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黔西南包谷地金礦區(qū)構造控礦特征及找礦預測

        2020-11-09 00:50:36陳發(fā)恩劉建中譚禮金蒙明華王澤鵬王大福萬大學
        礦產(chǎn)與地質 2020年4期
        關鍵詞:成礦

        陳發(fā)恩,劉建中,譚禮金,蒙明華,王澤鵬,3,王大福,萬大學

        (1.貴州省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局一○五地質大隊,貴州 貴陽 550018;2.貴州省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局,貴州 貴陽 550004;3.自然資源部基巖區(qū)礦產(chǎn)資源勘查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貴州 貴陽 550081)

        0 引言

        貴州省包谷地金礦位于著名的滇黔桂“卡林型”金礦礦集區(qū),行政區(qū)劃屬于黔西南州興仁市,近NWW向包谷地復式背斜為礦區(qū)主體構造。20世紀80年代初,貴州省地礦局一○五地質大隊在區(qū)內發(fā)現(xiàn)大埡口金礦點,經(jīng)過數(shù)年地質勘查工作,找礦效果不明顯。2014—2018年,一○五地質大隊開展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貴州興仁包谷地背斜礦產(chǎn)地質調查”,新發(fā)現(xiàn)鐵廠坳、溝頭、轎子山、安者、包谷地、猴子坡等礦點,礦體產(chǎn)于龍?zhí)督M中下部斷裂帶、斷裂牽引膝折帶及構造蝕變體(SBT)中,估算333+334金資源量大于10 t,并對區(qū)內金礦成礦背景、控礦因素和成礦規(guī)律進行了總結[1-2]。

        筆者通過實地調查,認真分析研究區(qū)及相鄰區(qū)域以往地質、物化探及金礦資料[3-7],認為包谷地金礦區(qū)構造總體為近EW向的包谷地箱裝復式背斜,走向上為多個次級背斜向斜呈尖滅再現(xiàn)雁行相間排列,剖面上龍?zhí)督M與茅口組不整合界面附近及龍?zhí)督M中下部巖層擠壓變形強烈,不同級次褶皺斷裂成群成帶發(fā)育,向上擠壓變形逐漸減弱,多數(shù)在龍?zhí)督M上部消失,長興組以上巖層構造較簡單,低次別褶皺斷裂不發(fā)育,礦化蝕變消失,金礦體集中產(chǎn)于龍?zhí)督M中下部褶皺斷裂帶中[2,8-13]。地表龍?zhí)督M中下部未出露地段沿次級背斜深部仍有隱伏次級褶皺斷裂存在,有礦化蝕變存在,具有找礦潛力,為區(qū)內下一步找礦提供參考。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大地構造位于揚子陸塊與華夏陸塊接合部位,屬南盤江—右江國家級成礦區(qū)(帶)北部黔西南礦集區(qū)之興仁—安龍成礦帶,近EW向包谷地箱狀復式背斜為區(qū)內主要控礦構造。

        區(qū)域出露地層主要有中上二疊統(tǒng)及三疊系,零星有白堊系出露,以三疊系分布最廣。中二疊統(tǒng)為臺地相碳酸鹽巖,上二疊統(tǒng)為海陸交互相細碎屑巖夾灰?guī)r及煤層(線)。三疊系為陸棚相-開闊臺地相-局限臺地相-陸棚相過渡的碎屑巖-碳酸鹽-碎屑巖組合。白堊系為山間盆地紅色含礫碎屑巖。

        區(qū)域構造定型于燕山期,構造線以NWW向、NE向為主,SN向和NW向次之。以緊閉背斜與寬緩的向斜相間排布構成隔槽式褶皺為主,背斜軸部附近伴有逆沖斷層,平面上NWW向與NE向的緊閉背斜(穹窿)褶斷帶和寬緩向斜(構造盆地)相間呈“菱形”的構造組合樣式,空間上具有“層、塊、帶”特征[14]。屬于淺層薄皮構造,是地殼淺層復雜滑脫作用的產(chǎn)物(圖1),主滑脫面為中上二疊統(tǒng)(茅口組與龍?zhí)督M或峨眉山玄武巖組)之間的假整合面。為區(qū)域內金礦成礦流體主要運移通道和礦體就位場所[8-13]。構造疊加位置是成礦有利地段。

