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冰琪
(寧德市蕉城區(qū)蔡威事跡展覽陳列館 福建 寧德 352100)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紅色文化所體現(xiàn)出的主流價值文化,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革命紀念館中參觀,通過這種方式,了解黨的奮斗和發(fā)展壯大,以及無數(shù)為黨和人民付出生命的革命者的英雄事跡,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因此,如何在革命紀念館中更好地突出和弘揚紅色文化,是革命紀念館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
蔡威事跡展陳館,是頗具規(guī)模和特色的紅色名人故居。蔡威生前是紅四方面軍無線電通訊和技偵工作開創(chuàng)者,被譽為“紅軍情報王”,得到毛澤東、朱德、徐向前、陳昌浩等領導人的好評,徐向前曾為其親筆題詞“無名英雄”。蔡威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由于情報工作的保密性質(zhì),是一名無名英雄,一直鮮為人知,直到病逝后的現(xiàn)在,其神秘色彩故事才為大眾所熟知。因此,全面詳盡地搜集英雄事跡,為紅色文化充實豐富的內(nèi)涵,是蔡威事跡展陳館的工作特色。
蔡威,寧德市蕉城區(qū)人,1907 年生,1926 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年僅19 歲的他,在鄂豫皖蘇區(qū)根據(jù)地中與幾位同事一起,對無線電通信和技術偵察工作予以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了技術偵查新局面。在根據(jù)地階段,蔡威曾擔任多項重要職務,包括紅軍總司令部二局局長等職。1936 年9 月22 日,其因身患傷寒倒在了長征途中。病重期間他還忘我工作,生命危難之際不忘黨的事業(yè),于1936 年10 月犧牲于長征路上。其在任職期間,素有“紅軍情報王”之稱,多次得到紅軍高級將領的高度認可與褒獎,被譽為紅軍的“千里眼”。
蔡威故居的內(nèi)部,懸掛著一幅《蔡威生平足跡圖》,從該圖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蔡威整個革命生涯的基本足跡。蔡威出生于1907 年,15 歲時就讀于福州格致中學,此后,蔡威又先后就讀于浙江省寧波中學和上?;蒽`英語??茖W校。1926 年,蔡威開始回寧德參加革命活動。剛參加一年多,就于1927 年在福州被捕入獄,當年8 月才被保釋出獄。此后,蔡威開始前往上海,并且在上海參與黨的組織,化名為“蔡威”。1931 年,蔡威開始接受無線電培訓,并且在短時間內(nèi)就熟練掌握了這項技術。1931 年11 月,蔡威和王子綱等人一起前往鄂豫皖蘇區(qū)根據(jù)地執(zhí)行秘密任務,他們在該地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我黨插入敵人內(nèi)部的一把“隱形利劍”。
彰顯蔡威的紅色戰(zhàn)功,是蔡威展陳館弘揚紅色文化的亮點。在展覽館里面,懸掛著一把劍,劍柄上寫著八個字——“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這把劍可以說是整個展覽館的鎮(zhèn)館之寶。在利劍的旁邊,還放有一臺老式電臺發(fā)報機,這臺發(fā)報機可以說是蔡威屢立戰(zhàn)功的秘密武器。從1931 年正式進入到鄂豫皖蘇區(qū)的河南新集,蔡威就開始承擔著重要的任務,一直到1936 年下半年,蔡威先后擔任中央軍委鄂豫皖分委會參謀、紅四方面軍二臺臺長、紅軍總司令部二局局長等重要職務。在此期間,他不僅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無線電技術開展了大量的技術偵查和情報破譯工作,而且還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傳授給身邊的同志,培養(yǎng)了一大批無線電方面的技術人才。蔡威在此期間的表現(xiàn)是非常突出的,獲取了大量的情報,為紅四方面軍乃至整個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高層決策,提供了非常珍貴的情報參考。特別是在紅軍反“圍剿”作戰(zhàn)中失敗被迫開展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過程中,蔡威保障了轉(zhuǎn)移途中的通訊工作,為確保紅軍主力部隊信息暢通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35 年上半年,蔡威開始負責紅四方面軍二臺的相關工作。在此期間,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全軍的無線電技偵工作。1935 年6 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北上,在這個過程中,部隊面臨著一系列的極度危險情況,蔡威所領導的情報部門為了確保部隊的通訊需要,先后三次過草地,千方百計確保部隊的電臺能夠正常運行,保證了部隊通訊工作的暢通。蔡威工作的時候常常是廢寢忘食,不顧勞累和生死危險,他所領導的情報部門為部隊的順利前進,提供了非常寶貴的信息支撐,可以說是部隊行軍的眼睛,被徐向前、陳昌浩等將領譽為軍中“千里眼”和“活菩薩”。
