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靜
我和李春梅住在同一個小鎮(zhèn)上,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和她聊聊。幾次都沒聯(lián)系上,她竟有這么忙嗎?我問她愛人。她愛人說,我都好幾天沒有見到她了,幾乎天天在村上,忙得不著家。
李春梅是漾濞縣殘聯(lián)副理事長,2018年派駐蒼山西鎮(zhèn)美翕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她還有另一個特殊的身份: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手。
1987年距今有三十多個年頭,是一個遙遠的年代了,可在李春梅心里依然是一個不能輕易觸碰的時間節(jié)點。在那一年秋天,她失去了右手。
1987年對李春梅家來說原本是喜慶的一年。當時,看到米線銷路不錯,她父母就用東拼西湊的錢買回來一臺米線機,指望靠加工米線來增加家庭收入。一個小小的米線作坊寄托了全家人致富的希望。誰想得到,這臺米線機投入使用半年多,本錢還沒掙回來就吞掉了女兒的一只手。
那一天,上小學三年級的李春梅放學回來,和往常一樣她放下書包就去幫父母榨米線。家里人手少,這原本是她做得很熟悉的活路,意外卻發(fā)生了,機器卷住她的衣袖,右手臂被吞了進去……那個秋天的回憶塞滿她撕心裂肺的慘叫和母親的哭喊。
家人迅速把她送到大理州人民醫(yī)院??粗畠貉饽:氖?,母親跪在醫(yī)生面前,求他們想辦法把女兒的手接上。一個農(nóng)村女孩子失去一只手,將來她怎么去勞動?怎么去養(yǎng)活自己?母親似乎看到了女兒慘淡的未來。無奈傷勢太重,李春梅的右手被截掉了。
沒有了右手,這意味著生活會給李春梅更多的磨難,她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她的父親欲哭無淚,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吃過米線。米線成了他命里的劫,心里的傷。
一開始,年紀尚幼的李春梅不知道這一次受傷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什么影響,直到傷口愈合,拆除了纏裹著的繃帶,她才發(fā)現(xiàn)右邊的衣袖空空蕩蕩,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了,而左手笨掘,什么也做不了。她驚慌恐懼,天天哭泣,祈求老天能讓她的右手再長出來。那是一段悲傷絕望的日子,在家人和老師的安撫鼓勵下,她慢慢開始練習用左手寫字,用左手握筷子……用左手去做所有的事情。這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她不但要說服自己接受失去右手這個事實,應(yīng)對種種不適應(yīng),還要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好在她挺過來了。
那一年,李春梅10 歲。
1991年,上帝給李春梅打開了一扇窗。
漾濞縣殘聯(lián)選拔運動員,準備參加大理州首屆殘疾人運動會。李春梅報了名,身體單薄瘦小的她并不被大家看好,她卻全力以赴為這個目標去努力。
她開始晨跑,每天六點半起床,從家跑到大合江邊,來回近四公里,然后才背著書包去學校。堅持晨跑一段時間后,她的體質(zhì)明顯增強,跑步速度也快了許多。她又參加了一個月的強化集訓,終于站到了大理州首屆殘疾人運動會的賽場上。經(jīng)過激勵的角逐,李春梅奪得了跳遠、田徑400 米、100 米3 枚金牌。
這一年,李春梅14 歲。
這次參賽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走向,她憑著在大理州首屆殘疾人運動會上的出色表現(xiàn)成為云南省殘疾人運動會的備戰(zhàn)選手。隨后,她參加了云南省第二屆、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取得了跳遠第一名,田徑800 米和1500 米第一名的好成績。
李春梅一路折冠。
在一枚枚金牌的后面是夜以繼日的刻苦訓練。超負荷的訓練讓李春梅腰酸背痛,腳掌起泡,她咬緊牙關(guān)堅持忍耐,通往冠軍的路上灑滿汗水。
1993年,她入選國家隊,在昆明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集訓,經(jīng)過教練科學規(guī)范的指導(dǎo)和刻苦訓練,她的長跑成績突飛猛進。
1994年,她參加了第六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qū)殘疾人運動會,獲得女子田徑T46 級1500米決賽金牌;
1995年,她代表云南省參加在鄭州舉行的全國殘疾人田徑游泳錦標賽,獲田徑800 米、1500 米、3000 米三項第一,打破了1500 米世界紀錄,刷新了3000 米的全國紀錄;
1996年,她代表云南省參加在大連舉行的第四屆全國殘運會,獲1500 米、3000 米金牌,800 米銀牌,再次打破1500 米世界紀錄和3000米全國紀錄;
1998年,她代表云南省參加了在南京舉行的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獲得了1500 米金牌;
