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帥, 曲永利, 殷術鑫, 王 璐, 劉玉琴, 席俊程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黑龍江大慶163319)
牧草青貯能夠有效地避免營養(yǎng)物質流失,保持鮮汁嫩葉,改善適口性,提高家畜采食量和消化率,有助于解決飼草發(fā)展不平衡,促進綠色畜牧業(yè)健康發(fā)展。為了獲得滿足反芻動物營養(yǎng)需要的優(yōu)質粗飼料,2015 年國家提出“糧改飼”項目并開始實施,推廣使用全株玉米青貯,促進反芻動物生產(人民日報,2015)。全株玉米青貯具有產量高、營養(yǎng)豐富、四季均可供應、適口性好、消化率高、增加產奶量等特點 (趙亞星等,2019; 王健等,2013;Fernandez 等,2004),隨著奶牛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全株玉米青貯逐漸成為奶牛日糧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已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應用。 為提高玉米青貯的品質,可利用青貯專用添加劑。 但目前,飼喂經(jīng)不同添加劑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對奶牛的影響研究較少。 因此,本試驗旨在研究飼喂不同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對泌乳奶牛生產性能及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為生產實際選擇科學合理的青貯添加劑提供參考。
1.1 青貯制作 本試驗采用的青貯菌制劑和菌酶制劑均由齊齊哈爾匯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菌制劑主要成分為乳酸菌,添加量為0.02 g/kg,菌酶制劑主要成分為乳酸菌和纖維素酶, 添加量為1 g/kg。
青貯制作:選擇蠟熟期全株玉米,根據(jù)張金銀(2018)提出的全株玉米青貯的制作技術要點進行制作,在青貯制作前對青貯窖進行消毒;在收割青貯原料時要注意留茬高度不低于18 cm, 使用克拉斯青貯收割機進行破碎,提高玉米破碎效果;破碎完成后快速運輸填入青貯窖,加入添加劑;隨后進行壓實,反復碾壓,越實越好;壓實后覆上青貯膜和壓窖輪胎完成封窖。
1.2 飼養(yǎng)試驗 飼養(yǎng)試驗于2019 年1 月至2019年3 月在黑龍江某牧場進行。 選取2 ~3 胎、泌乳量和泌乳天數(shù) (105±5) d 的經(jīng)產荷斯坦奶牛39頭,采用完全隨機試驗設計,隨機分為3 組,即對照組、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每組13 頭,對照組飼喂無添加劑全株玉米青貯飼料,試驗Ⅰ、Ⅱ組分別飼喂添加菌制劑菌酶制劑的全株玉米青貯飼料。試驗期共70 d,其中預飼期10 d,正式期60 d。
日糧配方參照NRC(2001)奶牛飼養(yǎng)標準配制(表1)。 日糧各原料配制比例由牛場提供,無特殊要求不做調整,以全混合日糧(TMR)形式飼喂,并保證充足清潔飲水; 三組奶牛除了飼喂不同處理方式全株玉米青貯外,其他飼養(yǎng)管理都相同。 舍內衛(wèi)生按照牛場日常生產管理要求進行清掃。 每天觀察試驗牛采食量的變化和精神狀態(tài)。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干物質基礎)
1.3 樣品的采集與測定
1.3.1 采食量的測定 在試驗期內, 每天記錄飼喂給料量, 每天早晨飼喂前準確稱取剩料量并記錄,計算采食量。
1.3.2 乳樣的采集與測定 產奶量每天測定,乳成分每2 周測定一次, 通過連續(xù)擠奶器的采樣器進行牛奶樣品采集用于DHI(dairy herd improve)測定,每天采集2 次,按4:6 比例混合。 采集的奶樣送至大慶DHI 試驗室用乳成分自動分析儀(FT120)測定乳成分,包括乳蛋白質、乳脂肪、非脂肪固體物質,體細胞用Fossomatic 5000 細胞測定儀進行測定。
1.3.3 血樣的采集與測定 在試驗期內,每隔10 d,晨飼前尾靜脈采集血樣10 mL, 采集的血液放進保溫箱立即帶回實驗室, 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液生化指標檢測。檢測指標包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
1.3.4 經(jīng)濟效益分析 根據(jù)飼料原料價格和飼養(yǎng)期間每千克奶成本價, 分別計算每日飼料成本和每日牛奶收入,最后比較不同組每日利潤。
1.4 統(tǒng)計分析 在Excel 2010 中對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整理,利用SPSS 20.0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can 氏法進行多重比較。 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 < 0.05 表示差異顯著。
2.1 不同添加劑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 如表2 所示, 試驗Ⅰ組與對照組相比,采食量、產奶量、乳蛋白、乳脂、乳糖、乳尿素氮、總固形物均差異不顯著(P > 0.05)。 試驗Ⅱ組的采食量和產奶量略高于試驗Ⅰ組(P > 0.05),顯著高于對照組 (P < 0.05), 分別提高9.41%、8.54%。 試驗Ⅱ組的乳脂、乳糖和總固形物略高于其他兩組,但差異不顯著(P > 0.05)。
