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東云
和煦的陽光,拋射在公園的綠地、曲徑上,給林木花草鑲上了一道道金邊,一位老人帶著一群孔雀,在清新空氣中閑庭信步,這并不多見的“景致”時常出現(xiàn)在巢湖市的公園里。這位老人名叫鮑啟英,已過耄耋之年,其人生經歷也非同尋?!?/p>
1919年8月,鮑啟英誕生于河南省商城縣伏山區(qū)毛家灣一戶貧寒農家。鮑家六口人,依靠父親打零工、做木匠維持生計。不幸的是,鮑啟英出生不久母親病亡,幾年后父親又病死,哥哥、姐姐們自顧不暇,鮑啟英實際上就成了“孤兒”。多數(shù)時間只能到鄰村討飯,飽一餐、餓一頓,度日如年。
1930年,紅軍來到鮑啟英的家鄉(xiāng),動員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搞得熱火朝天??吹郊t軍把土豪家里的財產、糧食、田地都分給了窮苦百姓,鮑啟英心中對紅軍很是向往。很快,村里開始組織兒童團,11歲的鮑啟英報名加入了兒童團,站崗、送信、訓練,鮑啟英都干得有板有眼。
次年7月,鮑啟英瞅準機會跑去參加了紅軍,在赤南縣戰(zhàn)斗營當勤務員,那年他剛剛12歲。1932年,赤南戰(zhàn)斗營編入紅二十五軍;1934年秋,紅二十五軍為擺脫敵人“圍剿”,主動撤出鄂豫皖邊區(qū)到外線作戰(zhàn),留下的人員參與重建紅二十八軍82師,鮑啟英被調到82師下面的團部給政委徐成基、團長梁從學當勤務員。
1936年7月,鮑啟英隨部隊由安徽太湖縣向鄂東轉進,行至太湖縣黃崗時被敵軍發(fā)現(xiàn)。在隨后的激戰(zhàn)中,鮑啟英的大腿不幸中彈,但他仍堅持戰(zhàn)斗?!皵橙睡偪褡窊魰r我還跑了三十多里路?!崩先似届o地說。組織上決定讓鮑啟英留在當?shù)仞B(yǎng)傷。他因擔心以后難以歸隊,就不同意。指導員對他說,只是暫時留下來養(yǎng)傷,傷好了還回部隊。鮑啟英這才同意留下來。但屋漏偏逢連夜雨,養(yǎng)傷期間由于一直隱蔽在山里,天氣炎熱,又缺乏藥品,腿上傷口處竟長出了蛆。鮑啟英非常著急,認為這下腿好不了,再也不能革命了,那段時間,鮑啟英難過得連飯也咽不下。好在腿傷最終還是好了,年底他興奮地歸隊,仍在二十八軍82師團部當通信員。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國內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紅二十八軍主動發(fā)起岳西談判,國共雙方達成“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的協(xié)議,紅二十八軍后來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鮑啟英所在通信連整體編入第四支隊手槍團,他在該團三分隊當警務員。在此期間,最令他興奮難忘的事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8年3月,新四軍第四支隊在鄂東七里坪誓師東進抗日,鮑啟英隨大部隊行進在通向江淮大地的道路上。這年冬,第四支隊手槍團改編為教導隊,鮑啟英被調派到教導隊江嵐政委那里當警衛(wèi)員。手槍團、教導隊人員雖不多,但都是老紅軍出身,特別能戰(zhàn)斗。