        圖1 興仁市包谷地金礦區(qū)域地質礦產(chǎn)簡圖Fig.1 Regional and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Baogudi gold mining area of Xingren City

        區(qū)域內巖漿巖為中晚二疊世噴溢的峨嵋山玄武巖及同期侵入輝綠巖。

        區(qū)域內Au-As-Hg-Sb成礦元素異常受背斜構造控制明顯,異常疊合區(qū)是的成礦有利區(qū)段。

        區(qū)域熱液礦產(chǎn)以金礦為主,主要有泥堡特大型金礦、戈塘大型金礦、萬人洞、豹子洞、包谷地、大埡口、三道溝、鐵廠坳等小型金礦或金礦點。

        2 礦區(qū)地質

        2.1 地層

        內出露地層有中上二疊統(tǒng)茅口組、峨眉山玄武巖組、龍?zhí)督M、長興組及大隆組,下三疊統(tǒng)飛仙關組及嘉陵江組。

        茅口組(P2m):灰色厚層至塊狀生物灰?guī)r,厚度>50 m。

        峨眉山玄武巖組(P2-3em):為深灰、灰綠色凝灰質黏土巖、黏土巖、玻屑沉凝灰?guī)r、塊狀玄武巖、角礫狀玄武巖。向東變薄尖滅,厚0~180 m,與下伏茅口組呈假整合接觸,為區(qū)內含礦層位。

        龍?zhí)督M(P3l):與下伏茅口組或峨眉山玄武巖組呈假整合接觸,按巖性組合分兩段。

        下段(P3l1):灰、淺灰色中厚層至塊狀生物屑硅化灰?guī)r夾薄至中層粉砂巖、黏土巖及煤層(線),含1層可采煤層,厚120~150 m。為層控型礦主要賦礦層位。

        上段(P3l2):灰、灰黃、深灰色砂巖、粉砂巖、黏土巖夾生物屑灰?guī)r、炭質黏土巖及煤層(線),含可采煤層5~7層,厚188~200 m。為層控型礦次要賦礦層位。

        長興組(P3c):灰、深灰色粉砂巖、粉砂質黏土巖、生物屑灰?guī)r、泥灰?guī)r、砂屑灰?guī)r,厚80~130 m。

        大隆組(P3d):灰、深灰色鈣質黏土巖夾生物灰?guī)r及蒙脫石黏土巖,厚10~25 m。

        飛仙關組(T1f):灰綠、灰、深灰色粉砂質黏土巖、粉砂巖、細砂巖、泥灰?guī)r、灰?guī)r、泥灰?guī)r組成。厚530~550m。

        嘉陵江組(T1-2j):為灰、深灰色泥灰?guī)r、灰?guī)r,厚度>100 m。

        2.2 構造

        礦區(qū)內以EW向褶皺斷裂構造為主,有SN向褶皺斷裂疊加,伴有NW向斷裂發(fā)育(圖2、圖3)。

        2.2.1 EW向構造

        包谷地復式背斜:近EW向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構造是區(qū)內主體構造和控礦構造。由一系列近EW向雁行排列的不同級別背斜(大埡口、包谷地、馬古地、云頂?shù)缺承?、向斜(埡口田向斜)及近EW向斷裂(F1、F2、F3、F4、F5、F6等斷裂)組成,控制包谷地金礦區(qū)內金礦床(點)的分布范圍(圖1、圖2、圖3),總體長30 km,寬6~8 km。核部出露為茅口組和龍?zhí)督M,兩翼依次為長興組、大隆組、飛仙關組、嘉陵江組,近核部龍?zhí)督M中下部擠壓變形強烈,伴有一系列平行次級褶皺和高角度逆斷層發(fā)育,次級背斜較緊閉,是高角度逆斷層發(fā)育部位,巖層產(chǎn)狀較陡,傾角35°~65°,硅化蝕變較強,金礦化明顯,次級向斜較寬緩,巖層產(chǎn)狀較陡,傾角15°~45°,蝕變礦化較弱。野外調查顯示EW向次級褶皺斷裂多集中發(fā)育龍?zhí)督M中,并具有自下而上逐漸減弱趨勢,向上一般未切穿長興組,少有進入飛仙關組中(圖2、圖3)。構造變形、蝕變礦化呈現(xiàn)下強上弱。大埡口—埡口田段(中礦段)最具代表。

