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建明
易中天教授在其著作《閑話中國人》中談到人生有“三得”,即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筆者認為,這既是對成熟人生多年經(jīng)驗教訓的概括總結,同時也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準則和必備素質(zhì),尤其值得黨員領導干部品味和深思。
沉得住氣,就是要不急不躁,埋頭苦干,培養(yǎng)務實精神。在實際工作中,少數(shù)領導干部心浮氣躁,好高騖遠,工作沉不下心,干事靜不下氣,熱衷于追求權力、地位、名譽,結果干工作一年、兩年、三年,還是濤聲依舊,難有起色,最終貽誤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古人云:“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至?!背领o平和是一種精神境界,更是一個人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體現(xiàn)。領導干部肩負著振興一方經(jīng)濟、造福一方百姓的重任,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如何在無緒中理出頭緒、在紛繁中找出重點,這就需要領導干部能夠沉下心來,平心靜氣,真正做到以沉制浮,以靜制躁,增強自己的心性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領導水平,在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從人民利益出發(fā),注重腳踏實地,力戒形式主義。只有這樣,才能少一些私心雜念,多一些清心寡欲,真正靜下心來真抓實干,沉下氣來銳意進取,從而創(chuàng)造出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來。在這方面,山西省右玉縣十八任縣委書記一張藍圖、一個目標干到底,讓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的故事即是明證。60多年來,右玉縣委書記們尊重自然規(guī)律,踐行群眾觀點,堅持植樹造林、防風治沙、造福人民的發(fā)展思路,心無旁騖,真抓實干,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一任接著一任干的精神,最終成就了共同的事業(yè),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
彎得下腰,就是要低調(diào)做人,謙虛謹慎,錘煉良好作風。彎得下腰不是膽怯懦弱、卑躬屈膝,而是一種低調(diào)處世的姿態(tài)、一種虛心求教的胸懷,更是一種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風范。領導干部雖身居官位,但本質(zhì)上卻是人民公仆,理應時刻牢記“權為民賦,責重山岳”的道理,切不可忘乎所以、唯我獨尊、自高自大,要學會放低自己的身段,低姿態(tài)做人、高姿態(tài)做事,真正做到常懷敬畏之心,常修從政之德,常思為民之責。領導干部要做到彎得下腰,一方面既要擱下面子,虛心向群眾學習,向?qū)嵺`學習,堅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善于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經(jīng)驗,從群眾的意見中汲取智慧;另一方面又要撲下身子,多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群眾,主動到矛盾、困難和問題多的地方去做調(diào)查研究,從而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突破難題的關鍵點和化解矛盾的著力點,以便及時準確地對癥下藥。
抬得起頭,就是要自尊自信,彰顯人格魅力。抬得起頭與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不能混為一談,它是人格自尊的一種體現(xiàn),是高風亮節(jié)的一種表達,更是君子心底坦蕩蕩的優(yōu)雅自信。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困難矛盾相互交織,挑戰(zhàn)風險在所難免,面對這些不利因素,領導干部只有昂首挺胸、積極樂觀、沉著應對,頑強拼搏,才能真正做到遇困難不慌不亂,相信自己可以勇挑重擔;遇挑戰(zhàn)不屈不撓,相信自己可以迎難而上,從而以自信的姿態(tài)和進取的精神去感召他人,凝聚力量,破解難題。同時,領導干部要在人前抬得起頭,挺得起腰,還必須做到嚴于律己,清正廉潔,堅守道德的底線,把握做事的原則,保持為官的氣節(jié),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違法之事不干,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時刻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真正做到經(jīng)得住考驗,抵得住誘惑,守得住靈魂,做得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