2007 年,蔡威烈士誕辰一百周年之際,蕉城區(qū)委、區(qū)政府決定將蔡威故居和蔡氏家廟改建為蔡威事跡展陳館,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重新整修。2008 年7 月1 日,蔡威事跡展陳館正式開館,館名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寫。
蔡威事跡展陳館建成后,大力弘揚紅色文化,擴展思路,創(chuàng)新進取,積極爭取國家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部隊、黨史等相關單位聯(lián)合辦館,讓寶貴的紅色資源被充分利用。通過弘揚蔡威的英雄事跡,讓紅色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傳承不息。近年來,蔡威事跡展陳館先后被命名為中宣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福建省黨史研究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機要干部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總參三部“技偵光榮傳統(tǒng)”教育基地、省級國防教育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七三六三零部隊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寧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德市國防教育基地、寧德市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寧德市軍分區(qū)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
蔡威事跡展陳館注重組織開展各種革命光榮傳統(tǒng)教育活動,激勵了廣大前來學習參觀的人們,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為進一步強化預征青年獻身國防、保家衛(wèi)國的堅定信念,培育提升愛國主義熱情,寧德市人武部組織預征青年參觀蔡威事跡展陳館,瞻仰“無名英雄”蔡威的光輝事跡,扎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穿著軍服的老兵黃如學說,他的孩子是今年預征青年中的一員,很榮幸能和孩子一起參觀愛國主義基地蔡威事跡展陳館,近距離感受共產(chǎn)黨人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接受心靈的洗禮。預征青年吳煒杰說,剛才觀看了蔡威烈士生平事跡的紀錄片,感受很深。今后我要認真學習弘揚革命先輩艱苦奮斗、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為家鄉(xiāng)做貢獻。預征青年吳煒杰說,建黨96 周年時,寧德市教育局機關黨委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參觀蔡威故居及革命事跡展陳館,學習“無名英雄”蔡威生平事跡和“紅色電波”技偵工作對中國紅軍革命勝利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全體機關黨員干部在烈士銅像前重溫入黨誓詞,進一步固信念之本,聚思想之魂。每天,蔡威事跡展陳館接待國內(nèi)外前來學習參觀的人們,用紅色文化育人。
打造弘揚紅色文化的基地,需要完備的硬件設施、環(huán)境和優(yōu)良的服務。蔡威事跡展陳館建設功能齊全,設計合理,分為蔡威故居和蔡威事跡展陳館兩個部分,位于寧德市蕉城區(qū)前林路。蔡威事跡展陳館從外部風格方面來看,是較為典型的閩東古民居。內(nèi)部功能從整個陳列館的組成來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一是陳列室,二是多媒體播放室,三是接待室,四是辦公室等。陳列室里主要是陳列蔡威生平所使用過的物品,獲取的各類獎項,包括在戰(zhàn)爭階段所往來的信件等等。多媒體播放室,主要是播放蔡威的視頻、蔡威的簡介等等,幫助參觀的游客可以更為身臨其境地了解蔡威生平事跡。接待室主要是接待各方面參觀的人物,用于接洽參觀活動的安排,同時也負責講解蔡威事跡展陳館的構造等內(nèi)容。蔡威的故居“修舊如舊”,環(huán)境寧靜、優(yōu)雅,從布局來看,其正廳北側(cè)共有前后兩間臥室,蔡威就是在這里出生,并且是他和薛品渲伉儷的臥室。從童年開始一直到蔡威后來參加革命活動,這個居所一直都是蔡威較為固定的住所。
革命先烈蔡威用他對黨的絕對忠心、對黨的事業(yè)的極度熱情,用他的英雄業(yè)績,在人民心中樹立了永遠的豐碑。蔡威的英雄業(yè)績,永遠是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要通過弘揚和傳承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