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楠
(廊坊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治愈系”是日本的一種流行文化現象,指能夠讓人們從疲憊不堪的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感到平靜、舒暢和欣慰。1999年坂本龍一發(fā)表的單曲《ウラBTTB》作為治愈系音樂廣受好評,治愈系文化也自此開始在日本流行,并滲透到音樂、小說、動漫、影視等各個領域。其中治愈系動漫是指格調清新,節(jié)奏舒緩,能夠溫暖人心的動漫作品。
《夏目友人帳》是綠川幸創(chuàng)作的漫畫,由日本動畫公司Brain's Base制作為動畫作品。講述了少年夏目貴志自小能看見妖怪,在繼承了外祖母留下的寫有妖怪名字的“友人帳”之后,過著被妖怪追逐的日子。不堪其擾的夏目決定將名字歸還給妖怪。在歸還名字的過程中,他經歷了一系列奇幻、悲傷卻又溫馨動人的故事,逐漸學會了與人、妖怪友好相處。因作品中可愛善良的妖怪形象、溫暖動人的情節(jié)和撫慰人心的臺詞,而被譽為治愈系動漫的代表作。
其劇場版《夏目友人帳 緣結空蟬》由大森貴弘執(zhí)導,于2018年9月29日在日本上映, 2019年3月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在延續(xù)原著治愈系風格的同時,采用了大篇幅原創(chuàng)編劇的形式,敘事節(jié)奏更為積極主動,富于起伏。本文試從敘事主線、主題呈現、敘事時間三個角度評述影片的敘事策略,分析其如何通過分散的小故事表達主題,體現治愈系風格及魅力。
“日本電影的傳統(tǒng)敘事并不像好萊塢電影那樣注重矛盾沖突的激化,是非對立的界限也相對模糊。比起快速的情節(jié)推進,日式敘事更加注重的是故事意境的營造”?!断哪坑讶藥ぁ纷鳛橹斡祫勇拇碜?,其敘事風格也是以舒緩寧靜為特征。其劇場版《緣結空蟬》在延續(xù)原作治愈系敘事風格的同時,為了吸引觀眾,加大了娛樂化因素的比重,以貓咪老師誤食妖果分裂為三這一變身情節(jié)作為主線,串聯起了穗之影和容莉枝的故事、玲子的回憶、夏目的回憶等分散的小單元。
貓咪老師斑的真實身份是一個高級妖怪,最初是為了得到友人帳而與夏目貴志在一起,之后逐漸與夏目成為相依相伴的朋友。在夏目遇到危險時,會變回強大的妖怪保護夏目。因其彎彎的眼睛、憨態(tài)可掬的招財貓形象和貪吃的性格深受廣大漫畫迷的喜愛。影片中,貓咪老師追逐妖怪時沾到身上的種子在一夜之間長成參天大樹,并結出了果實。貪吃的貓咪老師吃掉妖果后,次日早晨分裂為三只小貓。這三只小貓到處亂跑,夏目的同學多軌和其中一只小貓來到了容莉枝家中,周圍人的記憶也隨之改變。
貓咪老師分裂成的三只小貓軟萌可愛,畫面溫馨感人,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影片的治愈系風格。這一變身情節(jié)在作為娛樂化因素吸引觀眾的同時,也成為影片最主要的矛盾沖突,推動了后續(xù)情節(jié)的發(fā)展。夏目為了幫助貓咪老師恢復原形而重回五丁鎮(zhèn)展開調查,從而引出了妖怪穗之影和容莉枝之間美好又憂傷的故事,并穿插了夏目的回憶和玲子的回憶。相對于原作中每次都是妖怪主動找到夏目的被動式敘事風格,影片在幫助貓咪老師恢復原形這一目標的帶動下,敘事風格更為積極活躍,富于變化。
這一經典的變身情節(jié)不僅作為主線串聯起了分散的四個小故事,也帶動了人物的活動和 “客串”妖怪的登場。貓咪老師一直作為保鏢保護夏目,分裂為三只小貓后失去了強大的能力,夏目轉變?yōu)樨堖淅蠋煹氖刈o者;影片開頭找到夏目歸還名字的妖怪“悶悶坊”,主動為尋找失散的小貓?zhí)峁┚€索;曾得到夏目幫助的中級妖怪們,為了將三只小貓合為一體不遺余力;夏目的同學田沼在尋找失散小貓的過程中一直陪伴在夏目身邊,給了夏目很多安慰。影片中妖怪們蠢萌搞笑卻善良可愛的形象,夏目和貓咪老師及同學日常的相處,都一點一滴地展示了妖與妖、妖與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烘托出了影片的治愈系主題。
