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規(guī)范得以建立的根本典籍,它指導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日常生活。我們通常所說的《三禮》包括《儀禮》《禮記》《周禮》三部分。
《儀禮》講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倫理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規(guī)定了不同的等級應該遵循的理念?!抖Y記》是解釋《禮儀》的,包括了《儀禮》中最基本的內容,同時從理論上進一步闡發(fā)為什么要運用這些禮,這些禮包含了什么樣的意義,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吨芏Y》的內容主要講周代的官制。
三禮中《禮記》對后世的影響最大,四書中的《中庸》《大學》都是《禮記》里面的文章。大同、小康等中國人治國的一些理想也出于《禮記》。
禮節(jié)探本,儀式尋宗,廿卷研讀崇理義;
民喜祥和,國欣諧美,千家遵守展文明。
——浙江 姜日領
卌九雄篇,撰之鳳藻,娓娓道來千古禮;
幾多真理,繼以龍魂,悠悠熏出一邦春!
——福建 李可盛
正三觀以潤澤千秋,自漢隋唐宋行來,久在儒家稱典范;
開廿卷而馨香萬里,從盡反省躬讀起,猶催志士展經綸。
——河南 曹文獻
華夏文明有種,元神蘊一經,備述禮儀天下法;
圣賢教化無邊,大道行千載,長傳薪火世間宗。
——江蘇 周金鋒
廿卷蘊珠璣,至誠化物,上善育人,煌煌禮制邦基固;
千年垂典范,明德齊家,正心治國,裊裊仁風世態(tài)和。
——廣東 王 衍
戴氏輯篇,述典載章,更鄭箋孔疏,郁郁雅篇彰國體;
鴻經敦禮,尚儀尊制,看唐續(xù)宋賡,皇皇古禮布神州。
——河南 曹叢林
載史包羅萬象,教明德親民,治國安邦添智慧;
立言獨樹一家,傳崇仁尚禮,燃情追夢長精神。
——貴州 羅 杰
儒者著奇編,謂天道可循,首倡大同,兩千載光華垂世;
人文開萬象,看古賢齊集,重溫小戴,卌九章珠玉盈懷。
——浙江 白朝勇
分四類而編稱絕妙,章法謹嚴,喜千古傳來,終不朽先秦文化,儒家思想;
據三觀以論顯新奇,禮儀豐富,教萬民熙育,竟能成后世倫經,華夏精神。
——湖北 李家橋
二戴潛心聲望顯;
一經在手禮儀通。
——湖南 王桂祥
千秋教化崇三禮;
四海傳承列五經。
——湖南 李旭宇
圣典崇仁歸九禮;
天心尚義入三觀。
——貴州 徐文炎
禮制有言關教化;
儒風承志系兒孫。
——新疆 達 人
大廈皇皇,賴堅根石;
人文渺渺,信有源流。
——湖南 李自強
令人格崇高,讓家庭和睦;
使鄰邦友愛,促世界大同。
——湖南 王志堅
禮制播文明,恰似春風清肺腑;
儒家傳典籍,猶如德雨洗塵心。
——江西 李小杰
化政教民,述社會共生,位居三禮;
道天說律,論人生同治,序列五經。
——貴州 羅 毅
戴圣著書,唐時列眾經,集典章而成制度;
鄭玄作注,宋代冠三禮,明天道以正人倫。
——江蘇 周再均
大哉,羅萬象以成章,使家有序,國有道;
妙矣,歷千年而樹范,得做無奢,思無邪。
——河北 張秋紅
著書成典,張目舉綱,匯治國齊家方略;
記禮為經,編文樹范,集教民處世奇篇。
——天津 穆洪信
矯時敬亊立三觀,修德正心,俯能律己;
砥節(jié)礪行防四失,致知格物,仰不愧天。
——江蘇 仲偉行
集睦鄰雍親禮儀,為人處世有規(guī)范;
融經天緯地圭臬,治國安邦當指南。
——湖南 申仲源
研讀禮儀,一冊化心崇理義;
遵循德范,九州遂愿譜文明。
禮節(jié)宗本,儀式源頭,鏤銘青史兩千歲;
國守而諧,邦遵則睦,展拓神州萬里春。
——浙江 姜日領
成于漢而興于宋,地位漸升,早把馨香傳九域;
述其儀更釋其義,簡繁有當,高揚仁愛正三觀。
——廣西 陳啟榮
九萬余言尚禮,巍巍華夏,穆穆文明,中庸點撥迢迢路;
兩千多載遵儒,浩浩乾坤,煌煌日月,大德?lián)伍_朗朗天。
——湖南 田興隆
禮乃其形,敬為其意,法度守莊恭,外修舉止,內修心性;
和為所育,德乃所匡,精神資教化,允振家邦,克振義仁。
——江蘇 周金鋒
聞大漢千年禮樂,容敬心莊,理政必常思:音安世治,音哀世亂;
讀鴻儒一部典章,明德長善,修身當永記: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遼寧 倪新春
孔門經義,代代豪杰效法,求大同, 促和諧,臻至善,人間共命澤千古;
儒道典籍, 蕓蕓介眾遵循,講仁愛,倡孝悌,敬賢德,天下為公潤萬民。
——山東 孫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