        大埡口背斜:為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南翼主要次級背斜,軸向近EW向,長18 km,寬0.5~3 km,核部出露龍?zhí)督M下段,兩翼依次為龍?zhí)督M上段、長興組、大隆組、飛仙關組。近核部變形強烈,次級褶皺、斷裂(F1等)、節(jié)理較發(fā)育,次級背斜緊閉向斜相對寬緩,形成隔擋式構造組合樣式,總體南翼較陡,巖層傾角20°~55°,北翼稍緩,巖層傾角15°~45°,龍?zhí)督M中下部擠壓變形強烈,次級褶皺斷裂較發(fā)育,向上變形逐漸減弱,次級褶皺斷裂消失(圖2、圖3)。近軸部發(fā)育褶皺、斷裂(F1等),具強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輝銻礦化、褪色化和高嶺土化。為區(qū)內主要控礦構造。

        包谷地背斜:為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北翼主要次級背斜,長10 km,寬0.5~2 km,核部出露茅口組和龍?zhí)督M下段,兩翼依次為龍?zhí)督M上段、長興組、大隆組、飛仙關組等。近核部變形強烈,次級褶皺、斷裂(F3等)、節(jié)理較發(fā)育,次級背斜緊閉向斜相對寬緩,形成隔擋式構造組合樣式,總體北翼陡,巖層傾角20°~55°,南翼稍緩,巖層傾角15°~40°,龍?zhí)督M中下部擠壓變形強烈,次級褶皺、斷裂、節(jié)理較發(fā)育,向上變形逐漸減弱,次級褶皺斷裂消失(圖2、圖3)。在安者附近受后期SN向背斜疊加和斷裂破壞,軸向發(fā)生偏轉向北凸出。近軸部發(fā)育褶皺、斷裂(F3等),具強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褪色化和高嶺土化。為區(qū)內主要控礦構造。

        埡口田向斜:為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東段核部次級向斜,長10 km,寬0.5~2 km,為大埡口背斜與包谷地背斜之間的連接向斜,影響地層為龍?zhí)督M、長興組、大隆組、飛仙關組等??傮w巖層稍緩,兩翼傾角10°~35°,在龍?zhí)督M中下部有次級褶皺、斷裂、節(jié)理發(fā)育,向上擠壓變形逐漸減弱,次級褶皺斷裂消失(圖2、圖3)。次級褶皺斷裂帶具強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褪色化和高嶺土化。零星有礦體產(chǎn)出。

        EW向斷裂:有F1、F2、F3、F4、F5、F6等斷裂,集中發(fā)育次級大埡口背斜、包谷地背斜及埡口田向斜近軸部,長3~10 km,斷層帶寬5~50 m,傾向南或北,傾角50°~70°,主要發(fā)育于龍?zhí)督M中,破碎帶具碎裂化、角礫化,硅化、黃鐵礦(褐鐵礦)化、高嶺土化,石英細脈和方解石細脈發(fā)育,偶見輝銻礦化。為壓扭性逆沖斷層。斷層兩盤多有牽引背褶皺,膝折帶為金礦(化)體產(chǎn)出部位,F(xiàn)1、F3、F5控制溝頭、大埡口、轎子山、猴子坡、包谷地等地金礦體產(chǎn)出。受后期構造SN向、NW向構造疊加改造,F(xiàn)6被錯斷(圖2、圖3)。

        2.2.2 NW向構造

        只有F8斷層,走向290°~310°,傾向NE,傾角75°,長5 km,斷層帶寬5~10 m,主要表現(xiàn)為碎裂化、角礫化,伴有硅化、黃鐵礦(褐鐵礦)化,錯斷東西向構造,為平移逆斷層。

        2.2.3 SN向構造

        有安者背斜和F9斷層。

        安者背斜:發(fā)育于礦區(qū)東部安者附近,軸向350°,軸線長2.5 km,寬1 km,兩翼基本對稱,核部出露茅口組,兩翼為龍?zhí)督M,進入長興組背斜消失,形成晚于EW向構造,使EW向構造轉向。