《夏目友人帳》原作是單元劇,夏目歸還每個妖怪名字的過程,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因此主題呈現并不集中,而是融會貫通在每個單元的細節(jié)中?!毒壗Y空蟬》基于原作的特征,采用了“形散神聚”的散文式敘事方式。各個小故事之間情節(jié)并不完全連貫統(tǒng)一,互相之間也沒有清晰的時間和因果關系,但卻貫穿了同一個主題:記憶與遺忘。
在日語中“空蟬”指蟬蛻變后留下的空殼,在佛教中被引申為除去靈魂的“肉身”之意。人與人相遇、相識、相知,共同度過的溫馨美好的時光都會積淀在腦海里,形成珍貴的記憶。如果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感情比作肉身,那記憶就是其靈魂。一旦記憶被遺忘,感情是否就如空蟬般,只空留軀殼?影片的名稱用哲學般的字眼讓人深思記憶與遺忘的關系,四個小故事也圍繞記憶與遺忘這一主題展開。
影片的重點——妖怪穗之影和容莉枝的故事中鮮明地呈現了記憶與遺忘的關系。穗之影本是山神的侍者,擁有模仿他人的能力,但因為一次失誤而背負著神罰流落人間。他每到一處就會被當作某個一直都在的人,可一旦離開,人們就會遺忘與他相關的一切。對穗之影而言,每次的相處和緣分最終都會變成被遺忘的痛苦,他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將自己封閉在樹洞中,卻在傾聽女孩容莉枝一次次對著大樹傾訴心事的過程中,產生了想要守護她的念頭。容莉枝的兒子椋雄去世之后,穗之影不忍看她承受喪子之痛,選擇以椋雄的身份陪伴在她身邊。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的八年,成為容莉枝人生中最溫柔最美好的謊言。但伴隨著夏目的調查,穗之影發(fā)現神罰已經轉移到樹上,并通過妖樹果實影響到了貓咪老師和夏目的同學多軌,于是他決定拆穿謊言,離開陪伴了八年的容莉枝。
穗之影離開的場景是整部影片中最唯美憂傷的畫面:漫天飛絮如光影般逐漸散去,猶如人的記憶一點點消失。捉妖人將穗之影稱為“奪取人記憶的殘忍妖怪”,實際上穗之影自己才是一個個故事中最痛苦的人,他對遇見的人們付出真情,但自己離開后,所付出的愛和情誼都會被遺忘。影片《尋夢環(huán)游記》曾說,生理上的死亡并不會真正從世界上消失,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穗之影背負的,正是一次次比生理死亡更痛苦的神罰。記憶作為感情和緣分的結晶,在我們的人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個人都在渴求愛與被愛,被別人記住是自我價值的體現。真正的消亡不是肉體的毀滅,而是記憶的消失。
害怕被遺忘的,不僅只有穗之影。夏目幼時因為靈異能力被視為異類,父母去世后在親戚家顛沛流離,直到遇見溫柔善良的養(yǎng)父母藤原夫婦才有了家和歸宿。因為童年的孤獨,夏目同樣害怕被遺忘,在看到貓咪老師分裂為三進而影響到周圍人的記憶時,會夢到養(yǎng)父母忘記自己而嚇醒;容莉枝成為剪紙師,是因為遇到玲子后,覺得人的記憶虛無縹緲,需要一個載體去記錄;悶悶坊找夏目歸還名字,是因為割舍不下對玲子的回憶;穗之影在“友人帳”上寫下名字時,就下定決心即使玲子忘記自己,自己也一定要記住玲子。記憶與遺忘這一主題是貫穿影片的思想主線,是凝聚四個小故事的向心力。
穗之影的故事結尾在憂傷之余,也充滿了治愈的力量。穗之影離開后,容莉枝腦海中相關的記憶也隨之消失,感慨雖然兒子已經去世八年,卻覺得他從未離開過。她雖然遺忘了這八年的時光,卻在穗之影的陪伴下緩解了喪子之痛,找回了面對生活的勇氣。影片在看似分散的一個個小故事中,向我們呈現了記憶與遺忘的關系:人生中會經歷無數的相遇與分離,即使相知相處的記憶會隨著時間淡去,但每一次的相知相遇,都會溫暖我們的心靈,成為鼓舞我們面對生活,繼續(xù)前進的力量。
