的轉(zhuǎn)折變化,突顯出康熙時期葫蘆瓶剛勁的造型特點。另外,蓮紋、團壽紋、瓔珞吉罄紋與葫蘆瓶型紋統(tǒng)一,寓意“福壽綿長”“吉慶有余”,可以說清代葫蘆瓶將葫蘆瓶的藝術(shù)魅力發(fā)揮到了極致。

        釉里紅創(chuàng)燒于元末,康熙時期復(fù)燒,取得了僅次于青花的卓越成就。這一時期的釉里紅色調(diào)大多濃艷鮮亮,紋飾清晰,濃淡相間。葫蘆瓶也是康熙釉里紅的常見器形。清康熙粉青地釉里紅三果紋葫蘆瓶(圖10),圓口,超短頸,上腹微長圓,粗腰,下腹圓鼓。器底圈足,白釉,無款。該器在粉青釉上將青花和釉里紅兩種釉下彩巧妙地結(jié)合,共同表現(xiàn)三果紋(石榴、桃、柿子),紋飾構(gòu)圖簡單。葫蘆瓶合三果紋均為中國傳統(tǒng)的吉祥符號,寓意吉祥、多子多福。此器造型敦厚飽滿,色彩搭配別致。

        二、雍正時期葫蘆瓶

        為時雖僅13 年的雍正一朝,制瓷工藝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其上承康熙挺拔雄勁之風(fēng),下啟乾隆繁復(fù)精致之氣。雍正時期瓷器造型豐富,風(fēng)格高雅而樸實。其器形之美,可與以“精細秀麗”著稱的明永樂、成化瓷器相媲美,器形各部分比例協(xié)調(diào)、恰到好處,所以雍正瓷器有“線條美”之美譽。雍正葫蘆瓶品類多樣,其造型一改康熙時期硬朗的直線輪廓,均用柔和的曲線,風(fēng)格含蓄自然,形態(tài)生動。

        圖4 明嘉靖 青花開光八仙圖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圖5 明萬歷 青花紅綠彩獅穿花紋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圖7 清聚玉堂款 天青釉青花葫蘆瓶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圖6 清康熙 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時期的葫蘆瓶口部多為撇口、直口,頸部多為短頸或稍長頸,三節(jié)葫蘆瓶已經(jīng)很少見,而仿明代的上圓下方葫蘆瓶仍在生產(chǎn),但雍正朝器物矮小,方圈足,下腹矮扁。另外,還新創(chuàng)了“福壽”瓶,成為清代中晚期一種傳統(tǒng)的器形。

        雍正時期青花葫蘆瓶,雖基本形制繼承了康熙時期的造型,但以精巧玲瓏替代古拙硬挺。清雍正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圖11),直口,短頸,上圓下扁圓葫蘆瓶式,束腰,矮圈足。瓶身飾青花纏枝蓮紋,由于此時青花料的配制與繪畫技法的不同,形成了與康熙時期青花明顯不同的效果,沒有了康熙青花的青翠明艷,代之以深沉平穩(wěn)。纏枝蓮紋,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是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之一,也是葫蘆瓶的傳統(tǒng)紋飾。

        圖8 清 海撈醬釉青花葫蘆瓶福建福州博物館藏

        圖9 清康熙 五彩纏枝蓮紋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時期彩瓷水平在繼承康熙基礎(chǔ)上,不斷提高,琺瑯彩瓷已經(jīng)成熟,但從現(xiàn)有葫蘆瓶的資料來看,雍正時期彩繪葫蘆瓶多為斗彩。此時期斗彩嚴謹工麗,構(gòu)圖細膩,顏色應(yīng)用多樣。清雍正款斗彩松鼠葡萄紋葫蘆瓶(圖12),器身上圓下扁,口部微撇,小口,短頸,束腰。瓶身以白釉為底,斗彩繪長藤葡萄,一只松鼠于葡萄枝間,眼望葡萄果實,垂涎欲滴。瓶底青花雙圈內(nèi)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書款。松鼠葡萄紋是明清和民國瓷器的常見紋飾。葡萄果實堆疊繁密,象征著五谷豐登和富貴,成串的葡萄還有“多”的含義,鼠在十二時辰中為“子”,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多子”“豐收”“富貴”。葫蘆瓶上飾松鼠葡萄紋,寓意“福壽多子”。如此造型精巧的葫蘆瓶,又富含諸多吉祥寓意,怎能不讓人愛不釋手。

