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網站11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疫情后的新常態(tài)“世界工廠”的對策,一天一個口罩,食堂也做足準備工作在世界范圍內,中國經濟率先從新冠疫情的沖擊中恢復。在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珠三角地區(qū),包括很多日企在內,企業(yè)的運營方式在經歷疫情后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所有員工都必須佩戴口罩”,這是在廣州、佛山、深圳、東莞等城市設立工廠的各日企負責人一致的答復。
每天分發(fā)給工人的口罩費用都由公司承擔。據(jù)悉,在疫情高峰時期,口罩價格曾飆升到每個3元人民幣,目前已經穩(wěn)定在每個0.6元左右。一家中國食品公司的負責人告訴筆者,每天需要給員工分發(fā)5000個口罩,按照每個0.6元計算,1個月(20個工作日)的費用大概是6萬元。不過,該負責人強調“對企業(yè)來說雖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為了防控疫情,是不能削減的。”除了戴口罩以外,員工在進入工廠前還需要測體溫并進行徹底消毒。中山市的一家日本配件制造廠購買了噴灑消毒液的噴霧器,要求各部門每天必須噴灑一次。
對于擁有大量員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來說,食堂管理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佛山一家電子零件制造廠,每天午餐時間大約有500人在餐廳就餐。該公司制定了全體員工必須面向一個方向就座用餐的規(guī)定,以避免員工之間面對面。這導致食堂座椅不足,所以該公司將午餐時間分為三個時間段。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yè)的經營難以為繼,一些地方政府提供了補助金。比如,佛山一家電子零件制造廠從當?shù)卣@得了一項“復工補貼”。據(jù)悉,申請企業(yè)可以一次性獲得5萬元人民幣的資金補助。此外,有的地方政府還減免了企業(yè)的水電費。得益于這一措施,廣州松下空調公司降低了5%-6%的運營成本?!?/p>
(曾茂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