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
摘要:國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稱為時政新聞。人們通過收看時政新聞,不僅可以實時了解國家或地區(qū)的大政方針,而且還可以掌握國家地區(qū)的發(fā)展動向。對于基層地方電視臺來說,一定要充分的掌握時政新聞拍攝和畫面編輯要點。本文就基層電視臺時政新聞拍攝和畫面編輯要點做了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基層電視臺;時政新聞;拍攝;畫面編輯
時政新聞主要講述的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信息,我國的時政新聞涵蓋了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以來都是地方基層電視臺播報的重要內容?;鶎与娨暸_播送時政新聞,可以加深地方百姓和基層政府的聯(lián)系,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正確地引導輿論導向;然而,有些基層電視臺播送的內容完全照搬中央、省電視臺,脫離群眾生活,缺乏地方基層群眾關心的內容,使百姓對基層電視臺時政新聞失去興趣。
(一)拍攝調研活動時邊走邊看的畫面不規(guī)范,設備不穩(wěn),畫面搖晃。
(二)調研活動的畫面用得太多,缺少轉場鏡頭、反應(環(huán)境)鏡頭。
(三)干部與群眾溝通交流時接觸細節(jié)抓拍不到位,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領導關心群眾的場面。
(四)推拉搖移用得太多。曾有明確要求,除極其特殊情況下必須要用外,一般要用固定鏡頭,所以要多拍固定鏡頭。
(五)攝像記者的基本功不扎實,拍攝時抓拍角度把握不準,拍攝的畫面質量不高。同時,攝像記者自信心不足,總覺得畫面拍攝沒有到位,反復拍攝,多余的畫面占用了設備內存,同時也浪費了拍其他畫面的時間。
(一)采訪前的準備。拿到拍攝的行程安排后,要圍繞此次調研中心,認真研究調研行程,找到重點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重點調研地點的外景、空畫面要多拍一些,以備后期剪輯時使用。
(二)把握時機搶拍領導狀態(tài)好的特寫畫面,表現(xiàn)親民愛民情懷,如與農民、基層干部親切促膝交談等。
(三)注意拍攝時周圍環(huán)境。切忌鏡頭里其他人交頭接耳、抽煙、嬉笑。
會議類時事新聞是基層電視臺時事新聞的主要部分。在大型會議中,要多拍攝全景錄像或全景照片,并注意要拍攝多種不同角度的全景錄像,以有效改善會議場景的層次感。其次,在拍攝中,要必須集中精力在主席臺上。首先,當領導者都在場時,應該在講臺的兩側拍攝全景照片。另一方面,當領導人宣布會議開始并且領導人講話以突出會議的主要細節(jié)時,應使用特寫拍攝。此外,當領隊講話時,應使用近距離、中距離和遠距離三者結合使用拍攝,并使用不同的拍攝角度。第三,會議講臺第一排的領導者應分別拍攝特寫鏡頭,每位領導的拍攝時間應保持在五秒鐘左右。
(一)深刻分析時政新聞的報道現(xiàn)場情況
時事新聞具有高度的時效特征,要求攝影師必須在拍攝特定的影像之前深入特定的場景并進行詳細全面的安排工作,這其中包括熟悉本次要報道的人物,位置安排、采訪內容、燈光等方面,這是拍攝一條完整新聞的必備準備工作。一般來說,會議新聞在縣級電視臺播出的時事新聞中占較大部分,這就要求拍攝人員提前準備好備份電池和錄音設備,以防會議內容過長,電池和錄音設備出現(xiàn)故障或其他問題。如果能提前拿到會議流程表,那拍攝人員應熟悉會議流程,以便可以充分提取有價值的新聞材料進行拍攝,并從總體上把控整個會議的進程。
(二)確定最佳拍攝位置,營造良好的畫面
地方基層的時事新聞通常需要拍攝許多內容。這就要求攝影師必須占據最佳位置,以便能夠與時間賽跑并在發(fā)生緊急情況時捕獲典型的瞬時圖像。在拍攝領導調研會議的過程中,請注意領導發(fā)表講話和最后總結時,必須盡最大努力對領導者進行近距離拍攝和特寫,這可以很好地突出領導者的重要地位。特別重要的是要強調,許多領導人習慣于脫稿演講,這就要求攝影師必須全景拍攝領導談話的全過程。這樣既可以表現(xiàn)領導風采和精神風貌,又能保證同期效果。對于一條成功的時事新聞,場景氣氛的拍攝非常重要,因此攝影師必須找到捕獲場景氣氛的方法,以便可以給觀眾真正的視覺感染,從而調動觀眾的注意力。在拍攝過程中,一定不能漏鏡頭,而且還必須使鏡頭整體平衡,以便后期編輯可以編輯近距離、中距離和遠距離鏡頭,不要僅僅專注于攝影師的個人喜好。其中,應注意拍攝平滑的畫面,讓觀眾獲得良好的觀感,所以攝影師應在拍攝時隨時配備三腳架,如果現(xiàn)場條件不允許使用,請保持畫面的基本線水平和垂直。所有畫面必須干凈光滑,并始終保持光滑。
(三)注意細節(jié)的拍攝
時政新聞的拍攝要講究技巧,在具體拍攝工作中,攝像師要了解本次拍攝的主要內容,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開展拍攝工作。第一步,要找準拍攝角度確定拍攝位置,即機位;第二步,要假設自己在這個拍攝情境中,以自己的視角來觀看整段拍攝內容;第三步,拍攝細節(jié)。拍攝要分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對于拍攝的主要部分,要拍近景,拍攝時間適當延長,即拍攝好細節(jié)。但應注意拍攝的細節(jié)部分也不能太長太多,細節(jié)過多會顯得拍攝內容整體不協(xié)調,可以用少許幾個主要的細節(jié)來襯托整個新聞內容,主要的細節(jié)會使觀眾對新聞報道印象深刻。
(四)無剪輯拍攝能力應提高
由于當前信息更替速度不斷加快,百姓要求時政新聞的時效性也不斷提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基層時政新聞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對時政新聞的拍攝者和剪輯人員來說。往往是時政新聞一發(fā)生,攝像人員就要趕往現(xiàn)場拍攝,并且剪輯人員要盡快對新聞內容進行剪輯,確定好新聞的主要內容。這往往就延后了新聞播報的時間。因此,拍攝人員的無剪輯拍攝能力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無剪輯拍攝即拍攝的內容簡明清晰,無需進行二次剪輯,可直接播送;這要求拍攝人員具有極高的專業(yè)素質能力,能夠從現(xiàn)場活動中提煉出最佳新聞主題,并且所拍攝內容能夠精準反映拍攝主題,無需編輯人員進行二次剪輯,縮短新聞的播出時間,讓百姓更早地掌握最新的時政新聞內容。
總而言之,對于基層電視臺來說,攝像師在電視時政新聞報道中的地位尤為關鍵,其攝像技術和鏡頭運用的技巧能力關系到畫面的質量和水平,這些都需要攝像師增強自身專業(yè)素質,在工作中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能力,運用鏡頭巧妙且準確地抓取到時政新聞事件中最有價值的信息和內容,以提高基層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整體質量,更好地為百姓傳遞有價值的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