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軍休所軍休干部 梁鳳崗
1951年6月,中國抗美援朝總會號召全國各界同胞捐獻飛機、大炮。這捐獻飛機大炮當年也有我們少先隊員的一份貢獻?。?/p>
那年我10 歲,在膠東農村讀小學二年級。我們學校少先隊組織響應上級號召,決定不向家長要錢、以實際行動支援抗美援朝。全校四個年級80 多位學生,每兩個人一個小組,背著草包、扛著耙子上山摟干草、拾干柴,賣得的收入全部支援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
天空晴朗,晚春的太陽把膠東大地照得暖洋洋的。我身體單薄但心氣高,扛著比我還高的耙子,和全體少先隊員浩浩蕩蕩地奔赴西山,一隊隊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山路上。上山后,大家自動散開,耙草拾柴,個個汗流浹背,顧不得擦汗,不停地勞作。我的小伙伴鄧汝新,不小心滾下小山坡,手被扎破了,也不哼一聲!我抓起一把土放在手心上,晃動手心,濾出細土面面給他蓋在傷口上,一會兒就不出血了。
不到半天的時間,草包滿了,我們用耙子的長桿抬著草包一路高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回到村里。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把干草干柴賣了6000 元(當時幣值)。我們高興得不得了:我們也能為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了??!
盡管我們的行動只是當時眾多捐贈中的一粒沙,但是,雖年已八旬,每當我回想起此事,還真有點自豪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