2000年,她代表云南省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全國殘運會,分獲800 米、1500 米、3000 米三塊金牌,并再次打破1500 米世界紀錄和800 米、3000 米全國紀錄;
2002年初,她代表中國參加了在法國里昂舉行的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獲得800 米銀牌,并獲得參加2004年雅典殘疾人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2006年,她參加了在廣東肇慶舉行的全國田徑錦標賽,獲得了800 米金牌,并打破了由她自己保持的全國紀錄;
2006年,她參加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九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qū)殘疾人運動會,她一人包攬女子T46 級200 米、400 米、800 米、1500 米4 項冠軍,并以4 分50 秒的驕人成績刷新了1500 米跑的世界紀錄。
李春梅先后20 多次參加全國、世界性的殘疾人運動會,還有州、省各級殘疾人運動會,8次打破世界紀錄,先后共獲得34 枚金牌。
領(lǐng)獎臺不是誰都能站上去的,訓練的苦也不是誰都能扛住的。
如果說14 歲那年報名參加殘疾人運動會的李春梅是報著試一試心態(tài)的初生牛犢,那么在后來的成長中她慢慢認識到在賽場上自己不再是自己,她代表著殘疾人這一個群體,她的每一次成功都印證著殘疾人的勇氣和信心,展現(xiàn)著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這個信念支撐著她走過了一次次流淚,動搖,退縮的時刻。
2014年,李春梅將她多年來所獲得的10塊獎牌、匾,34 本榮譽證書及1 個獎杯,無償捐贈給縣檔案館留存。她說:“我所取得的成績都是黨和政府培養(yǎng)的結(jié)果,是社會和家庭支持的結(jié)果。”
2018年3月李春梅擔任了美翕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為實現(xiàn)“確保2018年脫貧退出,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全州全縣全鄉(xiāng)同步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十天半月不和家人謀面成了常事。
“美翕”是極具詩意和古典意味的一個地名,在《漾濞縣地名志》中的解釋為“居半山腰,山如一鳥合翼而棲,故名。”
美翕因山而美,卻也因山而窮。
這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山村,有彝族、漢族、納西族、傈僳族、回族、苗族等7 個民族,下轄16 個村民小組。因為地處高寒山區(qū),氣候寒涼,農(nóng)作物以玉米為主,經(jīng)濟林果主要有核桃、蘋果,村民經(jīng)濟收入單一,大部分人家生活貧困,抗風險能力極低。加上山高坡陡,交通閉塞,人們出行不便,許多村寨與外界的聯(lián)系僅靠一條毛草小路,自產(chǎn)的山貨運出去,外面的物資運進來,多年來一直靠人背馬馱。
美翕村共有510 戶人家,1993 人。2014年末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61 戶232 人,經(jīng)動態(tài)管理后現(xiàn)有64 戶250 人。
面對如此困頓的村情,脫貧攻堅的難度可想而知。
自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駐美翕村扶貧工作隊在全體村民的配合下,認真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基本信息管理,摸清貧困戶基本情況,根據(jù)各家各戶的貧困程度,致貧原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確保幫扶項目和資金用在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上。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不同貧困農(nóng)戶進行科學有效的幫扶,做到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由縣殘聯(lián)、縣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2 個單位,縣鄉(xiāng)兩級共34 名干部掛包幫扶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4 戶,以結(jié)對幫扶的形式,從根本上解決農(nóng)戶面臨的實際問題。
