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海鷹(桐鄉(xiāng)市青少年宮主任、中國南社研究會研究員)
這是中信出版的“知中”系列,類似“雜志書”,編著體例獨特。每月一個主題做一本書,志在用更適合于時代又不乏文化深度的方式,推廣傳播“中國所代表的東方文化”。有《知中·禪的入門》《知中·幸會!鳩摩羅什》等?!吨小ば視√K東坡》是2017 年6 月號,有《東坡年表》《東坡關系譜》《東坡與酒》《東坡與王安石》《蘇東坡與萊辛》《北宋風俗人情》等,足以讓你對編者做這本書的理念有所管窺了吧?即使你沒有系統(tǒng)地讀過蘇軾的傳記、他的文集、他的詩詞校注……讀此書也能讓你對蘇軾一生的起伏遭逢和心路歷程有一個基本清晰的了解。
張岪,是木心給陳丹青取的名字。岪,木心的釋義中有“山路郁岪”四個字,真是非常木心!然而陳丹青一次也沒有用過這個筆名,終于唯一用在了這冊他紀念木心的文集上,也許,也只有用這一次了!與木心三十多年的亦師亦友、亦父亦子,化成丹青老師筆下深情而誠懇的回憶文字,集結成這一冊文集,送走木心,帶來木心。沒有矯情與悲情,平實的文字極盡細節(jié),讀者內心敏感的那根弦卻每每被擊中。
“我忽然明白,要和這難弄的家伙不分離,只剩一條路,就是,持續(xù)寫他!”陳丹青說。對極了,蘇軾寫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王弗就活到九百年。何為死呢?《幽冥錄》寫過“人死為鬼,鬼死為聻(一說魙),聻死為希,希死為夷”。肉身消亡,是死?世間遺忘,是又死一次?沒有死,有文字的深情凝望,就會永遠活著!
張瑋有個公眾號“饅頭說”,很好看的歷史敘事?!稓v史的溫度》是公號的加工再整理,已出到四。經過自媒體流量考驗過的文字引人入勝是一定的,我愛讀是因為書中歷史敘事與自己固有內存不同,就好象一箱光潔的蘆柑里來了幾只“粑粑橘”,長得骨骼清奇的,一吃,哇,味道好得不得了!
張瑋體育記者出身,寫歷史算跨界吧?跨界常常能給人大驚喜,《歷史的溫度》稍燙,是刺激神經剛剛好的閾值。他的文字操控能力很強,在時間與空間中敘事的自如騰挪,以及對于事件與人物的獨立思考與表達,是我心向往之而始終達不到的。
江南的符號,總是小橋流水人家,煙花三月?lián)P州,吳儂軟語詩詞歌賦,還有水磨的昆腔精雅到極致。但是黑陶的江南很特別,不是水墨是油畫,色彩濃烈,極具張力。他在《漆藍書簡》的扉頁上寫了這樣一句話:“大地對我們的教誨勝過所有的書本?!睍锎蠹s寫了五十個左右的江南鄉(xiāng)鎮(zhèn),遍布江浙滬皖鄂。所有帶著泥土味道的地方,都是他多年親歷的地理空間。個性化的表述,文字質樸而激烈,此書的江南,充滿了力與美,是質樸的、有力的、土性的江南!老父親般包容的寬厚的江南!
慶山從安妮寶貝變成慶山,文字越來越深邃動人,有了從欲海中洗煉出來的涅磐的味道,就像阿難尊者經過了魔女的考驗。看過她早期的小說,再看如今改名慶山后的作品,大概能體悟到,當身心真的經歷過煉獄中的折磨,靈魂離天堂也就不遠了。作品有了哲學的思辨后,讀到會心之處就常有心里照進一束光的感覺。
小說是一個追尋自我的精神之旅的故事。書中的“夏摩山谷”,是小說中諸多紅塵迷航的人們最終的一個救贖之地。當人在世間的愛恨情仇之間循環(huán)往復,無法放下,就像被惡魔劫持了身心,情感、愛欲、仇恨、掙扎、隱私……讓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而夏摩山谷離天很近,離佛很近,能斷舍離,凈化,沉靜,人離本心也就會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