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德寬
鹿 毅/圖
退休后,談論較多的話題就是如何養(yǎng)生,何以養(yǎng)老。最近讀到一段話說:“養(yǎng)生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心。下士養(yǎng)身,中士養(yǎng)氣,上士養(yǎng)心?!薄靶睦镆捕?,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蔽疑钜詾槿?!怎樣養(yǎng)心呢?
首先要心態(tài)平和。心態(tài)平和,就是“清靜、少欲”“恬淡虛無”。孔老夫子曾告誡:“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睅资甑纳罱洑v,使我們悟得這樣一個道理:心平則靜。“少則得,多則惑”,越清心寡欲實際越有收獲,越貪得無厭實際越多迷惑。人只有在一種恬淡虛無的狀態(tài)下,才能把心閑下來,心態(tài)才能平和。幸福不在于得到得多,而在于計較得少。清靜少欲,心態(tài)平和,不攀不比,坦然面世,自然就快樂幸福了。日前,一位退休的智者調侃說,拿著不菲的退休金,一日三餐有魚蝦,還有什么不平的呢?
其次要心情快樂。心情快樂,就是“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善于隨遇而安,始終保持一種快樂、悠閑、自足的心情,就像古人說的“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安其居”,把自己的嗜好調適到和世俗一樣,沒有攀比和效仿的心理沖動,沒有惱怒和憤恨的不良情緒。學會換位思考,遇到不順心的事,遇到意見相悖的人,及時換位思考、反向思考,心情就會大不一樣?!捌ü蓻Q定腦袋”,角色一變天地寬。長于發(fā)現快樂,其實,快樂是自己發(fā)現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果你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就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得到享受。
其三要心地善良。心地善良,就是保持一顆淳樸、天真的心,“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善良是心理養(yǎng)生的營養(yǎng)素,體現了“仁者愛人”的大德境界。明代大儒王陽明歷經坎坷覺悟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彼簧摹案裎铩本褪恰爸铝贾?,做人做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修成光明之心,方能抵抗誘惑。一個人只要保持善良的本性,就能健康快樂。生活中我們常見到,善良的人,與人為善的人,吃嘛嘛香,睡覺覺甜,坦坦蕩蕩,積德積福,滿門吉祥。而心術不正、心理灰暗、成天算計別人,沒有一點仁愛之心的人,沒見他快樂過,其實活得很累,也就談不上幸??鞓返厣?。
其四要心胸開闊。心胸開闊,就是“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不計較于眼前利益的得失,不局限于自我或一個家庭。心胸開闊的人,能忍讓,會寬容,做事大度,從古至今這方面的故事很多。我很喜歡這幾副對聯(lián),一則說:“讓三分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則說:“能吃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一則說“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老家一鄰居,出門巷道占用我家?guī)资椒矫椎恼兀覀冃值軐W習古人“六尺巷”的故事,勸說母親不去爭競計較。去年,所住單元裝電梯,住一樓的態(tài)度很關鍵,我積極支持并在費用分擔比例上寬讓,成為我們小區(qū)第一個加裝電梯的單元,贏得鄰居贊賞,自然心里很舒坦。
其五要心靈純凈。心靈純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純潔、干凈的心靈。當今社會,價值失衡,物欲橫流,人們過多地關注物質生活,多少人俗務纏身,多少人追名逐利,多少人貪婪成性。因為心靈被污染,所以忙亂、煩惱、焦慮、孤獨、憂悶,總聽到有人喊心太累。有的人“退而不休”,整天忙得腳不沾地,為的啥?說好聽點是在發(fā)揮余熱,說難聽點還不為弄點講課費、潤筆費等外快,刷刷“存在感”;有的對歷史上的提拔、分房、加薪,退休后的待遇,甚至拿藥多少這樣的小事,都耿耿于懷,斤斤計較,私心嚴重。眼下最需要的是心靈純凈,清除污泥濁水。有句話說得好,“有錢的人不一定自由,自由的人不一定有錢”。心靈的清濁決定我們的生活質量,決定我們的幸福指數。純凈的心靈不僅能造就高雅的氣質,更能使我們獲得精神的自由、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