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常國
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shù)”是“主導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力量”,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必須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爭當發(fā)展“領頭雁”“先行者”。發(fā)揮領頭雁作用和效應,領導干部需要不斷涵養(yǎng)“高大上”的精神境界。
所謂“高”,就是要有“高站位”。政治高站位,工作才能高定位。領導干部領導藝術、領導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治站位高不高、眼界高不高。領導干部“高站位”,關鍵在政治上站位要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政治站位。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提高政治站位,需要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需要政治理論來武裝。領導干部要始終把理論學習、理論武裝擺在重要位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當前,關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堅持人民至上的執(zhí)政理念,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以高站位、高境界、高素養(yǎng)推動發(fā)展高質(zhì)量、生活高品質(zhì)。
所謂“大”,就是要有“大格局”。何謂“格局”?“格”是對認知范圍內(nèi)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認知范圍內(nèi)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jié)果。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范圍不一樣,其格局也大不同。格局蘊藏于內(nèi)心,融入于精神,雖然看不見,但卻決定著一個人能走多長的路,能干多大的事。格局大小將會決定一個人的高度和視角。胸懷大局者能顧全局、豁達雅量、忠誠坦蕩、自重自律,能擋得住歪風、抵得住誘惑;心無大志大局者,則會敝帚自珍、畫地為牢、錙銖必較,常常怨天尤人、牢騷太盛,一葉障目不見森林。風物長宜放眼量。領導干部必須樹立大局意識、全局觀念,克服“一畝三分地”思想禁錮,謀工作、作決策都要從國家、民族、群眾利益這個“大格局”中出發(fā),從久久為功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不搞形象工程,形式主義。“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鳖I導干部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正確處理是與非、情與法、親與清、儉與奢、苦與樂、得與失的關系,志存高遠、忠誠擔當,造福人民、不負時代。
所謂“上”,就是要有“上進心”。上進心就是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之心。上進心是人們要求進步、不甘落后的心理意愿,是人們勇于開拓、不斷前進的內(nèi)在動力,是引領人們不斷砥礪前行、謀求發(fā)展的精神導向與動力源泉。有上進心的人是有理想、有目標、有追求的人。領導干部作為黨執(zhí)政興國的骨干力量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中流砥柱,必須不斷進步,時刻保持前進的姿態(tài)和能力,練就擔當?shù)膶捈绨颍墒碌恼姹绢I。好學才能上進。要不斷通過學習和實踐來提高自身認知水平、理論水平、專業(yè)化水平,成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行家里手。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既要“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要著力克服“船到碼頭車到站”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被動應付的工作狀態(tài),牢記黨員身份、崗位職責,牢固樹立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奮斗精神,永葆健康向上的、不知疲倦的奮斗精神,“牢記初心,不忘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