        圖2 興仁市包谷地金礦區(qū)中礦段地質礦產(chǎn)圖

        圖3 興仁市包谷地金礦區(qū)中礦段A—A'實測地質構造礦產(chǎn)剖面圖Fig.3 Field survey A-A' section map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Baogudi gold mining area of Xingren City

        F9斷層:走向5°~10°,傾向東,傾角55°,長大于2 km,斷層帶寬3~8 m,主要表現(xiàn)為碎裂化、角礫化,方解石化、黃鐵礦(褐鐵礦)化,錯斷EW向、NW向構造,為平移正斷層。

        2.2.4 構造蝕變體(SBT)

        產(chǎn)于龍?zhí)督M或峨眉山玄武巖組與茅口組不整合界面附近的一套硅化蝕變礦化構造角礫巖,是早期區(qū)域構造滑脫作用和成礦期熱液蝕變交代作用的產(chǎn)物。主要由碎裂凝灰質黏土巖、角礫狀凝灰質次生石英巖、硅化角礫凝灰質砂巖、硅化角礫狀含生物碎屑灰?guī)r組成,角礫狀構造發(fā)育,角礫大小懸殊,角礫成分有茅口組灰?guī)r、龍?zhí)督M粉砂巖、黏土巖,或峨眉山玄武巖組玄武巖、沉凝灰?guī)r,普遍具硅化、金礦化,局部見輝銻礦化、雄(雌)礦化、方解石化、螢石化,具有孔隙度高、吸附性強的特點。為含區(qū)內成礦熱液沿背斜核部側向移動的主要通道和金(銻)就位空間,簡稱構造蝕變體(SBT),是黔西南地區(qū)金礦金(銻)主要賦礦地質體[12-15]。

        2.3 地球化學特征

        通過2015年礦調1∶5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圈定Au、Sb、As、Hg綜合異常4個,東部包谷地異常規(guī)模大,峰值高,空間套合好,三級濃度分帶、濃集中心和峰值都很明顯(圖2),最高峰值w(Au)=1200×10-9、平均值w(Au)=25.3×10-9。是成礦有利地段。

        通過2016年礦調區(qū)內大埡口、轎子山、猴子坡、包谷地附近開展1∶1萬構造(巖石)地球化學測量顯示,Au、Sb、As、Hg、W的含量高,濃集中心和峰值明顯,峰值w(Au)=11 700×10-9,是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峰值的14.26倍;平均值w(Au)=43×10-9,是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平均值1.7倍,異常空間套合非常好,濃集中心與土壤地球化學測量非常吻合,三級濃度分帶明顯,為礦致異常。

        3 礦體地質

        3.1 礦體特征

        區(qū)內金礦主要產(chǎn)于包谷地箱狀復式背斜近核部次級大埡口背斜、包谷地背斜、斷裂破碎帶及構造蝕變體(SBT)中,發(fā)現(xiàn)12個礦體,分布于6個礦化帶中,包括溝頭、轎子山、猴子坡、包谷地、安者等礦點。礦體受不同級次背斜、斷裂、地層巖性、熱液蝕變控制突出。目前只有山地工程揭露。按控礦構造和礦體形態(tài)特征分為切層礦體和順層礦體兩類(圖2、圖3)。賦礦層位為龍?zhí)督M上段下部及龍?zhí)督M下段,容礦巖石主要為生物屑灰?guī)r、鈣質砂巖、粉砂巖、凝灰質黏土巖及構造角礫巖。

        切層礦體:主要產(chǎn)出次級大埡口背斜和包谷地背斜近軸部F1、F3、F5等逆沖斷層破碎帶中,礦體呈透鏡狀、脈狀產(chǎn)出,產(chǎn)狀與斷層產(chǎn)狀一致,走向和傾向上有尖滅再現(xiàn),有分支復合現(xiàn)象,走向長300~800 m,延深40~80 m,厚0.82~9.29 m,金品位為1.08×10-6~2.94×10-6。賦礦層位為龍?zhí)督M上段下部及龍?zhí)督M下段,容礦巖石為斷裂破碎帶中碎裂巖、角礫巖(圖4),具硅化、黃鐵礦(褐鐵礦)化,偶見輝銻礦化、雄(雌)黃化。礦體分布于溝頭、轎子山、猴子坡、包谷地等地,受斷裂控制明顯。

