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岳飛
(榆林市水務集團,陜西 榆林 719000)
榆林市三縣供水項目位于榆林市東南部,是以王圪堵水庫為取水水源的長距離引水工程,供水范圍為無定河兩岸的綏德、米脂2 縣以及無定河支流大理河沿岸的子洲縣3 個重點縣城和沿線12 個鄉(xiāng)鎮(zhèn)的居民生活用水和第三產業(yè)用水[1],工程主要包含輸水管線132.32 km,集中凈水廠1 座規(guī)模9.6 萬m3/d,調蓄池1 座容積8000 m3,加壓泵站1 座,調壓池2 座,倒虹工程10 座。供水工程主要分為共用和專用工程2 個部分,共用工程取水口為王圪堵水庫下游電站尾水池(設閘),管線沿無定河兩岸階(灘)地布置至綏德物流園區(qū),輸水線路全長113.96 km。專用工程為綏德、米脂、子洲三縣供水專線,總長18.36 km。本次長距離引水工程共有倒虹吸10 座,倒虹吸布置多,倒虹吸管材和管徑選取合理與否不僅影響工程結構安全,而且影響工程量及投資,因此本文主要從管材和管徑兩方面進行綜合比較,選擇結構合理、施工簡單、投資經濟的管材作為倒虹吸管身段,并進行倒虹吸現(xiàn)場施工技術的分析,從而指導倒虹吸現(xiàn)場施工,保證工程質量。
一般倒虹吸管分預制和現(xiàn)澆兩種形式,管道橫斷面通常為箱形或圓形,圓形斷面受力條件及水力條件均優(yōu)于箱形斷面,應用最為普遍,箱形斷面因立模方便,也應用于大流量、低水頭倒虹吸管中。管材比選方法如下:
(1))輸水線路針對設計水頭較豐裕,管道選用較大的設計流速,以減小管徑,初選倒虹吸管材主要為鋼管及PCCP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對地形較陡渠段,采用對地形適應性較好的明鋼管形式,地形平坦渠段,選用適宜埋管的PCCP 管,對內水壓力超過1 MPa 的區(qū)段,考慮安全性仍采用鋼管。
(2)在管道敷設形式上,常采用明管和埋管,地形較陡的坡面以明管敷設較為方便,地形平緩地帶,多為土壤肥沃的農田,人機活動頻繁,為便于保護耕地及減少人機活動對管道的影響,宜采用埋管形式。與公路、河流、溝谷等交叉處,根據跨越地物的特征、跨度及墩架布置條件,采用高支墩架空管、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管橋上敷設管道等形式從上部跨越,或者采用鋼筋混凝土包管、交叉涵洞內敷設管道等形式從下部穿越。
(3)地形地勢及施工方法。按現(xiàn)澆混凝土管設計時,線路中部湖相積帶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地基軟弱,在現(xiàn)場綁扎鋼筋、立模澆筑至養(yǎng)護成型,施工工序多,工期長,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同時地形較陡且存在起伏變化,需穿越溝谷、道路等,從結構設計及管線布置上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管均較不利。若采用預應力現(xiàn)澆管,則因倒虹吸線路長、位置分散、地基條件變化大等因素,作業(yè)條件難以穩(wěn)定,且現(xiàn)場施加預應力,工序復雜,根據操作條件的差異而具有較大變異性。因此,不推薦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管形式。
由此,該引水工程倒虹吸管材主要從鋼管、球墨鑄鐵管、玻璃鋼夾砂管、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等管材之間進行比選[2],比選從管材特性、地形地質條件、施工因素、工程量及投資等各個方面進行。各種材料特性敘述見表1。
表1 倒虹吸管材特性比較表
該輸水線路整體流量相差不大,考慮管道選材的整體統(tǒng)一性,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初選管徑為1.4 m,壓力為0.6 MPa的管材進行綜合比較列入表2。
表2 倒虹吸管材綜合比較表
從各種管材的投資比較可知(運輸及安裝費用未計入),球墨鑄鐵管的管材投資約為鋼管的1.3 倍,預應力混凝土管的管材投資約為鋼管的0.6 倍,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約為鋼管的0.7 倍,玻璃鋼夾砂管的管材投資約為鋼管的0.9 倍。五種倒虹吸管材投資由小到大依次為:預應力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玻璃鋼夾砂管、鋼管和球墨鑄鐵管。
從表2 可以看出,球墨鑄鐵管造價最高、適應變形能力一般,預應力混凝土管管段雖然造價低、但同管徑下重量過大,運輸費用高而且施工不便,同時預應力砼管承壓較低,適應不良地基變形的能力差;玻璃鋼夾砂管糙率小、水流條件較好,同等條件下管徑小,造價較低,但其適應不良地基變形的能力差,抗外壓能力較差,本工程地形地質條件較差,因此本工程不采用以上三種管型。
