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紹琛 李麗娜
8月21日,2020年東津渡文化旅游季暨第七屆“綦家嘴”鄉(xiāng)村文化旅游節(jié)正式開幕,東營市利津縣利津街道綦家夾河村的葡萄園迎來了一年當中最熱鬧的一天。
綦家夾河村、“綦家嘴”在哪,還要從黃河說起。以前,黃河入海以利津縣為頂點呈扇形分布,形成了多個入海分支。利津縣有“一溜十三夾河”之說。這十三夾河,指的是同處于黃河與其一條支流之間新淤地上的十三個移民村莊。其中,以綦家夾河村最為特殊,因村子凸入黃河,又叫“綦家嘴”?,F(xiàn)在,人們習慣用“三面黃河四面壩”來形容這個村子。
倚靠在母親河臂彎里的“綦家嘴”村民,欣然接受母親河慷慨的饋贈。沉沙池新淤積的土地土壤肥沃,正適合種植水果、蔬菜。因用黃河水澆灌,綦家夾河村種出的水果新鮮爽口,備受歡迎。
從清晨到日暮,在旅游節(jié)上舉辦的親子課堂、草地音樂會、夏日夕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游客們應接不暇,處處洋溢著熱情與歡樂。夜晚降臨時,游客們圍著篝火,隨著音樂盡情舞動。遠離城市喧囂的人們,仿佛回歸到質樸的田園生活。沙畫師用沙畫演繹出綦家夾河村的鄉(xiāng)土風情以及東津渡教育康養(yǎng)度假區(qū)的宏偉藍圖,令游客們贊不絕口。此外,箐火舞會還設置了趣味問答、幸運抽獎等環(huán)節(jié),主持人在與游客的互動中傳遞著東津渡的風采與神韻,訴說著利津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綦家嘴”鄉(xiāng)村文化旅游節(jié)一手牽著農民、一手牽著市民,一肩挑著美味的特色農產品、一肩挑著古老的黃河文化,在鄉(xiāng)村旅游與農民致富之間搭起了橋梁。據(jù)綦家夾河村黨支部書記楊振河介紹,開幕式當天共計接待游客8000余名,種植戶們日銷售葡萄均達1000余斤。據(jù)悉,綦家夾河村的葡萄不僅在線下銷售得紅紅火火,活動現(xiàn)場還通過直播帶貨、多平臺線上銷售等形式,在打開銷路助力農產品上行的同時提升品牌影響力,實現(xiàn)了品牌塑造與農民增收的“雙勝利”。
利津街道積極探索“旅游、農業(yè)、農村”三點融合的新模式、新思路,以“田園鄉(xiāng)村”為核心,以“農業(yè)+文化+旅游”為特色,高標準打造“綦家嘴”鄉(xiāng)村旅游示范片區(qū),實現(xiàn)了第一產業(yè)與第三產業(yè)的融合發(fā)展。此次舉辦東津渡文化旅游季暨第七屆“綦家嘴”鄉(xiāng)村文化旅游節(jié),不僅能夠提升當?shù)剞r產品的知名度,做優(yōu)做強“天下黃河-東津渡”文旅品牌,更能夠加快整合區(qū)域內文化旅游資源,推進濕地生態(tài)休閑區(qū)建設,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充沛活力。
為加快農業(yè)結構轉型升級,利津街道堅持“一園一特、一村一品”的原則,不斷加強農產品品牌化建設?!棒爰易臁惫吆献魃缤ㄟ^無公害產品認證,注冊農產品商標,認定“利津葡萄”地理標志,牢固樹立起“綦家嘴”農產品品牌形象。同時,“綦家嘴”果蔬合作社還設計了“綦家嘴”卡通形象大使“小紫”,在融入黃河文化元素的同時,制作了系列動漫,讓葡萄產品也有了“黃河韻味”。
日子興旺后,綦家夾河村又投資260余萬元,對村莊實施了綠化、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對全村墻壁進行了統(tǒng)一粉刷,繪制主題墻繪30余幅,種植綠化灌木20000余株,“圍村林”460余畝。2018年,綦家夾河村被評為山東省首批“省級森林村”。如今,“人在林中走,遍地瓜果香”已成為綦家夾河村的真實寫照。
(圖片由利津縣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王勉勵 助編/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