        順層礦體:按礦體產(chǎn)出空間位置,分為龍?zhí)督M中的礦體和構造蝕變體型礦體中礦體。龍?zhí)督M中的礦體主要產(chǎn)于包谷地箱狀復式背斜近核部次級背斜近軸部龍?zhí)督M上段下部及龍?zhí)督M下段中,容礦巖石為砂巖、黏土質粉砂巖、生物灰?guī)r及其過渡性巖石(圖4),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馬鞍狀產(chǎn)出,產(chǎn)狀與巖層產(chǎn)狀一致,走向和傾向上有尖滅再現(xiàn),走向長100~400 m,延深20~60 m,厚0.82~3.08 m,金品位為1.02×10-6~11.45×10-6,具硅化、黃鐵礦(褐鐵礦)化,偶見輝銻礦化、雄(雌)黃化。礦體分布于轎子山、包谷地等地,受地層巖性控制突出。

        圖4 興仁市包谷地金礦區(qū)TC11地質素描圖Fig.4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C11 trench in Baogudi gold mining area within Xingren City

        構造蝕變體中的礦體:產(chǎn)于構造蝕變體(SBT)中的礦體,產(chǎn)狀與SBT一致,嚴格受SBT的控制,容礦巖石為硅化碎裂化凝灰質黏土巖、碎裂巖及角礫巖,走向長100 m,延深20 m,厚1.36 m,金品位為1.35×10-6~4.36×10-6。具硅化、黃鐵礦(褐鐵礦)化、偶見螢石化、輝銻礦化、雄(雌)黃化。

        3.2 礦石組分特征

        4件樣品均采于礦體地表露頭,1件為原生礦石,3件為氧化礦石,由貴州省地質礦勘查開發(fā)局中心實驗室分析,采用GGX-60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S-320儀器進行測試分析,結果見表1。以SiO2、Al2O3、CaO為主,其他含量甚少。SiO2含量高,顯示區(qū)內硅化蝕變較強,F(xiàn)e2O3含量較高,為近地表風氧化引起。

        3.3 熱液蝕變與礦物組成

        熱液蝕變:主要為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毒砂、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少見雄黃、輝銻礦、螢石、高嶺石化等。與金成礦密切熱液蝕變有硅化、黃鐵礦化、毒砂、白云石化。

        礦物組成: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毒砂、褐鐵礦,少見雄黃、輝銻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方解石、螢石、白云石、綠泥石、有機炭與變質瀝青等。金以包裹金形式存在,賦存于微細~超微細粒黃鐵礦外緣的含砷黃鐵礦環(huán)帶中,主要屬于難選冶硫化物型礦石。

        3.4 礦床成因

        區(qū)內成礦期4件石英包裹體水δDV-SMOW為-76‰~-55.7‰,平均-64.9‰,δ18OV-SMOW為16.5‰~24.5‰,均值為21.1‰;δ13CV-PDB為-14.3‰~-7.0‰,均值-10.9‰;3件輝銻礦的δ34S值(δ34SCDT)分別為-0.49‰、-0.69‰和1.9‰,變化范圍狹窄。成礦分為主成礦階段(砷黃鐵礦+毒砂+石英)和晚成礦階段(輝銻礦+螢石+雌黃+雄黃+石英),對應金礦化階段和銻礦化階段。主成礦階段包裹體均一溫度集中于180℃~260℃,鹽度w(NaCleq)為0~9.08%;晚階段包裹體均一溫度集中于120℃~200℃,鹽度w(NaCleq)為0~8.16%[9]。成礦流體主要來自深部,有大氣降水混合,具有中低溫、低鹽度的特點[1,13,15-16]。

        黔西南礦集區(qū)金礦同屬于成礦系統(tǒng),成礦年齡集中在148~134 Ma,為燕山中晚期成礦[12,19]。包谷地金礦區(qū)位于黔西南礦集區(qū)中部,成礦時代同為燕山中晚期。

        表1 興仁市包谷地金礦點礦石成分分析結果Table 1 Chemical analysis data of the ore samples at Baogudi gold occurrence in Xingren City

