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玖
(皖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 公共部,安徽 六安 237009)
在一脈相承的漢字傳承史中,由于內(nèi)在的繁簡度、派生能力以及外在的社會變化和社會變化所引起的社會需求波動等原因,不同漢字的活躍度在不同時期、不同區(qū)域的“漢字文化圈”當中有高也有低。當那些活躍度較低的漢字逐漸甚至完全從主流方言中消失的時候,它們有可能依然以口語形式“活”在一些非主流方言當中。這時候,如果方言學者們能夠以各種方式將它們“挖掘”出來,重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它們就有可能“起死回生”。這批特殊的、人們通常只知其音不知其形的漢字,便是它們所對應的方言之音的本字。方言學界有一個常見的術語叫本字考,其目的就是考證出這些本字,重新喚起它們在人們心中的記憶。
本字考一直受到方言學界的重視,許多學者已經(jīng)在這一領域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例如,陳敏燕等在《江西漢語方言主要常用口語本字考》[1]中對江西部分縣市的漢語方言常用口語本字進行了考證;李如龍在《客贛方言調查報告》[2]485-514中對客贛方言中與普通話有詞匯差異的部分語素等進行了考證。這些本字考的特點是考察范圍大、所涉方言數(shù)量多,屬于宏觀范疇。本文僅聚焦于高安方言,相比之下,屬于微觀范疇。
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大約東經(jīng)115°、北緯28.5°,市政府所在地筠陽街道解放路距省會南昌市僅52千米。根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的分區(qū),高安方言屬于贛語昌靖片[3]B11。本文材料大多源自田野調查及內(nèi)省資料(Introspective Data)[4]14,小部分參考其它方言著作。
高安方言中常用口語詞匯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但也有少數(shù)雙音節(jié)詞。本文根據(jù)詞類差別將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詞匯分為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三類分別考證和列舉。詞匯置于【】當中,用國際音標進行注音,然后引經(jīng)據(jù)典進行詳解,最后舉其在高安方言中的用例。
全文由五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引言”,介紹高安方言的基本信息以及本文的寫作框架;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依次為“名詞”“動詞”及“形容詞”,從三個不同的詞類角度列舉、考證常用口語詞匯;第五部分為“結語”。
現(xiàn)將部分高安方言的本字列舉如下:
【藨】p‘ou35《爾雅·釋草》,《注》,麃即莓也,今江東呼為藨莓?!夺屇尽?,葥,山莓。《注》,今之木莓,實似藨莓而大。用例:藨哩、藨哩、蛇藨哩。
【衁】uon22《唐韻》《集韻》《正韻》并呼光切,音荒。《說文》血也。《左傳·僖公十五年》士刲羊,亦無衁也。用例:豬衁。
【髦】mou35《注》,兒生三月,翦發(fā)為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長大猶為飾存之,謂之髦。所以順父母幼小之心。用例:髦髦、髦髦子、髦髦塊哩。
【煬】《唐韻》《韻會》《正韻》,余亮切?!都崱罚燎?,并音漾。《說文》,炙燥也?!稉P子·方言》,煬,炙也?!蹲ⅰ?,今江東呼火熾猛為煬。用例:煬相、煬雞、t‘a(chǎn)t2煬咯、煬會堂、雞婆哩趕煬。
【佮】kot4《集韻》,葛合切,音合,合取也。用例:佮人、佮伙、佮伙計、佮到一起、不佮芹菜。
【跍】ku35《集韻》,空胡切,音枯,蹲貌。用例:跍到、跍到屙屎。
【搲】ua42《集韻》,烏瓜切,音蛙,手捉物也。又《類篇》,烏瓦切。吳俗謂手爬物曰搲。用例:搲花生、搲豆粒、搲搲番。
【掇】tot42《說文》拾取也。《增韻》采也?!兑住ぴA卦》自下訟上,患至掇也?!妒琛啡羰质岸尬锶?。用例:掇碗、掇牌。
【跶】tat4《廣韻》,他達切,入曷,透?!队衿ぷ悴俊罚骸佰Q,足跌也?!薄端疂G傳》第六十回:“正走之間,忽然地雷大振一聲,兩個在陣叫苦不迭,一齊跶了雙腳,翻筋斗顛下陷馬坑里去?!爆F(xiàn)在通常簡化為“跶”。用例:跶嘚一交。
本字考并非易事。它考證的是現(xiàn)代漢語各方言與古漢語之間一脈相承的歷史淵源,考驗的是學者們從浩如煙海的古漢字當中尋覓并重溫這段淵源的決心和信心。本文對于本字個例的分析、考證有詳有略,這與本字自身的義項、讀音有一定的關聯(lián),也與作者對于這些詞匯的了解程度有關。
本字考有利于揭示高安方言中的古代漢語詞語的特點。許多常用詞匯的本字,在《廣韻》《集韻》《類篇》《說文》等當中都有列舉。運用溯源、對比的方法,我們可以了解高安方言在詞義、詞性、用法等許多方面的演變情況,對于研究古漢語在南方方言當中的演變具有一定的意義。鑒于此,方言本字考非常有價值,研究內(nèi)容和范圍都有待進一步擴展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