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茵
寫作過程中,同學們也許會有這樣的感受:寫著寫著,總感到自己的作文還是那么單薄,好像欠缺些什么。
為什么我們總感到自己的文章單薄呢?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我們選取的材料不夠分量,二是我們行文的方式太單調(diào)。前一個問題容易解決,只要我們注意在選材時多動動腦,就會慢慢進步。后一個則相對困難一些,因為這是行文敘述的方法問題,需要我們在寫作的具體過程中掌握一些技巧。
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文章不單薄?換而言之,如何讓文章在我們的筆下豐滿起來?這里送給同學們一個重要技巧:虛實結合。
從描寫的角度看,實寫就是近乎照相似的真實地寫景、狀物、描人;虛寫則是借助比喻、比擬、夸張等手法,來表現(xiàn)事物的特征。虛與實的關系很微妙,可以說相輔相成,比如李白寫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風景虛幻,但有詩味。
李白的詩句為什么有詩味?因為他運用了比喻、夸張的手法,虛實結合,描寫了北方大雪漫天飛舞的奇麗景象。為什么說李白的詩句是虛實結合?如果他寫“廣州雪花大如席”,缺乏起碼的真實性,就不是夸張而是瞎扯了,太虛假,也就失敗了。
由此可見,描寫事物要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富有想象力的虛寫,才能夠取得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的藝術效果。如果不能夠巧妙地處理好虛寫與實寫的關系,使作文虛實相濟、虛實相生,互為表里,互為一體,那么,哪怕描寫得再真實、再細致,也很難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我們要怎樣做才能使各種描寫虛實相濟呢?簡單地說,就是把觀察和想象結合起來。描寫一個人、一件事物,要先仔細觀察,迅速捕捉事物的特征,然后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想一想它像什么,不像什么,然后再考慮什么修辭手法,運用什么恰當?shù)恼Z言,把它描述出來。如果能夠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觀察和想象,并且把它描寫下來,生活積累多了,寫作材料積累多了,想象力豐富了,那么,描寫事物也就不會只拘于實寫,而能夠在虛中寫實,在實中寫虛,做到虛寫與實寫水乳交融,就能使筆下所描寫的事物形神俱備,可感可觸,躍然紙上。
(摘自《學苑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