        4 構造控礦特征

        區(qū)內構造分級控礦特征明顯,近NWW向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控制礦區(qū)內金礦床(點)的分布范圍,EW向次級大埡口、包谷地、云頂?shù)缺承笨刂频V點、礦化帶的展布,EW向背斜核部虛脫空間、高角度逆沖斷層破碎帶、斷裂牽引膝折帶及構造蝕變體是礦體產(chǎn)出位置,構造疊加復合部位是礦體增厚變富的部位[17-18]。

        4.1 背斜控礦

        NWW向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是包谷地金礦區(qū)主體構造,由一系列EW向次級背斜向斜雁行排列組成,次級背斜核部虛脫空間控制層礦型礦體的產(chǎn)出。

        大埡口、包谷地等背斜:是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南翼和北翼主要次級背斜,近核部變形強烈,次級褶皺、斷裂(F1、F3、F4、F5、F6等)、節(jié)理較發(fā)育,受龍?zhí)督M與茅口組假整合界面上下巖石能干性差異的影響,在龍?zhí)督M中下部擠壓變形強烈,次級褶皺、逆沖斷裂、節(jié)理較發(fā)育,向上擠壓變形逐漸減弱,次級褶皺多斷裂消失在長興組中(圖3、圖4)。褶皺變形、蝕變礦化具有靠近茅口組增強,遠離茅口組減弱,土壤化探Au、Sb、As、Hg異常沿背斜軸線展布,異常峰值主要落在沿背斜發(fā)育的斷裂帶上,包谷地背斜受后期SN向安者背斜疊加軸向發(fā)生偏轉向北凸出。近軸部具強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褪色化和高嶺土化,自下而上蝕變礦化由強變弱,逐漸消失,與應力擠壓變形褶皺斷裂發(fā)育程度的強弱一致。為區(qū)內主要控礦構造,大埡口背斜控制溝頭—五指山—猴子坡礦帶的產(chǎn)出,包谷地背斜控制包谷地—安者礦帶的產(chǎn)出。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鞍狀,剖面上沿層呈尖滅再現(xiàn),剖面上有多層疊置特點。

        4.2 斷裂控礦

        EW向斷裂(F1、F2、F3、F4、F5、F6等斷裂)集中發(fā)育于次級大埡口背斜、包谷地背斜及埡口田向斜近軸部龍?zhí)督M中下部,向上逐漸消失,一般未切穿長興組,向下多消失于龍?zhí)督M下段與茅口組之間的構造蝕變體中,走向長3~10 km,斷裂帶寬5~50 m,傾向南或北,傾角50°~70°,牽引褶皺、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構造(巖石)化探Au、Sb、As、Hg異常主要沿斷裂展布,異常峰值均落在斷裂帶上,普遍具硅化、黃鐵礦(褐鐵礦)化、褪色化、金礦化,石英、方解石網(wǎng)狀細脈發(fā)育,偶見輝銻礦化。斷裂帶、牽引膝折帶為金礦(化)體產(chǎn)出部位,礦體有分支復合尖滅再現(xiàn),斷裂帶與有利容礦巖石耦合、構造交匯、斷裂產(chǎn)狀陡緩變化部位是礦體變厚變富地段,礦化蝕變主要集中在龍?zhí)督M中下部,EW向斷裂是區(qū)內成礦流體向上運移通道和金沉淀就位空間。F1、F3、F5控制溝頭、大埡口、轎子山、猴子坡、包谷地等地金礦體產(chǎn)出,沿F2、F4、F6斷裂帶礦化蝕變明顯,具有找礦潛力。

        4.3 構造蝕變體控礦

        構造蝕變體(SBT)是黔西南地區(qū)卡林金礦成礦流體沿背斜軸部側向運移的主要通道和金沉淀就位的主要空間[8-12]。區(qū)內由碎裂凝灰質黏土巖、角礫狀凝灰質次生石英巖、硅化角礫凝灰質砂巖、硅化角礫狀含生物碎屑灰?guī)r組成,普遍具金礦化,局部見輝銻礦化、雄(雌)礦化,方解石化,具有孔隙度高、吸附性強的特點。金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產(chǎn)出,嚴格受SBT控制,產(chǎn)狀與SBT基本一致。是區(qū)域成礦流體沿背斜核部側向移動的主要通道和金(銻)就位空間。區(qū)域上SBT控制了戈塘、泥堡、水銀洞、架底等大型金礦床中主要礦體,區(qū)內控制鐵廠坳、安者等金礦點,構造蝕變體為區(qū)內成礦流體主要運移通道和含礦地質體,為深部找礦的主要目標層。