2.2 不同添加劑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由表3 可知, 試驗組谷丙轉氨酶含量與對照組相比,均差異顯著(P < 0.05),試驗Ⅱ組、 試驗Ⅰ組較對照組分別提高了24.01%、46.46%, 谷草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含量三組之間均無顯著差異(P > 0.05)。
2.3 不同添加劑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對奶牛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如表4 所示, 試驗期間牛奶價格為3.7 元/kg,對照組、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每頭牛日經(jīng)濟效益分別為47.17、48.94、49.05 元/d。 由此可以看出, 試驗Ⅱ組經(jīng)濟效益高于試驗Ⅰ組和對照組,分別提高了3.75%、3.99%。
表2 不同添加劑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
表3 不同添加劑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對奶牛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IU/L
表4 不同添加劑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對奶牛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元/d
目前,菌制劑和菌酶制劑作為添加劑在青貯制作中使用較為廣泛,其能夠改善青貯品質,降低營養(yǎng)物質損失,提高青貯的成功率、牧草的供給水平及家畜的采食量,進一步滿足反芻動物的營養(yǎng)需要(Bhandari,2007; Schwab,2002)。 總結 1990—1995年五年期間發(fā)表的使用青貯添加劑的結果發(fā)現(xiàn),28%的研究可提高家畜的采食量,53%可提高日增重,47%可提高奶牛產奶量(Kung等,2003)。 泌乳奶牛飼喂添加酶制劑的青貯飼料,提高了奶牛泌乳中期產奶量(Knowlton等,2002)。泌乳中期奶牛飼喂添加植物乳桿菌、戊糖片球菌、纖維素酶等的青貯,提高了產奶量,但對乳成分沒有影響 (傅彤,2002)。在本試驗中,飼喂添加菌酶制劑全株玉米青貯飼料較飼喂添加菌制劑全株玉米青貯飼料和無添加劑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相比,泌乳中期奶牛的采食量和產奶量提高,這與前人可提高采食量、產奶量研究結果相一致(劉晗璐,2009;Nkosi等,2009)。但劉晗璐(2009)的研究結果顯示,西門塔爾牛日糧中添加乳酸菌的青貯飼料,牛奶中總固形物、乳脂含量增高。在奶牛飼糧中添加酶制劑,奶牛的乳脂、乳糖、乳尿素氮、總固形物含量有所提高(李艷玲等,2015),本試驗中乳脂、乳糖、乳蛋白等均無顯著變化。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與青貯飼料原料類型、青貯添加劑種類、動物品種存在差異有關(張寶成,2004;楊全明,1998)。
血液中酶含量的高低可直接反映機體蛋白質代謝的情況。轉氨酶主要催化氨基酸脫氨基作用,其是各組織和細胞進行物質代謝的重要物質,活性高說明氨基酸氧化分解加強,蛋白質利用能力下降,谷丙轉氨酶可反映肝臟功能,主要存在于細胞,血液中含量低,心臟、肝臟中含量高(董曉麗,2013;張小麗,2006)。血清中堿性磷酸酶是反映奶牛骨骼、肝健康情況的重要指標,水解特異性磷酸單脂是磷酸游離的磷酸酯酶的總稱,能加速動物機體生長和骨骼肌的生長。在青貯中添加菌制劑飼喂奶牛對血液生化指標沒有影響(馬健,2016)。本試驗結果顯示,飼喂添加菌制劑青貯飼料的泌乳中期奶牛血液中谷丙轉氨酶含量顯著高于菌酶制劑組和無添加劑組。整個試驗期谷草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的平均值,各組間無顯著差異。不同添加劑處理的全株玉米青貯飼料對泌乳中期奶牛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標無影響,血液生化指標顯示各組奶牛均處于健康狀態(tài),這表明添加劑的使用對奶牛無負面影響,并且使用菌酶制劑可顯著提高谷丙轉氨酶含量,可見添加菌酶制劑有利于加強氨基酸等物質在體內的新陳代謝作用。
實際生產中,選擇的飼料應既能提高奶牛產奶量,又不降低經(jīng)濟效益。前人研究進展顯示,飼喂添加植物乳桿菌、戊糖片球菌、纖維素酶等添加劑的全株玉米青貯,提高了肉牛的生產性能,增加了經(jīng)濟效益(陳躍鵬等,2018)。本試驗中,雖然添加菌酶制劑的全株玉米青貯飼料成本高于其他兩組,但飼喂該飼料的奶牛牛奶收入也有所提高,此組的經(jīng)濟效益最高,為49.05元/d,略高于菌制劑組和無添加劑組,分別提高了3.75%、3.99%。這一結果與前人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陳躍鵬等,2018;馬健,2016;杲壽善,2002)。這表明菌酶制劑的使用雖然增加了飼料成本,但提高了奶牛的產奶量,相比無添加劑組和添加菌制劑組,添加菌酶制劑組提高了奶牛的經(jīng)濟效益。
在本試驗條件下,飼喂添加菌酶制劑的全株玉米青貯飼料可提高奶牛采食量、產奶量并提高經(jīng)濟效益,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