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萬森
(山東能源肥城礦業(yè)集團,山東 肥城 271600)
梁寶寺煤礦是肥城礦業(yè)集團骨干礦井,核定生產能力3.6 Mt/a。選煤廠主要工藝流程為:大于50 mm 塊原煤采用手選+動篩排矸,50~0 mm 采用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1~0.25 mm 粗煤泥采用TBS 分選,煤泥壓濾回收的聯(lián)合工藝流程。經(jīng)過多年的技術改造和管理提升,選煤工藝基本完善,但煤泥產率高、煤泥壓濾效率低、冬季煤泥銷售困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因此亟需通過技術改造實施“煤泥提中”減量工程,實現(xiàn)洗煤效益最大化,提高洗煤綜合效益。
梁寶寺選煤廠采用兩臺Φ38 m 耙式濃縮機對煤泥水進行濃縮處理,濃縮底流經(jīng)壓濾機脫水處理,濾餅作為煤泥進行直接銷售。因為煤泥水分高、灰分高的特點,導致其價格偏低且銷售不暢,具體表現(xiàn)在:
(1)煤泥水分大、產量高。梁寶寺煤礦煤泥目前采用景津快開隔膜壓濾機壓濾,煤泥產品水分在24%左右,不能作為電廠的原料煤直接使用。煤泥產量較大,每年80 萬t 左右。
(2)煤泥銷售困難。梁寶寺煤礦多年來均將煤泥銷售至煤泥加工客戶,客戶采用晾曬和烘干等手段把煤泥降水后銷售至電廠。但隨著環(huán)保要求逐步提升,常規(guī)晾曬和烘干等煤泥深加工手段難以正常開展,周邊煤泥晾曬場地正在逐步被取締,煤泥銷售問題已成為制約正常洗煤生產的難題,嚴重時甚至影響礦井正常生產。
(3)煤泥水回收系統(tǒng)不完善。梁寶寺選煤廠末中煤處理工藝為:中矸磁尾分級旋流器+弧形篩+高頻篩方式分級脫水,對中矸磁尾中的+0.25 mm進行回收,-0.25 mm 物料進入濃縮池濃縮后通過壓濾機壓濾成煤泥。但從實際生產煤泥粒度結構組成來看,煤泥水處理系統(tǒng)存在“跑粗”現(xiàn)象,煤泥中+0.5 mm 粒度占比3.58%、0.25~0.5 mm 粒度級占比8.71%。梁寶寺礦煤泥篩分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梁寶寺礦煤泥篩分試驗結果表
由表1 煤泥篩分數(shù)據(jù)可知,0.25 mm 以上粗顆粒含量約占總煤泥量的12.29%,灰分僅為10.50%;0.125 mm 以上的粗顆粒含量約占總煤泥量的23.56%,灰分僅為12.19%。煤泥灰分很低,若水分能夠控制在合理范圍,完全具備摻配到混煤中的條件。
為保證從煤泥中提取部分質量較好的粗顆粒煤泥摻入混煤,經(jīng)技術人員多次論證、分析,確定采用沉降過濾式離心脫水機作為主要設備進行“煤泥提中”改造。該設備可對煤泥中+0.045 mm 粒級粗顆粒煤進行回收,回收的粗顆粒煤產品松散均勻,水分可控制在16 %~20 %,產品可均勻地灑落在布滿中煤的皮帶運輸機上,實現(xiàn)煤泥與中煤的混合,最終作為混煤銷售。具體技改方案為:
(1)增加2 臺沉降過濾離心機代替原有弧形篩+高頻篩的工藝,對中矸磁尾分級旋流器底流中的0.045~0.25 mm 的物料進行深度回收,降低濃縮池入料濃度,減少煤泥量。
(2)將原有的Φ610 mm 煤泥水分級旋流器組更換為分級粒度更細的小直徑旋流器組,使溢流中的部分細顆粒進入底流粗顆粒中,實現(xiàn)將部分煤泥摻入中煤的目的。
(3)將部分中矸磁尾不經(jīng)旋流器分級直接混入沉降式離心機入料中,增加入料中的細顆粒含量,多回收部分細顆粒進入中煤,進一步降低煤泥產量。
(4)對中矸磁尾分級旋流器組底流管路進行分流改造,實現(xiàn)底流即可進入沉降過濾離心機入料池也可進入原有弧形篩+高頻篩。“煤泥提中”系統(tǒng)與原有煤泥水回收系統(tǒng)互為備用,工藝靈活可靠。改造后的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技改后的“煤泥提中”工藝流程圖
(1)煤泥減量效果明顯?!懊耗嗵嶂小表椖窟\行以來,梁寶寺礦煤泥產率由改造前的15.35%降低至12.5%,降低2.85%。
(2)洗煤效益顯著提高。按照年入洗能力360 萬t,混煤價格按照0.114 元/kcal,煤泥價格0.086 元/kcal,發(fā)熱量3800 kcal 等值計算,每年煤泥減量可增加效益360×2.85%×(0.114-0.086)×3800=1092 萬元。沉降式離心機每年運行成本290 萬元,每年創(chuàng)效達802 萬元。
(3)煤泥環(huán)保問題有效緩解。技改完成后,煤泥產量較技改前降低,減少了煤泥存儲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選煤廠煤泥水回收系統(tǒng)工藝更加靈活,產品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取得了良好的環(huán)保效益。
通過使用沉降過濾式離心脫水機實施“煤泥提中”、煤泥減量系統(tǒng)改造,經(jīng)濟效益較大,風險低,項目投資回收周期短,同時還有較高的社會效益和環(huán)保效益,對煤礦行業(yè)選煤廠實施“煤泥提中”技改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