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娟,王 雷,商建立,李 斌,王幫助,李 錚
(1.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河南鄭州 450018;2.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油氣勘探管理部,河南南陽 473132;3.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科技處,河南南陽 473132)
寬方位地震資料處理技術在解決巖性目標勘探、小斷裂成像、精細油氣藏描述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寬方位地震資料處理大多是關于OVT 域數據規(guī)則化及方位各向異性校正技術,或者是窄方位處理技術在OVT 域的應用,且最終成像效果相較于常規(guī)窄方位處理成果改善程度有限。
為此,本文在南陽凹陷CY-DZ 探區(qū)三維地震資料處理中,對分方位速度分析進行了測試。
實際測試對比顯示,該方法從某種程度上有效地解決了速度方位各向異性問題,突出了寬方位地震勘探觀測系統(tǒng)的優(yōu)勢,能準確描述地層的方位各向異性[1-3]。
分方位速度分析在實際處理中應首先依據探區(qū)地下構造特征及斷裂走向,并結合地震資料的覆蓋次數和地震資料的橫縱比進行方位劃分(確保每個方位的道集覆蓋次數滿足速度分析);然后,根據所劃分的方位角抽取不同方位的道集;最后,利用不同方位道集進行速度分析,即可完成分方位速度的具體分析。利用不同方位的道集和速度場進行分方位疊加,其疊加結果有利于精細構造解釋。
南陽凹陷CY-DZ 探區(qū)近地表條件復雜,52%以上的炮點以及小部分的檢波點偏移,地震資料各個方位角都有覆蓋(圖1)。在方位劃分上,可以360°等間隔劃分;地震資料的覆蓋次數為140 次,經過系統(tǒng)試驗,劃分三個扇區(qū)已經是極限,每個扇區(qū)的覆蓋約為46 次。這樣劃分后,方位角變化造成的速度差異不太明顯,能進行差異性分析對比。?
圖1 CY-DZ 探區(qū)內的方位角、偏移距分布圖(左)、玫瑰圖(右)
依據所劃分的方位角抽取不同方位的道集,并分別進行速度分析。速度譜(圖2)的對比顯示,不同方位角的速度存在明顯差異,能量團的聚焦度也不高。探區(qū)內地震資料分三個扇區(qū)已經是極限,如果扇區(qū)個數繼續(xù)增大,會導致速度的拾取精度大大降低。從不同扇區(qū)內地震剖面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圖3),隨著方位角的變化,低序級斷層的成像存在明顯差異。
圖2 分方位速度譜
剩余靜校正是利用動校正后的道集進行剩余靜校正量的計算,動校正的結果依賴于速度場精度[4-6],大部分的OVT 域處理過程中求取剩余靜校正量,仍然是利用各向同性的速度場進行動校正。
如果速度場存在方位各向異性問題,就會影響動校正的精度。實際測試顯示,分方位速度分析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即采用不同方位的速度場分別對不同方位的道集進行動校正處理(圖4),可提高動校正后道集的平整度和剩余靜校正量的精度。
圖3 不同方位角偏移剖面對比
圖4 螺旋道集對比
通過圖4 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剩余靜校正后的螺旋道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抖動”,是由速度導致(圖5)。對該問題的處理多采用自動剩余時差求取,拉平道集,即方位各向異性校正[7]。其具體步驟為:①將偏移后的OVT 道集按偏移距和方位角分選成螺旋道集,在動校正后的螺旋道集上進行剩余時差和互相關系數拾??;②利用拾取結果進行各向異性速度場和慢速度方位角場反演;③利用方位各向異性參數場對螺旋道集進行時差校正[8]。從其計算方法可以看出,計算結果依賴于動校正后的道集質量。也就是說,速度場的精度決定了剩余延遲的求取,采用分方位速度分析來進行動校正速度場求取,分方位速度動校相較于一個各向同性速度場的動校正,更有利于提高螺旋道集的平整度。從螺旋道集以及疊加剖面對比中也可以明顯看出,分方位速度分析聯合方位各向異性校正有利于同相疊加,能提高成像精度(圖6、圖7)。
圖5 疊前時間偏移螺旋道集對比
圖7 常規(guī)速度分析(左)、分方位速度分析(右)疊前時間偏移1 800 ms 時間切片對比
(1)分方位速度分析方法與剩余靜校正以及方位各向異性校正的聯合應用,有利于消除寬方位對地震資料的速度方位各向異性影響,提高靜校正量計算的精度。
(2)分方位速度分析方法應貫穿整個寬方位地震資料處理序列,這樣可消除寬方位地震采集帶來的方位各向異性問題,提高地震資料的成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