        雍正時期的單色釉葫蘆瓶,主要有青釉葫蘆瓶、鱔魚黃釉葫蘆瓶和茶葉末釉葫蘆瓶等。其釉面堅致細潤,釉質(zhì)凝厚。清雍正款粉青釉綬帶葫蘆瓶(圖13),瓶呈綬帶葫蘆式,小圓口,短頸,束腰,上腹溜肩圓鼓,下腹呈扁圓狀。通身素面,施粉青釉。線條流暢,器型飽滿。綬帶葫蘆瓶,又稱“福壽瓶”,是明永樂、宣德時模仿伊斯蘭國家而出現(xiàn)的器形,清代雍正時期復(fù)燒,其頸、肩及腹部有對稱彎曲的飄帶相連,瓶身為葫蘆形。

        圖10 清康熙 粉青地釉里紅三果紋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圖11 清雍正 青花纏枝蓮紋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三、乾隆時期葫蘆瓶

        乾隆時期是清代社會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此時,景德鎮(zhèn)薈萃了一代名師巧匠,在總結(jié)和發(fā)揚康熙、雍正瓷器藝術(shù)的基礎(chǔ)上,把清代制瓷業(yè)推向了歷史高峰。乾隆時期的葫蘆瓶造型種類繁多,工藝精湛,釉色多樣。器形有大、中、小三類:大型器的品種主要有青花、粉彩、霽藍及窯變等,腰部多有箍形裝飾;中型器的品種有冬青釉、藍釉描金等,多加蒂型蓋;小型器釉色齊全,有仿汝釉、仿官釉、天藍釉、粉青釉、茶葉末釉及彩釉描金器等,造型小巧。乾隆時期葫蘆瓶滿、實、密、繁的裝飾特色達到極致,紋飾布局飽滿結(jié)實,紋飾造型緊密繁復(fù),呈現(xiàn)出此時期奢侈迤邐的風(fēng)氣。紋飾除傳統(tǒng)題材外,多為福祿壽吉祥寓意的畫面。

        乾隆青花呈色穩(wěn)定、渾厚、沉著。初期青花仍保留有雍正時期呈色不穩(wěn)而暈散出廓的特征,而后逐漸形成正藍明快的色調(diào),呈色穩(wěn)定,紋飾清晰。如清乾隆款青花二龍團壽字綬帶葫蘆瓶(圖14)。此瓶是乾隆朝小型器的代表,口部微撇,直頸,束腰,圈足,瓶上腹中部有兩弧度優(yōu)美的綬帶耳,使整個葫蘆瓶猶如一亭亭玉立的女子,精巧雋秀。此綬帶葫蘆瓶較雍正朝相比,造型趨于俊美挺拔。

        除此之外,乾隆時期又出現(xiàn)了葫蘆壁瓶。壁瓶,又稱“轎瓶”“掛瓶”,其主要用途為插花,陳于廳堂、轎輦之上,以作裝飾。壁瓶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萬歷時期,所謂“四時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滿床,臥之神爽意快,冬夏兩可”,可見當時文人對壁瓶的喜愛。乾隆時期的粉彩大吉葫蘆壁瓶(圖15),是一種壁飾,造型呈板式葫蘆狀。此瓶口沿上堆塑蝙蝠并施以金彩,瓶身以粉彩繪錦地,腰部飾有綠彩綬帶。瓶身上下各有一圓形開光,內(nèi)描金“大”“吉”二字,寓意“大吉大利”,開光外各有五蝠環(huán)繞,下承圈足,并設(shè)如意式底座。

        圖12 清雍正款 斗彩松鼠葡萄紋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圖13 清雍正款 粉青釉綬帶葫蘆瓶故宮博物院藏

