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瑤,孫禹澤,田曉超,徐安俊,張代治
(長春大學 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盲文點字顯示器,簡稱盲文點顯器,也常稱作盲文顯示機、盲文終端,是一種專為盲人設計的能以盲文進行輸出的電子機械設備,將計算機中的文字信息轉換為盲文,讓盲人通過觸覺與計算機進行人機交互。
目前點顯器驅動方式主要有記憶合金式[1]、電磁驅動式[2-4]、電活性聚合物驅動式[5-7],電刺激式[8]、以及其他方式[9]構造的盲文點顯裝置。其中形狀記憶合金響應速度快且產(chǎn)生的應變較大,工作環(huán)境要求高,給實際工作帶來困難;電磁驅動耗能高、體積大、產(chǎn)生熱量高,結構復雜;電刺激式直接接觸皮膚,具有腐蝕性,引起刺痛感;電活性聚合物功率密度高、驅動力大,但存在效率低、響應速度不高、容易疲勞老化等問題。上述驅動方式的盲文點顯器在應力應變、使用環(huán)境、響應速度、疲勞壽命等方面存在著不足。壓電驅動式盲文點顯器主要體現(xiàn)為施加正反電壓壓電陶瓷伸長和收縮的特性,使壓電陶瓷產(chǎn)生彎曲變形,固定在壓電材料上的觸桿向上或向下運動,從而形成觸點凸起或回落循環(huán)切換,形成可刷新的盲文字符[10-11]。
筆者提出一種實現(xiàn)盲文點顯效果的裝置,利用壓電振子振動激勵腔內液體發(fā)生系統(tǒng)共振,壓縮液體驅動柔性薄膜形成盲文觸點,實現(xiàn)點顯功能。
壓電驅動柔性盲文點顯裝置結構示意如圖1所示。該裝置主要由激振系統(tǒng)、傳振系統(tǒng)、點顯系統(tǒng)組成。激振系統(tǒng)包括“十”字矩形壓電振子、配重塊;傳振系統(tǒng)包括傳振桿、彈性支撐片、T形連接桿、彈性片、卡箍;點顯系統(tǒng)包括下殼體、密封圈、上殼體、柔性薄膜、觸摸板。
圖1 柔性點顯裝置結構示意圖
流體腔結構圖如圖2所示,主體結構為觸摸板、上殼體、下殼體。上殼體上端面以及下殼體內部均有凹槽,用以放置O型密封圈進行密封,并且側面開有輸液孔,具有注液和排氣功能。柔性薄膜置于上殼體表面,用O型密封圈壓至槽內,再將觸摸板壓蓋在柔性膜上,在液力作用下柔性膜形變成盲文字符點。
圖2 流體腔結構示意圖
壓電驅動器如圖3所示。將矩形壓電陶瓷片用環(huán)氧樹脂膠粘接在十字形金屬基板兩側,再將配重質量塊粘接在金屬基板的邊緣處,整體形成激振系統(tǒng)用以提供動力。傳振桿是兩端攻有螺紋的階梯軸,上端中心處有孔并且開槽,T形連接桿在卡箍的作用下緊固在槽孔中,形成一個整體。傳振桿上軸肩處安放十字彈性支撐板,并用螺母進行緊固,用來保證傳振桿能夠垂直在結構中部,而壓電振子只需用螺母安裝在傳振桿底部即可。
圖3 壓電驅動器結構示意圖
在壓電振子上施加交變信號,壓電振子產(chǎn)生往復彎曲變形,通過配重塊將振動位移放大。傳振桿將來自激振系統(tǒng)的振動作用到彈性片上,由于水的壓縮性非常小,可忽略不計。當外界輸入頻率與系統(tǒng)固有頻率相近或一致時,系統(tǒng)發(fā)生諧振,此時激振裝置振幅達到最大。流體介質在慣性作用下,柔性薄膜中心處的位移被進一步放大,凸顯出的柔性膜就形成了觸感柔和無尖銳感的盲文字符觸點。
實驗測試裝置主要有顯示器、試驗樣機、變頻控制器、高精度激光位移計、試驗臺、24 V電源等,此外,還要用到注射器、量杯等一些輔助工具。
試驗臺的搭建如圖4所示,高精度激光位移計支撐架保持水平狀態(tài),并將其安裝在上下可調的平臺上,將點顯裝置置于傳感器的正下方,傳感器的激光光斑與觸點孔的中心位置重合進行校準。傳感器將所測數(shù)值轉換為模擬信號,經(jīng)數(shù)模轉換后將測量數(shù)值實時顯示。測試系統(tǒng)不同結構參數(shù)對柔性薄膜凸點顯示的影響。
圖4 實驗測試裝置
選擇直徑為27 mm、29 mm、31 mm、33 mm四種規(guī)格的流體腔直徑進行測試,實物圖如圖5所示。腔室高度選為9.7 mm,柔性薄膜的初始狀態(tài)和表面張緊程度相同。將腔體內部注入一定量的水,體積分別為15 mL、18 mL、20 mL、22 mL,腔體結構的實驗參數(shù)如表1所列。
圖5 不同直徑的流體腔
表1 實驗參數(shù)