電影是時間和空間相結合的藝術,在敘事時間上,可以通過倒敘、補敘、插敘等方式,打破時間的持續(xù)性,通過時間順序的變化組合,表達曲折復雜的感情和對世界的感覺。《夏目友人帳》原作中,每當歸還妖怪的名字時,關于外祖母玲子的記憶就會出現在夏目腦海里,讓他對外祖母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感情?!毒壗Y空蟬》里繼續(xù)沿用這一設定,不僅插敘了與玲子有關的回憶,還插敘了夏目和結城的故事。通過跨時空敘事,形成了過去與現在、玲子與夏目兩代人的對比,闡述了孤獨與治愈的關系。
影片中玲子主要出現在妖怪悶悶坊、穗之影以及容莉枝的回憶里。在妖怪們的記憶中,都是玲子首先提出和他們比賽,并以強大的靈力取勝。但看似強大開朗的玲子,卻是因為孤獨才開始和妖怪比賽。因為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妖怪,玲子自小被視為異類,被人議論和疏遠。她幫容莉枝撿起了鈴鐺,但容莉枝驚慌失措之下選擇了逃跑,玲子只好又開始找妖怪比賽??闪嶙硬恢?,容莉枝驚慌失措并非因為恐懼和排斥,而是源自對她的崇拜和憧憬。小女孩容莉枝眼中,能夠看到另一個世界的玲子是那么瀟灑帥氣,令人神往。這應該是玲子眾多經歷的一個縮影,在一次次這樣的誤會中,她放棄了與人的交往,在孤獨中開始了與妖怪的比賽。但即使嘴上說“不與人交往也無所謂”,玲子的內心仍然是渴望友情,抱有遺憾的吧。
玲子孤獨的形象也照應著夏目。夏目同樣因為能看到妖怪而被視為異類,度過了孤獨寂寞的童年。直到被善良的藤原夫婦收養(yǎng),在養(yǎng)父母的關愛感化下,逐漸學會了打開心扉,表達自己。影片中插敘了夏目和結城的故事。結城是夏目的小學同學,在班上同樣格格不入被同學排斥。為了得到夏目的友誼,結城謊稱自己也能看見妖怪,兩個同樣孤獨的少年逐漸成為朋友。兩人相約去森林深處看瀑布,結果夏目看到了象征著人類命運的壯麗瀑布,并聽到了妖怪發(fā)出的不可碰觸瀑布的禁令。結城卻只看到了光禿禿的石壁。夏目明白遭到了結城的欺騙,兩個少年也自此再無交集。但最終,已經走出童年陰影的夏目選擇了和解,對結城說了“謝謝”。感謝結城在自己孤獨時的陪伴,也徹底和自己曾經的孤獨和解。
兩段跨時空的插敘,形成了玲子與夏目兩代人的鮮明對比:同樣經歷了被視為異類的童年,玲子放棄了和人類的交往,選擇了孤獨;夏目在養(yǎng)父母的關愛和貓咪老師的陪伴下,打開心扉,收獲了家人和朋友。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現夏目和養(yǎng)父母、同學朋友、妖怪相處的溫馨畫面,這個少年在溫柔對待世界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治愈,不再孤獨。如果當年的玲子或容莉枝更勇敢一點,向彼此邁出一步,是不是就可以像夏目一樣可以得到友誼和溫暖?孤獨與治愈,不僅取決于外界和他人,也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勇氣和選擇。
《夏目友人帳》作為日本經典的國民動漫,不僅在日本擁有眾多的愛好者,我國的中央電視臺也曾對其進行專題報道,稱之為“治愈神作”。影片通過充滿奇幻色彩卻又有現實意義的小故事,呈現出一個溫馨治愈的童話,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生活節(jié)奏日漸加快的工業(yè)化時代,人們遠離家鄉(xiāng),獨自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沒有朋友,家庭關系也日漸疏遠,甚至進入了 “無緣社會”人際關系的萎縮帶來了心理上的孤獨和寂寞。在現代人的孤獨中,我們如何敞開心扉,主動去接觸和關愛身邊的人?如何在幫助和善待他人的過程中被記住,被治愈,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夏目友人帳 緣結空蟬》讓我們在享受溫馨治愈的同時,也反省和思考自己的心靈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