        5 找礦地質模型與深部找礦預測

        5.1 找礦地質模型

        諸多學者對黔西南地區(qū)金礦床的研究成果,表明黔西南地區(qū)的金礦床屬同一個成礦系統(tǒng),成礦流體主要來自深部地幔,有地層和大氣降水的混染[1,12-16,19]。成礦流體沿深大斷裂向上運移,進入包谷地箱狀復式背斜近軸部,受龍?zhí)督M黏土巖封閉阻隔,流體沿區(qū)域構造滑脫面?zhèn)认蜻\移,與構造滑脫破碎帶發(fā)生水巖反應形成構造蝕變體,在次級背斜軸部富集金礦體,流體沿次級背斜軸部及近軸部斷裂、節(jié)理裂隙向上運移至滲透性較好巖石(生物灰?guī)r、鈣質砂巖、粉砂巖),受其頂?shù)装屦ね翈r封閉阻隔,沿孔隙度大的巖石側向運移并富集形成層控型礦體,在斷裂破碎帶及牽引膝折帶形成的斷裂型礦體。礦體主要集中產(chǎn)于包谷地箱狀復式背斜次級背斜核部、高角度逆沖斷裂破碎帶及其牽引褶皺膝折帶[8-14,17-19](圖5)。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近核部龍?zhí)督M中下部應力集中,擠壓褶皺變形強烈,次級褶皺斷裂、節(jié)理特別發(fā)育,向上應力釋放,變形較簡單,褶皺斷裂逐漸消失,構造簡單,礦化蝕變消失。含礦帶主要分布于次級大埡口、包谷地、馬古地、云頂?shù)缺承苯瞬?,礦體主要產(chǎn)于沿這些背斜核部發(fā)育斷裂及其牽引膝折帶中,礦體走向上呈尖滅再現(xiàn),有分支復合延伸。區(qū)內找礦主要在包谷地箱狀復式背斜核部次級背斜核部、近軸部斷裂、斷裂牽引膝折帶及構造蝕變體,共同構成區(qū)內地質找礦模型,構造蝕變體為區(qū)內找礦最終目標層,探礦工程以揭穿構造蝕變體為目的。為包谷地復式背斜金礦今后金礦找礦提供參考。

        5.2 深部找礦預測

        包谷地金礦區(qū)中礦段:大埡口—埡口田地段,長8 km,寬2.5 km,背斜核部主要出露龍?zhí)督M,翼部為長興組、大隆組、飛仙關組。1∶5萬土壤化探圈定Au、Sb、As、Hg綜合異常規(guī)模大,空間套合好,三級濃度分帶明顯;1∶1萬構造(巖石)化探在大埡口、轎子山、猴子坡、包谷地附近Au、Sb、As、Hg、W的含量高,濃集中心和峰值明顯,Au峰值為11 700×10-9,是土壤化探的14.26倍,為礦致異常,已發(fā)現(xiàn)11礦體露頭,礦體成集中于龍?zhí)督M中下部次級大埡口、包谷地背斜近核部斷裂帶及低級別背斜核部,安者附近構造蝕變體發(fā)現(xiàn)礦體,有SN向背斜疊加,是成礦有利地段,深部未揭露,礦體埋深0~200 m。具有較大的找礦潛力,是實現(xiàn)區(qū)內金礦找礦突破最有利地段,鉆孔以揭穿構造蝕變體為目的。

        包谷地金礦區(qū)東礦段:埡口田以東地段,長12 km,寬1~2 km,目前未發(fā)現(xiàn)礦體,地表主要出露飛仙關組,主要賦礦地層龍?zhí)督M中未出露,地表土壤化探異常不明顯,次級大埡口、包谷地背斜向東延伸,逐漸傾伏,依據(jù)區(qū)內構造變形、蝕變礦化具有靠近茅口組增強,遠離茅口組減弱的特征(圖5),推測深部龍?zhí)督M中下部應存在EW向隱伏斷裂帶、低級別背斜構造、構造蝕變體依然存在,控礦構造、賦礦層位、容礦巖石都存在,是成礦有利地段,有望發(fā)現(xiàn)礦體,具有較好的找礦潛力,構造埋深300~600 m,鉆孔以揭穿構造蝕變體為目的。

