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程平,徐艷,朱榮,吳婷婷
(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教育處,安徽 蕪湖241000)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以下簡稱“住培”)是畢業(yè)后醫(y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臨床高層次醫(yī)學人才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安徽省于2014年全面啟動覆蓋全省的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制度。住院醫(yī)師作為最直接的利益相關者,其對培訓滿意度是住培工作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本研究通過對住院醫(yī)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滿意度現狀,并借助多元線性回歸方法等探討影響滿意度的因素,為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建設提供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安徽省某三甲醫(yī)院(國家首批培訓基地)2015~2018 級培訓對象為研究對象,于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間發(fā)放調查問卷。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的設計 通過文獻分析、專家討論法、定性訪談等方法制定問卷,內容包括:住院醫(yī)師的基本情況、滿意度情況。問卷共計47 個條目,6 個維度,均采用Likert 等級量表形式進行設計,將滿意度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5 個等級,按5、4、3、2、1 進行賦值[1]。
1.2.2 問卷的信效度檢驗 除基本信息外,問卷的總體Cronbach α 系數為0.897,6 個維度的系數分別為基地條件0.871,基地管理0.860,培訓內容0.862,帶教師資0.867,待遇保障0.920,培訓效果0.888,均>0.8,表明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KMO 系數為0.977,Bartlett 球形檢驗達到顯著水準(χ2=35992.845,df=1081,P<0.001),6 個公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76.629%,問卷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綜上所述,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Epitada3.0 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21.0 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探索性因子分析、兩獨立樣本Mann-Whitney U 秩和檢驗、多樣本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多元線性回歸。
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780 份,收回有效問卷679 份,有效應答率為87.1%。
2.1 基本情況 被調查的住院醫(yī)師基本情況見表1。
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前,先進行KMO抽樣適度檢驗和Bartlett 球形檢驗。結果表明原始變量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因子的提取方法采用主成分法,運用最大方差旋轉法,旋轉在6 次迭代后收斂,提取6 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達76.629%,見表2。
2.3 住院醫(yī)師滿意度現狀 在安徽省某三甲醫(yī)院有效調查的679 名住院醫(yī)師對規(guī)范化培訓總體滿意度的中位數為3.51,介于Likert 等級量表中表示“一般”與“滿意”的范疇,師資帶教維度的得分最高3.9(3.0,4.0),待遇保障維度的得分最低2.5(1.8,3.0)。
2.4 住院醫(yī)師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2.4.1 單因素分析 以調查總分及各維度總分為因變量,分別以性別、有無分配帶教老師、有無退出想法、文化程度、身份屬性、專業(yè)基地類別、值班情況、認知程度、培訓狀態(tài)、住培年限為自變量進行秩和檢驗,見表3。
2.4.2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安徽省某三甲醫(yī)院住培滿意度總分為因變量,以性別、文化程度、身份屬性、住培年限、專業(yè)基地、值班情況、分配帶教師資、認知程度、培訓狀態(tài)、退出想法為自變量,選用Stepwise方法進行數據擬合,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見表4。最終性別、身份屬性、分配帶教師資、值班情況等八個變量進入回歸模型,這些因素可以解釋滿意度18.4%的變異量。
表1 學員的基本情況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students
表2 滿意度因子分析結果Table 2 Analysis results of satisfaction factors
表3 不同特征住培對象對規(guī)范化培訓的滿意度得分比較M(P25,P75)Table 3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scores of residency traine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M(P25,P75)
