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世芳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yī)院內窺鏡中心,南京 210000
消化內鏡作為消化系統類疾病的重要臨床診治的方法,能夠為消化系統疾病獲得最直觀和最科學可靠的疾病臨床依據,近年來消化內鏡已經普遍被各醫(yī)院推廣應用,已經證實其安全性和準確性都很高[1]。由于內鏡需要侵入患者體內進行檢查操作,雖然診療比較便捷,但是患者會因為認知不足導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標準化護理通過為患者制定一系列的護理計劃,來保障消化內鏡檢查和治療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提升了護理質量[2]。本研究分析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于2017 年12 月—2018 年12 月間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江寧醫(yī)院消化內鏡室收治的患者88 例,平均分為兩組,每組各44 例。對照組患者男24 例,女20 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44.7±3.6)歲,平均病程(4.3±2.5)年;研究組患者男23 例,女21 例,年齡21~68 歲,平均年齡(44.9±3.8)歲,平均病程(4.2±2.6)年?;颊咧ね馇覂山M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的護理人員按照科室規(guī)范為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診治前健康教育,并在診治中協助醫(yī)師工作,密切關注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內鏡檢查后注意患者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并協助醫(yī)生及時處理。研究組采用標準化護理,即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如下特異性護理措施并形成制度:(1)護理小組標準化:選取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做小組長,護理小組的成員針對臨床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并提出專業(yè)化的意見,同時制定科學化、專業(yè)化的護理方案。(2)環(huán)境護理標準化:醫(yī)護人員為患者打造一個光線、溫濕度適宜的舒適檢查環(huán)境,并定時對消化內鏡室進行通風和消毒,室內的物品固定擺放整齊,并定期進行檢查,候診室配備好衛(wèi)生用品、糖和一次性水杯等,保持候診室的衛(wèi)生整潔。(3)健康教育標準化:護理人員整理出消化內鏡檢查前的注意事項和如何配合工作人員檢查,并制作成健康教育視頻進行播放,同時還可以制成紙質版的健康教育材料進行發(fā)放,來提高患者的認知,從而緩解患者的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避免因為過于恐懼導致檢查失敗,并在患者了解診治流程后簽訂同意書。(4)不良反應護理標準化:由于患者內鏡檢查中極易出現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按照每一種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制定相應標準化的處理流程,人人知曉并掌握。如果患者出現出現惡心嘔吐的現象,首先要進行安撫并清除患者口鼻內的嘔吐物,腸鏡注氣會導致患者腹痛,告知患者腹痛原因,在診療結束之后,相關的醫(yī)護人員需協助患者來整理好患者的衣物,并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的感覺,結束3 h 內必須有專人進行陪護,并叮囑患者通過多散步和指導其按摩腹部來促進其排氣,檢查2 h 后患者才能進流質飲食,同時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1)應用SDS 和SAS 自評表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抑郁和焦慮評分。SDS:無抑郁:評分在53 分以下;輕度:評分在53~62 分;中度抑郁:評分在63~72 分;重度抑郁:評分在72分以上。SAS:無焦慮:評分在50分以上;輕度焦慮:評分在50~59 分;中度焦慮:評分在60~69 分;重度焦慮:評分在70分以上。
(2)比較兩組患者診治過程中發(fā)生嗆咳、惡心嘔吐和身體不適等不良反應的情況。
數據采用SPSS 18.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SDS和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SDS和SAS評分對比(±s) 分
表1 SDS和SAS評分對比(±s) 分
組別對照組(n=44)研究組(n=44)images/BZ_126_530_718_790_755.png SAS tP治療前54.5±5.6 54.6±5.5 1.265>0.05治療后47.7±3.2 41.2±3.1 15.655<0.05治療前58.5±4.4 58.6±4.6 1.668>0.05治療后49.3±4.2 44.2±3.1 15.596<0.05
研究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對比 例(%)
消化內鏡比起開腹手術和檢查具有更加直觀和準確的優(yōu)勢,更有利于胃腸疾病的診治,目前已經為消化內科作為重要的診治方法。消化內鏡常見的診治手段有胃鏡和腸鏡,但是這種侵入性的方法不但會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會帶來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患者們普遍對消化內鏡檢查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緊張和恐懼心情,甚至還會出現排斥和拒絕診療,不僅會耽誤患者治療,甚至還會給患者帶來生命威脅[3-5]。為了降低內鏡診治的風險,首先必須要讓患者了解診療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必須征求患者的知情同意,并可以積極主動的配合醫(yī)護人員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同時需要正確評估患者的情況;醫(yī)護人員并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措施來應對突發(fā)癥狀,工作人員必須要操作技術嫻熟,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手術中必須配合默契,注意護理的細節(jié)工作,從而減少不良反應[6]。
我院消化內鏡室護理管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首先,護理工作對于內鏡室診療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內鏡室檢查也是消化疾病必不可少的確診依據,所以護理質量就決定了患者病情確診的準確性和其生命的安全性。實施標準化護理,選擇具有專業(yè)性強和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可以根據自身掌握的護理重點和診療過程中的潛在風險,然后根據科室情況制定護理措施,提高檢查準確性。目前臨床上現存的問題:(1)消化內鏡為侵入患者體內進行檢查操作,所以會造成患者不適并加重其痛苦;(2)患者存在著認知錯誤,所以比較抗拒消化內鏡診治[7]。應用標準化護理的優(yōu)勢:(1)以小組為基礎保證患者能夠接收到正確的診療認知,并舒緩其不良情緒,提高了其依從性,進而提高了診療的安全性;(2)保證候診室的舒適度,降低其不適感;(3)能及時處理患者的不良反應,加快使其康復,保證了護理質量,降低意外發(fā)生率;(4)落實操作流程和規(guī)章制度,并讓患者簽署同意書,使其掌握檢查相關知識,促進其積極配合工作人員[8]。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SDS 和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研究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提示消化內鏡室采用標準化護理可以保證患者診療過程順利,值得使用。
綜上所述,消化內鏡室護理管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效果顯著,能有效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和不良反應,應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