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大學迎來了新生報到,當新鮮感過去后,學生面臨的是如何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每年都有不少大學生因為失去學習的動力,而不得不選擇退學。而對這些學生的家長來說,如果沒有孩子一夜間從學霸變成問題學生,他們也許永遠不會反思對孩子的教育。
筆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生活在大別山區(qū)的一個小縣城,有高學歷、高職稱。兒子從小聰明懂事,性格活潑,在學習上幾乎一點即通。考入名校,對他而言毫不費力。從小學到高中,生活上我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能做的全都為他做了。
但是,兒子進入離家千里的大學后,突然像斷了線的風箏。開始他每周給我們打電話,后來電話越來越少,我們打過去,他也總是三言兩語搪塞。大一結束,兒子微積分沒有及格,我們找他談心,他不以為然;大二開學初補考,他依然沒有過關。期間,輔導員和我們以及孩子一直保持聯(lián)系。但是無論我們說什么,他都不愿意聽,兒子與我們的關系變得緊張起來。假期回到家,他躲進了房間,不是睡覺,就是玩游戲。無論我怎樣勸說,他對我們的態(tài)度始終很冷漠,他像變了一個人。我開始擔心兒子的心理健康。
2019年11月,我再次接到輔導員的電話,兒子的作業(yè)多次未交,非常厭學,我趕赴學校,兒子不跟我說一句話。這期間,學校和我們又做了很多工作,兒子告訴我,他不適應現(xiàn)在的專業(yè),一心只想回去重考。在世俗與尊嚴面前,我選擇了理解與寬容,支持了兒子的選擇??吹轿业膽B(tài)度,兒子的態(tài)度大轉變,他獨自辦理了退學手續(xù)。
回到家鄉(xiāng)的小縣城,學霸退學的故事很快就家喻戶曉。面對旁人異樣的眼光,他心生怨氣,加之疫情影響復學,他再也無法淡定,把所有的不滿都發(fā)泄在我身上。我告訴自己,既然能夠接受兒子的優(yōu)秀,就要接受兒子的人生低谷,便再次選擇了寬容與諒解。不久前,兒子收到了另一所985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如今,我一次次反思對兒子的教育。細細想來,陪兒子成長的道路上,我管得太細太多,在順境中長大的兒子沒有經(jīng)歷挫折,不懂得珍惜。
(摘自《現(xiàn)代教育報》佚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