表4 影響住培滿意度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Table 4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residents’ satisfaction
3.1 住院醫(yī)師對規(guī)范化培訓持有中等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安徽省某三甲醫(yī)院的培訓對象對規(guī)范化培訓的總體滿意度是3.51,處于中等滿意度水平。培訓對象對帶教師資的滿意度最高,可深入探討如何利用優(yōu)勢資源,落實導師制。相關研究表明導師制對于幫助培訓對象的成長與進步作用顯著[2]。培訓對象對待遇保障的滿意度最低,本研究中專碩數目占比最大,其待遇滿意度低于其他幾類人群,從而影響了整體待遇滿意度。通過培訓對象訪談,培訓期間的待遇是影響他們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待遇,完善保障機制也是今后開展住培重點關注的內容[3]。
3.2 不同特征的住院醫(yī)師滿意度存在差異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組的住院醫(yī)師在培訓、總體滿意度上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女性分數低于男性,這可能是因為參加住培的女性很多都是已婚,并都處于育齡期,她們不僅承擔了工作學習上的壓力,還要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日本有研究[4]表明,住院醫(yī)師的職業(yè)倦怠與性別相關,男性住院醫(yī)師更容易出現冷漠、麻木等不滿情緒,與本研究結果相反,這可能與不同的培養(yǎng)機制、社會環(huán)境有關,性別對于滿意度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被分配有帶教老師的培訓對象滿意度高于未分配帶教老師組。與其他專業(yè)不同,醫(yī)學生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因此,有責任心的帶教老師不僅能在專業(yè)知識上指導學員,同時能在為人做事和思想政治方面給培訓對象樹立榜樣,讓培訓對象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內科專業(yè)培訓對象的滿意度低于其他專業(yè)。這與馮湘雨等[5]的研究結果外科學員的滿意度最差相反,可能與培訓醫(yī)院的科室設置、各專業(yè)特點、專業(yè)基地的管理等諸多因素相關,專業(yè)對于滿意度的影響需要繼續(xù)的深入研究。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認知程度、有無退出想法、是否分配帶教師資等8 個因素進入最終的回歸模型,可以解釋滿意度18.4%的變異量。其中,認知程度可以解釋滿意度變異量的9%,所占比重最大,這提示住院醫(yī)師對住培政策的認知程度與其滿意度呈正相關,對住培政策越了解往往越能夠較好認識到國家開展住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消除或降低學員對培訓產生的消極情緒[6]。
3.3 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培訓對象滿意度
3.3.1 提高培訓對象對住培工作的認知 從培訓對象對培訓政策認知度相關的結果中反映出他們能夠大體了解培訓政策,但對于許多細節(jié)條款,認知度還有所欠缺。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是國家正在推行的新制度,只有讓培訓對象切身感受到優(yōu)秀的基地、合理的制度、有責任心的師資,他們才會接受培訓的內容、過程以及各項制度[7]。培訓基地要建設有效的政策宣傳與交流平臺,要在宣傳和交流中形成建議,從而推動政策改善。將住培政策解讀作為崗前培訓的重要課程、設置住院醫(yī)師意見箱等有效的交流方式會增加政策的親和力,會使政策更加容易滲透到學員內心,安定人心的同時也對培訓工作的展開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要做好評優(yōu)和激勵,樹立示范和榜樣,營造積極向上的培訓氛圍,提高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
3.3.2 增加人文關懷 由于臨床工作繁忙,各專業(yè)基地和臨床科室對住院醫(yī)師的人文關懷不足,導致培訓對象歸屬感較低。培訓基地要注重加強與培訓對象的情感交流與溝通。培訓基地可以通過組織戶外拓展和下鄉(xiāng)義診等活動增進培訓對象間的相互了解和共鳴;通過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培訓對象的真實需求,積極溝通解決問題并及時反饋[8];也可以通過開展講座、比賽等,吸引培訓對象成為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引導他們融入醫(yī)院文化[9]。培訓基地要合理安排培訓對象的工作和值班頻次,要以師長的身份傳授知識和給予愛護。
3.3.3 落實雙導師制 落實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指導醫(yī)師制度,實施雙導師制,包括專業(yè)基地全程導師和輪轉科室責任導師,避免住院醫(yī)師的培養(yǎng)流于形式。將住院醫(yī)師的帶教工作納入培訓基地帶教師資的績效考核,不僅可以明確導師責任,還能激發(fā)帶教師資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從而確保培訓質量,使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真正取得實效[10-11]。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是國家推行的新制度,對于每一個培訓基地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如何保證住院醫(yī)師順利完成培訓,學到更多的知識,并且獲得較高滿意度,是培訓基地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此次調查中發(fā)現的問題,我們會積極調整,不斷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