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丹丹
當我收到宋青老師寄來的沉甸甸的書稿時,像是觸摸到了自己的過去與未來。她告訴我:“這兩年我沒做什么事,寫了一本二十萬字的小說《新紐約客》,寫了一些80 后和90 后的留學故事?!?她輕描淡寫,卻讓正被工作、孩子、瑣事困擾的我充滿了向往。我讀過白先勇先生的《紐約客》,希望未來也能像宋老師一樣,擁有一大段完整的屬于自己的時間,書寫自己熟知的留學故事。
《新紐約客》寫的是年輕人準備留學、在國外求學、求職、回國等各個階段的歷程,這就是我自己所經(jīng)歷的,這是我的過去,里面寫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場景,甚至每一個對話、每一個心理活動,都能看到我自己與身邊人的影子。
書中寫了80 后、90 后兩代人,兩條線交織在一起。當90 后在沖刺高考、準備出國時,已經(jīng)在國外的80 后是他們的夢想與目標。當90 后踏進美國,內(nèi)心忐忑彷徨,也充滿了后生無畏的豪情壯志時,80 后已經(jīng)能夠云淡風輕地看待這一切,并給予他們生活與心理上的幫助。當90 后站穩(wěn)腳跟、漸露頭角時,80 后開始經(jīng)歷他們的中年危機,面對國內(nèi)越來越多的機會,他們在考慮是去還是留?
整個故事,是幾代人成長的故事,也是國家高速發(fā)展、民族振興的故事。這一點我是深有感受的。我和先生算是二十一世紀初比較早的一批留學者,十多年前,當?shù)谝淮翁ど媳睔W的土地,我們真的被國外高度發(fā)展的經(jīng)濟與文明所震撼。十多年后,我們回國工作生活在中科大學校園里,不斷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前來訪問,有來自各國的留學生來中國求學,心中升起莫大的榮譽感,我們見證了中國教育與經(jīng)濟在世界的崛起。
國外,已經(jīng)不是我們到達不了的遠方。但奔赴遠方的故事,不管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一直都會發(fā)生。不同的是,每一代人的心境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又有屬于自己的現(xiàn)實與夢想。
書中沒有刻意去勾畫一個靈魂人物,但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每一個場景也特別有畫面感。舒清源等人能力超群、目標明確,盡管經(jīng)歷過彷徨,但始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就像是金子,在哪都能發(fā)光。喬曉依等生活的能力與動力都不強,隨波逐流,要經(jīng)歷過教訓與傷害,才會發(fā)現(xiàn)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與自己真正擅長的事。他們中有的人一出生就有一手好牌,有的把牌越打越好,有的人把一手好牌打爛。他們中有的人出生卑微,有的人窮盡一生超越自卑,取悅他人,證明自己;有的人卻不卑不亢,始終擁有善良與向上的力量。
看似一個個簡單的留學故事,其實寫盡了百味人生,耐人尋味。
書中關(guān)于感情、婚姻、家庭的描寫也真實生動、引人入勝。潘越與舒清源的感情經(jīng)歷了欣賞、誤解、再到相互信任、支持。章文超與華妍妍一開始就不是平等的婚姻,所以危機四伏,最終需要的是自我救贖。羅永志與劉媛媛幾近完美的婚姻背后,是彼此的付出、支持與用心經(jīng)營……
作者非常巧妙地將這些都融入到了留學故事里,讓讀者在感受與了解留學經(jīng)歷的同時,引發(fā)對書中關(guān)于價值體現(xiàn)、人際關(guān)系、家庭養(yǎng)育、人生目標等話題的思考。就像本書開放式的結(jié)尾:再出發(fā),追尋有詩的遠方,當飛機再次起飛,留學故事繼續(xù),未來充滿無限可能,這是最讓人心潮澎湃的。
作者還告訴我,如果有可能,再寫續(xù)集,將留學生在這場曠世的疫情中所經(jīng)歷的酸甜苦辣,以及在磨難中快速成長的故事奉獻給大家。
讀別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無論是渴望將來有機會去遠方的學子,還是愿意成全孩子夢想的家長,都能在《新紐約客》中,找到自己。
宋青 著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年1月定價: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