不同腔體直徑柔性薄膜中心點的幅值特性如圖6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共振點及其附近頻率區(qū)間振幅較大,柔性薄膜總體上是隨著腔體直徑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小,共振頻率也逐漸增加。柔性薄膜振幅隨腔體直徑的增加先增加后減小,系統(tǒng)共振頻率為375.4 Hz,腔體直徑為31 mm時,點顯效果明顯,輸出振幅可達0.203 mm。
圖6 柔性薄膜中心點振幅曲線圖
共振頻率與最大振幅都呈現(xiàn)先增加后加小的趨勢,主要是因為不同直徑的腔體在保證相同的初始條件時,不同充水量下的柔性薄膜張緊力不同,使系統(tǒng)剛度逐漸增加,共振頻率出現(xiàn)上升趨勢。隨著腔體直徑的增加系統(tǒng)總質量也隨之增加,導致系統(tǒng)固有頻率減小。
保證腔體直徑、柔性薄膜張緊程度相同狀態(tài)下,分析腔體高度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不同流體腔高度的實物圖如圖7所示。實驗選用了7 mm、8 mm、9 mm、10 mm共4種腔高,具體實驗參數(shù)如表2所列。
圖7 不同腔高腔體
表2 實驗參數(shù)表
柔性薄膜中心點的幅頻特性如圖 8所示。從圖中可看出,不同腔體高度下柔性薄膜曲線基本重合,柔性薄膜共振頻率在300~350 Hz之間。結果表明:在保證腔體直徑和初始條件相同的前提下,腔體高度對點顯效果的影響很小,輸出的振幅都能達到0.15 mm以上,點顯效果較為明顯。
圖8 柔性薄膜中心點振幅曲線圖
質量塊的大小是影響整個機械系統(tǒng)諧振頻率的主要因素,在實驗過程中,選擇了長寬高分別為10 mm×6 mm×2 mm(6.33 g)、10 mm×6 mm×3 mm (10.06 g)、10 mm×6 mm×4 mm (11.75 g)和10 mm×6 mm×5 mm (13.28 g)四種不同質量的配重塊進行實驗。
采用高精度激光位移計測試柔性薄膜的振幅,柔性薄膜的幅頻特性如圖9所示。
圖9 柔性薄膜的振幅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柔性薄膜的輸出位移隨著配重質量的增加呈減小的趨勢,柔性薄膜振幅與配重質量成反比,配重質量越大,柔性薄膜的振幅越小。配重質量為11.75 g,共振頻率為350 Hz,柔性薄膜最大振幅為0.214 mm。
在其它性能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將矩形壓電振子懸臂長度作為變量,分別取49 mm,79 mm,89 mm,三種懸臂長度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圖10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柔性薄膜的振幅隨著懸臂長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主要因為懸臂長度過長,剛度變小,在端部質量塊的影響下,產(chǎn)生彎曲撓度將受到影響。
圖10 柔性薄膜的振幅圖
設計了一種基于壓電驅動流體的柔性盲文點顯裝置,壓電驅動流體共振形成盲文字符。對系統(tǒng)進行了實驗研究,探討了流體腔直徑、流體腔高度、配重質量、懸臂長度等因素對系統(tǒng)顯示效果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
(1) 隨著流體腔直徑的增加,柔性薄膜的共振頻率逐漸增大,腔體直徑在31 mm時,凸顯柔性薄膜的振幅達到最優(yōu)值0.203 mm。
(2) 不同腔體高度下,柔性薄膜的共振頻率、振幅在共振點處表現(xiàn)出近似的變化特征,結果表明腔體高度對放大效果的影響較小。
(3) 在不同配重質量塊下,柔性薄膜的振幅隨質量的增加而減小,受到了配重質量塊的限制。
(4) 流體腔直徑為31 mm,高度為8 mm,配重質量塊11.75 g,懸臂長度為79 mm,共振頻率為350 Hz,柔性薄膜形成觸點輸出位移為0.214 mm。在振動動態(tài)刺激的作用下,手指能夠明顯感受到有字符凸點。滿足盲人觸摸敏感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