        圖14 清乾隆款 青花二龍團壽字雙帶扁葫蘆瓶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粉彩,康熙中期出現(xiàn),深受康熙琺瑯彩的影響,至乾隆朝發(fā)展至鼎盛。粉彩葫蘆瓶多見于乾隆時期,且以彩釉地粉彩為多,其顏色層次豐富,立體感強,繪畫精細,圖案繁縟,構(gòu)圖嚴謹。此件清乾隆款粉彩花卉葫蘆瓶(圖16),系清宮原藏之物,為乾隆粉彩葫蘆瓶的代表。此件葫蘆瓶小口,短頸,束腰,圈足。器形規(guī)整,胎質(zhì)潔白,口沿下部、葫蘆束腰兩側(cè)均繪如意云頭紋;中腰飾描金雙線和紅、黃、藍、粉等色回紋;器身滿繪粉彩串枝蓮紋、蝙蝠、卐字及壽字紋;瓶底白釉,中心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方款。此粉彩葫蘆瓶上繁復(fù)的紋飾,無不寓意吉祥,也從側(cè)面反映出乾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紋飾特色。

        圖15 清 粉彩大吉葫蘆壁瓶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圖16 清乾隆款 粉彩花卉葫蘆瓶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圖19 清乾隆款 粉青釉三孔連體葫蘆瓶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時期的單色釉葫蘆瓶也頗為常見。清乾隆款霽藍釉活腰環(huán)葫蘆大瓶(圖17)是乾隆大型器的代表,瓶撇口,短細頸,束腰,臥足。頸肩、腰部線條流暢,其形勻稱秀美,下部為平底,底部圈足露胎,胎體厚重??趦?nèi)為白釉地,葫蘆表面為霽藍釉,深邃沉靜,端莊精致;束腰間為一圈扁狀活環(huán),環(huán)兩側(cè)為螭龍耳,全環(huán)施紅珊瑚釉,釉上繪“萬字不到頭”描金紋;瓶底為白釉地,中間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6 字3 行方款,款識工整優(yōu)美。霽藍釉,又名“祭藍釉”,工藝繼承元代傳統(tǒng),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shè)用瓷。此件葫蘆瓶為較罕見的大器,其體量之大、做工之精世所少見,足以體現(xiàn)乾隆年間瓷器的精湛工藝和高超水平,現(xiàn)為沈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家級一級文物。

        茶葉末釉為乾隆時著名的色釉品種,其起源于唐代黑釉,釉面色調(diào)有深淺之分:深者,略顯黑褐;淺者,因黃色小黑點較多而顯黃色。乾隆款茶葉末綬帶葫蘆瓶(圖18),瓶體由上小、下大葫蘆形制成,上部葫蘆較癟,下部葫蘆渾圓;小口,細直頸,葫蘆中間為束腰式,飾一道凸起的弦紋,兩側(cè)綬帶耳;圈足,瓶底足外撇,胎體較薄。通體施茶葉末釉,色調(diào)沉穩(wěn),綠中顯黃;瓶底亦施茶葉末釉,底部中央刻有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圖章款。

        除霽藍釉葫蘆瓶、茶葉末釉葫蘆瓶外,粉青釉也有大量葫蘆瓶存世。粉青釉始于南宋,以龍泉窯粉青釉最為著名;明、清景德鎮(zhèn)也大量生產(chǎn)粉青釉,但釉色呈淺湖綠色稍閃藍。清乾隆款粉青釉三孔連體葫蘆瓶(圖19),為乾隆粉青釉葫蘆瓶的代表。瓶為三孔三聯(lián)體式葫蘆器,直口微斂,束腰,淺圈足,瓶身呈三個葫蘆形,瓶體相連,三個口流。葫蘆瓶內(nèi)外施以粉青釉,底部呈三瓣花形,圈足露胎,粉青釉上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方款。三孔三聯(lián)體式葫蘆器為乾隆時期新創(chuàng)器形,在原葫蘆瓶樣式的基礎(chǔ)上大膽創(chuàng)新,三獨立小圓口,三葫蘆瓶連體,三連弧式拱底,淺圈足。此樣式葫蘆瓶創(chuàng)燒后,成為清中后期葫蘆瓶傳統(tǒng)造型。