2016年和2017年先后投入產(chǎn)業(yè)扶貧到戶補助資金26 萬元,用于扶持農(nóng)戶發(fā)展養(yǎng)殖、種植產(chǎn)業(yè);2018年投入資金24.7 萬元幫助64 戶建檔立卡戶入資漾濞李家莊蘋果種植基地進行利益聯(lián)結(jié)分紅。實施公益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2561畝,補助金額25603.31 元,惠及全村52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先治愚,教育脫貧惠及全村35 戶建檔立卡戶,通過享受省政府困難學生資助,減免學雜費,寄宿制生活補助,義務(wù)教育營養(yǎng)改善,雨露計劃等多種方式,讓建檔立卡戶的孩子切實得到幫扶。因病、年老、殘疾或其他特殊原因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農(nóng)戶實行社會兜底保障。
依托企業(yè),抓實村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與漾鴻電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雪山河三級電站、雪山清酒廠、李家莊蘋果種植基地、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州分公司合作,完成集體經(jīng)濟54800 元。
加大對基礎(chǔ)設(shè)施的投入,全面改善基礎(chǔ)條件。
2016年投資10 萬元實施了田家墳民族示范路建設(shè);2017年牛峰堆村民小組公路擴寬2.4 公里;2018年完成馬鞍山-碧么道路擴寬6.3 公里;螞蝗溝-中山道路擴寬9.4 公里,九箐尾-田家墳道路擴寬8 公里,合計擴寬24.1 公里;2018年投資460 多萬元,完成村組道路提升改造建設(shè)21.7 公里,馬鞍山-碧么道路提升改造,螞蝗溝-中山路道路提升改造,九箐尾-窄門道路提升改造;投資100 萬元,對窄門、田家墳兩個村民小組實施了整村推進項目。村民出行難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美翕村村民居住分散,危房較多。為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美翕村先后3 次鑒定危房。對196 戶CD 級危房進行了改造,對169 戶進行了人居環(huán)境質(zhì)量提升。為讓村民住得安心,美翕村2014年-2018年共補助危房改造資金381.03 萬元,又投入資金81.6 萬元,進行住房質(zhì)量鞏固提升改造。
在各級政府的領(lǐng)導(dǎo)下,經(jīng)過全體村民和扶貧工作人員的努力,美翕村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2015年脫貧29 戶104 人,2016年脫貧13 戶58 人,2017年脫貧10 戶37 人,返貧6戶20 人;2018年脫貧12 戶46 人,未脫貧6戶20 人,綜合貧困發(fā)生率由原來的13.52%降至1%。
2018年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決勝階段,收官之年。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對李春梅來說是一項全新的挑戰(zhàn)和任務(wù),她駐村后便著手了解美翕村基層組織建設(shè)、村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村整體建設(shè)規(guī)劃、村民生活生產(chǎn)、適齡兒童入學教育等基本情況,挨家挨戶走訪調(diào)研,及時掌握摸清村情。她與村委班子領(lǐng)導(dǎo)同吃同住,長期駐守,成為美翕村的一員。白天走村入戶了解情況,晚上開會討論研究脫貧攻堅對策,她帶領(lǐng)著扶貧工作隊員一起日以繼夜地奔波忙碌,沒有周末,沒有節(jié)假日。
作為扶貧工作隊隊長,李春梅銘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她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美翕村各家各戶的情況和困難,她和隊員們一起想方設(shè)法幫助村民解決問題,幫助大家樹立起脫貧致富的信心。她積極奔走,為身體殘疾的常銀水辦理了殘疾證,落實了低保政策;幫何奇芳、楊金良戶購買了電視機;多次上門勸說輟學學生返校上課,并為家庭困難戶申請教育救助;為了讓建檔立卡貧困戶擁有一技之長,她積極與人社部門聯(lián)系給他們爭取技能培訓的機會。她與交通部門協(xié)調(diào),實施馬鞍山-碧么道路提升建設(shè)工程。她挨家逐戶走訪,掌握全村的住房情況,切實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她單薄瘦弱的身影不在項目施工現(xiàn)場,就是在農(nóng)戶家里,曾在運動賽場上奔跑的她如今一次次往返在美翕的田間地頭,山間小路上。
2019年,美翕村64 戶252 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均達到脫貧標準,如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李春梅沒有因此而松懈,她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繼續(xù)努力貫徹落實黨中央新時期的扶貧攻堅思想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脫貧攻堅方面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繼續(xù)努力。