        包谷地金礦區(qū)西礦段:大埡口—三道溝地段,長12 km,寬2~3 km,三道溝、鐵廠坳構造蝕變體中發(fā)現(xiàn)礦體,溝頭發(fā)現(xiàn)斷裂型礦體,地表出露龍?zhí)督M、長興組、大隆組、飛仙關組,向西有茅口組、峨眉山玄武巖組出露,峨眉山玄武巖組向東逐漸尖滅,淺部有次級云頂、馬古地、大埡口等背斜尖滅再現(xiàn)雁行排列,地表有土壤化探低緩異常沿次級云頂背斜分布,依據(jù)區(qū)內構造變形、蝕變礦化具有靠近茅口組增強,遠離茅口組減弱的特征(圖5),推測深部龍?zhí)督M中下部或峨眉山玄武巖組中存在近EW向隱伏斷裂帶、低級別背斜及構造蝕變體存在,零星發(fā)現(xiàn)礦體。控礦構造、賦礦層位、容礦巖石都存在,是成礦有利地段,具有較好的找礦潛力,礦體埋深0~400 m,鉆孔以揭穿構造蝕變體為目的。

        圖5 興仁市包谷地金礦區(qū)剝蝕后(a)與剝蝕前(b)地質找礦模型圖Fig.5 The sketch map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model for Baogudi gold mining area in Xingren City

        6 結論

        1)區(qū)內金礦主要集中產(chǎn)于龍?zhí)督M中下部近EW向次級背斜核部、斷裂破碎帶、斷裂牽引膝折帶及構造蝕變體中。構造分級控礦特征明顯,包谷地復式箱狀背斜是控制區(qū)內金礦床(點)分布范圍,次級大埡口、包谷地、馬古地、云頂?shù)缺承笨刂频V化帶的展布,背斜核部虛脫空間、高角度逆沖斷裂破碎帶、牽引膝折帶及構造蝕變體控制礦體產(chǎn)出位置,構造疊加復合交匯部位是成礦的有利地段。

        2)區(qū)內金礦以斷裂型為主,層控型為輔,主要賦礦層位龍?zhí)督M中下部,主要容礦巖石為生物屑灰?guī)r、鈣質砂巖、粉砂巖、凝灰質黏土巖及構造角礫巖。

        3)依據(jù)區(qū)內構造控礦特征,建立包谷地金礦區(qū)金礦地質找礦模型,開展深部找礦預測,認為包谷地金礦區(qū)中礦段具有較大的找礦潛力,是實現(xiàn)區(qū)內金礦找礦突破最有利地段,礦體埋深0~200 m;東礦段深部構造蝕變體、隱伏次級背斜斷裂存在,具有較好的找礦潛力,礦體埋深300~600 m;西礦段發(fā)現(xiàn)礦體及礦化蝕變帶,地表有低緩化探異常,深部構造蝕變體、隱伏次級背斜、斷裂存在,具有較好的找礦潛力,礦體埋深0~400 m。

        猜你喜歡
        成礦
        歡迎訂購2022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歡迎訂購2022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淺析淶源縣大黃峪鉬礦成礦遠景
        河北地質(2021年1期)2021-07-21 08:16:04
        桂西沉積型鋁土礦床成礦規(guī)律及成礦模式
        歡迎訂購2021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歡迎訂購2021年《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新疆寨北山銅礦成礦新認識及找礦預測
        氧化還原作用對鈾成礦的意義——以相山西部流紋英安巖鈾礦為例
        中非銅鈷成礦帶礦床遙感特征研究
        柴達木盆地北緣鋰多金屬礦成礦條件及找礦潛力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婷婷|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全部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av久久久久精东av|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97色噜噜| av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在厨房拨开内裤进入毛片|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蜜桃视频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操风骚人妻沉沦中文字幕| 国产好大好硬好爽免费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每天色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性瑜伽| 少妇下面好紧好多水真爽播放| 国产视频导航| 亚洲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av在线美女免费| 四川丰满妇女毛片四川话| 精品国产亚洲AⅤ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a|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 欧美日韩性高爱潮视频|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动画| 少妇性bbb搡bbb爽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