鋼管承擔內壓高,結構安全可靠,能適應各種地形,適應不良地基變形的能力好;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造價較鋼管低,對地基和回填土的要求一般[3],近年已在多個引水工程中成功應用,具備較優(yōu)良的特性。結合倒虹吸布置情況,選用鋼管及PCCP 管兩種管材,鋼材根據工程整體情況一般選用Q345C,多為明管布置,PCCP 管根據內壓選型,布置為埋管形式。對內水壓力水頭超過100 m 的管段,考慮接頭的可靠性及運行安全,管材選用鋼管[4]。
根據《灌溉與排水渠系建筑物設計規(guī)范》(SL 482-2011),倒虹吸初擬管內平均流速宜為1.5 m/s~2.5 m/s。參閱國內相關資料,倒虹吸管采用較高流速時基本為3 m/s~4 m/s,部分已超過4 m/s,由于本段水頭較為充裕,考慮管道流速盡量選擇上限并適當提高,以減小管徑。同時,為整體上控制單個倒虹吸水損,便于小流量工況的運行、消能,對長度較長或使用管材糙率較大的倒虹吸適當增大管徑。根據上述原則,結合流量與管徑因素,擬定各倒虹吸流速如下[5]:
(1)1#、3#、6#、8# 倒虹吸,管材以糙率較小的鋼管為主,長度不大,擬定流速為3.4 m/s~3.8 m/s,略低于已建倒虹吸的流速較高值。
(2)2#、4#、5#、7#、9#、10# 采用了 PCCP 管材或管道長度較長,擬定流速為2.8 m/s~2.9 m/s,略高于規(guī)范推薦的流速范圍。
根據初步擬定的設計流速,考慮單管、雙管布置方案進行比選,按設計流速相同的條件,比較情況見表3。
表3 榆林市三縣供水工程倒虹吸管徑比選表
按表3 中設計流速,各倒虹吸水損均能滿足設計要求,選定流速偏于經濟且在合理范圍之內。雙管方案在檢修工況可以兩管輪流過水,在小流量工況也可以通過兩管分別設閘控制,使單管過流,保證管道接近于設計流速運行,不會產生較大的剩余水頭給消能帶來困難。采用單管時,按相同流速,以上最大管徑為3 m,安裝施工仍較方便,相較于雙管方案,管材費用、管槽挖填工程量、占地面積及安裝工程量等均減少較多,整體造價大幅降低,同時小流量工況消能可以通過設置進出口消力池解決。
以4#到虹吸為例,對單管、雙管方案管道部分投資進行比較,結果見表4。
表4 4#倒虹吸單管、雙管方案管道部分投資比較表(每米線路)
僅進行管道部分投資對比,雙管方案已高出單管方案較多,綜合比較,推薦采用單管布置方案。倒虹吸斷面布置圖見圖1。
圖1 倒虹吸斷面布置圖
埋管段施工項目為土石方開挖、土石方回填、管道埋設等。埋管段管道沿耕地布置,工程施工開挖采用1 m3反鏟開挖,考慮到管線開挖料較少,沿線較長但施工工期不長,采用推土機推運至就近堆放,堆土距離管槽不小于2 m,管道鋪設后,采用推土機推運開挖料進行回填即可。
土石方明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機剝離、挖掘機進行開挖石方由風鉆鉆孔爆破。渣料采用挖掘機裝自卸汽車運至渣場棄置。本部分工程的棄渣量少,開挖渣料大部分能回填料進行使用。
鎮(zhèn)墩鋼筋混凝土的澆筑:由混凝土拌合機拌合,溜槽入倉,振搗器振搗平倉。
管道的安裝:管道采用載重汽車運輸至安裝工作面,采用75 t 履帶吊車至安裝點,每安裝6 m 進行一次管槽回填,固定管道位置。為確保在吊運過程中不損傷管道,吊裝采用臨時用合成纖維15 t,吊管時在管口兩端用橡膠墊襯墊,做到專業(yè)人負責,輕吊輕放。埋管段施工示意圖見圖2。
圖2 埋管段施工示意圖
明管段施工項目為土石方開挖、土石方回填、鎮(zhèn)支墩混凝土澆筑、鋼管鋪設等。施工技術要求如下[6]:
(1)平緩段施工
平緩段土方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剝離和開挖,石方由風鉆鉆孔爆破,開挖棄渣采用5 t 自卸汽車運輸至就近棄渣場?;炷劣?.4 m3混凝土拌合機拌合,混凝土由膠輪車運輸至工作面,人工入倉,振搗器振搗平倉。管道采用8 t 農用車運輸至工作面后采用挖掘機結合人工安裝。
(2)陡坡段
陡坡段土方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剝離和開挖,石方由風鉆鉆孔爆破,開挖棄渣采用5 t 自卸汽車運輸至就近棄渣場。混凝土由0.4 m3混凝土拌合機拌合,混凝土由膠輪車運輸至就近工作面,溜槽結合人工入倉,振搗器振搗平倉。管道采用8 t農用車運輸至工作面后,采用電動葫蘆、卷揚機結合牽引至安裝工作面。
(3)沿鄉(xiāng)村道路、公路段
沿鄉(xiāng)村道路段土方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剝離和開挖,石方由風鉆鉆孔爆破,開挖棄渣采用5 t 自卸汽車運輸至就近棄渣場。混凝土由0.4 m3混凝土拌合機拌合,混凝土由攪拌車運輸至工作面,人工入倉,振搗器振搗平倉。管道采用5 t 農用車運輸至工作面后采用15 t 汽車吊卸至安裝工作面,人工配合安裝。
圖3 沿鄉(xiāng)村道路段施工示意圖
本文通過整體管材的比選,倒虹吸管材上主要采用鋼管、PCCP 管兩種管材,PCCP 管主要用于壓力水頭低于100 m 的埋管段,壓力水頭高于100 m 的管段及低于100 m 的明管段,均采用適應性、可靠性較好的鋼管。在管徑上雙管在工程量、管材費用及總投資上均大于單管,本工程選擇單管倒虹吸,在施工中主要注意明管段、暗管段、沿公路等施工方法、施工技術要求,確保倒虹吸順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