        乾隆朝仿古器頗負盛名,受乾隆帝風(fēng)雅好尚之影響,此時期的仿官、仿汝及仿哥釉瓷的技藝,達到空前絕后的境地。此件仿哥窯雙耳葫蘆瓶(圖20)就是一件仿古葫蘆瓶。瓶為上小、下大葫蘆形,口沿為外卷式,卷口與瓶頸近于直角,短細頸,上下葫蘆間為束腰式,上部葫蘆左右側(cè)制有環(huán)狀獸首耳,獸耳各銜固定于下部葫蘆的圓環(huán),形成雙獸銜環(huán)耳;瓶底部為圈足,足外側(cè)有一圈削痕,足底露胎。全器施以仿哥窯釉,釉面呈米色,表面滿飾大小青灰色開片紋,間雜有金黃色絲紋,為標準的哥窯“金絲鐵線”樣式;瓶底亦施仿哥窯,開片紋更為細小,無款識。

        另外,乾隆時期還有反瓷雕的葫蘆瓶。所謂反瓷是指未施釉而直接入窯燒制的瓷胎器物,通常多由雕刻有圖案花紋的胎體制成;反瓷一般可以施彩,但不施釉。清乾隆款反瓷雕云龍紋葫蘆瓶(圖21),全器為上小、下大的束腰葫蘆形,口沿外卷,短細頸,上部葫蘆略小,下部葫蘆為圓球形,器底為圈足。形體端莊秀美,胎體輕薄,無釉露胎,胎色盡顯。器身貼塑流云紋飾,片片云朵浮于器表,別有一番景象;上、下葫蘆各雕塑有云龍,上部一龍身形矯健穿行祥云間,下部二龍昂首翹爪,嬉戲火焰珠,云龍之下雕刻海水紋。瓶底部中央雕刻陽文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圖章款。

        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興旺繁榮、發(fā)展程度最高的時期。在清代帝王“崇儒重道”的思想背景下,滿族從白山黑水至入主中原,其經(jīng)歷了一個從生活方式、語言文字、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等全方位吸收漢文化的過程?!渡袝氛撐甯?,以“壽”居首。葫蘆多子,藤蔓綿延,而有多子多孫、江山永固的吉祥寓意;而且葫蘆諧音“福祿”,其兼具了無量壽的化身,象征福壽綿長不絕。因此,葫蘆成為清宮很好的祝壽貢品,乾隆十六年十一月,皇太后六旬萬壽節(jié)上,在所進的壽禮中,有9 件葫蘆瓶,而在乾隆二十六年皇后七旬萬壽時,所進葫蘆器竟有近百種之多,葫蘆器所折射的“福祿”文化在清代達到了極致。

        圖20 清 仿哥窯雙耳葫蘆瓶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圖21 清乾隆款 反瓷雕云龍紋葫蘆瓶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猜你喜歡
        青釉故宮博物院青花
        瓷上賞青花
        青花賦
        心聲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青花
        心聲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青花
        心聲歌刊(2021年3期)2021-08-05 07:43:52
        哥窯青釉雙耳彝爐
        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 02:13:34
        知足(竹)常樂
        寶藏(2020年2期)2020-10-15 02:22:42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話國寶·故宮博物院》第四站(下)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禮物
        欧美1区二区三区公司|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早川悠里 | 91在线在线啪永久地址| 国产自产21区激情综合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视频|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女人大荫蒂毛茸茸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老熟妇高潮av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性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亚洲av激情久久精品人| 日本一区三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女同av在线观看网站|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久久无码精品露脸|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情侣露脸av在线播放| 美女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不卡无码三区| 国产乱人精品视频av麻豆网站| 色 综合 欧美 亚洲 国产| 国产AⅤ无码久久丝袜美腿|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看|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极品尤物不卡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理论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