在鮑啟英的軍旅生涯中,他還曾擔任劉少奇、徐海東同志的警務員。1939年11月,劉少奇、徐海東由陜北延安南下,取道河南竹溝、皖北跋涉千里來到皖東,劉少奇(化名胡服)擔任中原局書記,徐海東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率領江北新四軍轉戰(zhàn)蘇皖邊,建立抗日根據(jù)地。到皖東后,組織上為劉少奇、徐海東精心挑選了三名警務員,鮑啟英也被選中。起初,他并不知道給誰當警務員,只聽說是“大人物”,心中非常激動。過了一段時間,劉少奇離開皖東前往蘇中,那兩位警務員也隨同前往,鮑啟英則留了下來,為徐海東首長當警務員。
徐海東為人親和,從不搞特殊,這給鮑啟英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一次,劉少奇來找徐海東談工作。到了吃飯時,鮑啟英等幾個警務員犯難了:當時指戰(zhàn)員們吃的菜基本就是大鍋煮黃豆,總不能讓領導同志也吃這個吧?與徐海東的秘書商量后決定,到山下村民家里買只雞煮好帶回來給領導們吃。煮好的雞擺上了餐桌,徐海東見伙食有所改善,很高興,就問鮑啟英等:“我們是否和戰(zhàn)士們吃得都一樣?”“不一樣,戰(zhàn)士們只有黃豆,你們首長很辛苦,就買只雞來加加餐?!毙旌|立即批評道:“那怎么行?怎么能和大家不一樣呢?”劉少奇看到這一幕,也說:“拿下去,大伙吃什么我們就吃什么,不能搞特殊化!”雖經大家再三解釋,兩位首長就是不吃,最后只好把雞撤下了。
1941年12月,鮑啟英離開了首長徐海東,調到新四軍二師5旅17團3營7連擔任副連長。鮑啟英找到營部,連長正發(fā)著高燒。不料當晚出現(xiàn)險情,正吃飯時,突然聽到緊急集合號,原來是日軍迫近企圖偷襲。連長生了重病難以動彈,營長將反擊日軍的重任交給了鮑啟英。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鮑啟英,還有點心虛,但形勢又極為嚴峻。回憶那段經歷,鮑啟英說“事已至此,只能硬著頭皮上”。當晚鮑啟英緊急作了部署,那一仗全殲60多個鬼子,大獲全勝。鮑啟英不久即被任命為連長。
1943年冬,鮑啟英改任5旅15團3營9連指導員,連隊當時沒有連長,武器又較差,只有20條步槍、2挺機關槍,多數(shù)戰(zhàn)士只能身背大砍刀。裝備雖然落后,但9連的戰(zhàn)斗力還是很強的。在一次反“掃蕩”戰(zhàn)斗中,鮑啟英奉命率9連在大部隊的配合下攻占了定遠縣境內的大五金山。
在一次攻堅戰(zhàn)中,鮑啟英所在的9連擔任主攻,當時全連傷亡慘重,但仍堅持戰(zhàn)斗。戰(zhàn)斗到第三天晚上的決戰(zhàn)時刻,如何用炸藥包炸毀最后一道圍墻沖出重圍,成為決定最后勝負的關鍵。鮑啟英承擔了炸毀敵碉堡的重任。在戰(zhàn)友們密集火力的掩護下,鮑啟英抱著炸藥包不斷接近目標。就在鮑啟英將炸藥包塞進碉堡縫隙的剎那間,敵人的子彈打中了他。鮑啟英忍著劇痛點燃了導火索,敵人碉堡轟然炸開,我軍沖殺過去,俘敵20余名。
解放戰(zhàn)爭時期,鮑啟英和戰(zhàn)友們先后參加了漣水、天長、靖江等守備戰(zhàn),蘇北、蘇中等攻堅戰(zhàn)。淮海戰(zhàn)役結束后,行至江蘇新安鎮(zhèn)時,鮑啟英因生病駐留下來,不久即調往皖北軍區(qū)警衛(wèi)團直屬營擔任營長。新中國成立后,鮑啟英先后擔任安徽南陵縣兵役局副局長、涇縣兵役局局長、巢湖縣兵役局局長、巢湖軍分區(qū)副司令員等職。
離休后,有人給了鮑老兩個孔雀蛋,他嘗試著孵出了美麗的小孔雀,之后繁衍成6只。“別人遛狗,咱就遛遛孔雀?!毖哉勚?,鮑老盡顯開朗豁達的胸懷。2016年7月16日,鮑啟英在南京辭世,享年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