翻開李春梅的工作筆記本,她每天要做的工作細密繁瑣。
帶領(lǐng)隊員們一起做好細節(jié)工作,嚴格按照省州縣“戶有卡、組有冊、村有檔、鎮(zhèn)有完整的檔案及貧困戶信息系統(tǒng)、縣可查”要求,做好逐戶建檔精準問題導(dǎo)向,做到“一戶一檔”“五清”“六有”(即:底數(shù)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任務(wù)清,有村情檔案、有問題臺帳、有村級規(guī)劃、有收入清單、有幫扶措施、有脫貧時限),認真填寫“兩卡四表”等內(nèi)容,真實全面體現(xiàn)了貧困戶從納入、幫扶、退出的整個過程。
補齊短板,迎接縣級脫貧退出考核,組織工作隊員反復(fù)入戶排查分析,在2018年全面解決了住房安全以后,對教育、醫(yī)療、飲水方面存在短板進行全面細致的排查分析,并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為教育負擔過重的3 戶家庭給予申請了教育臨時救助,對5 戶大病、重病戶申請了民政臨時救助資金。
認真部署,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開展工作。切實做好脫貧人口“回頭看”工作,親自逐戶核查已脫貧戶的“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幫扶措施落實情況,重點對收入進行了調(diào)查核實。對未脫貧戶根據(jù)制定的幫扶措施,逐項進行落實,確保2019年能夠順利脫貧。通過“回頭看”工作,確保本村脫貧人口不出現(xiàn)返貧戶。
組織隊員扎實開展好2019年度扶貧對象動態(tài)管理工作。認真抓好“兩防一抓”工作,思想上時刻警惕,確保不出現(xiàn)1 戶返貧戶,切實鞏固好脫貧成果。
組織好掛鉤干部“轉(zhuǎn)走訪”工作。
狠抓中央、省、州巡視巡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脫貧成效考核中指出問題,整改清零,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方面,圍繞“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開展問題大排查。
及時參與美翕村掃黑除惡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宣傳力度,深入農(nóng)戶,揭發(fā)黑惡勢力,維護一方平安。
協(xié)助美翕村黨總支認真抓好黨建工作,做到黨建扶貧雙推進,切實做好黨風廉政建設(shè)。
……
密密麻麻的工作筆記,一行行記錄著她的日常,她的努力,她的奉獻。
一次,面對漾濞縣融媒體采訪的攝像頭,李春梅哽咽淚下,為家鄉(xiāng)父老擺脫貧困,為實現(xiàn)“確保2018年脫貧退出、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全州全縣全鄉(xiāng)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她全力以赴,無怨無悔,可是想到了兒子,她滿心愧疚,自駐美翕村以來,就沒有陪伴過兒子一天,所有的節(jié)假日她都是一個缺席的母親。提起父母她更是難掩內(nèi)疚,父母生病住院,她不曾去看望過一眼,更不要說到病床前侍奉盡孝。
李春梅說,在脫貧攻堅這場戰(zhàn)斗中,沒有一個扶貧隊員退縮過,大家都放棄了休息時間,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來。美翕村的女村支書懷孕了,依然和大家一起早出晚歸的工作。說起女支書挺著大肚子走在泥濘山路上的情景,李春梅又一次落淚。
只要山村能脫貧,人們能過上好日子,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0年開局,全國上下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籠罩,春節(jié)沒過完,李春梅就匆匆返回美翕。1月26日,漾濞縣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I 級響應(yīng),李春梅便帶領(lǐng)扶貧工作隊隊員和美翕村委會領(lǐng)導(dǎo)一起投入到嚴峻的抗疫防控工作中,在路口設(shè)卡,入戶排查,宣傳防疫常識……不分晝夜,嚴防疫情,守護村莊安寧,她一直在路上。
李春梅從不掩飾自己傷殘的右手,災(zāi)難讓她堅強,歷練令她成熟,她早已走出傷殘的痛苦和自卑,她用自己的經(jīng)歷鼓勵到殘聯(lián)求助的殘疾人,幫助他們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她曾在跑道上為了夢想努力奔跑,今天,她又以一名扶貧工作隊隊長的身份走在扶貧攻堅的路上,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只用行動默默去踐行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有人說李春梅是折翼的天使。
我想說,人生難免有缺憾,她卻在傷口上繡出一朵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