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平成
佳能RF 24-105mm f/4-7.1 IS STM比早前隨EOS R機身一同推出的RF 24-105mm f/4 L IS USM鏡頭更輕、更小,同時更便宜。兩者之間的焦段范圍雖然相同,但是因為光圈的差距,新鏡頭的體積有了大幅減小。
新鏡頭并沒有使用L版本上的環(huán)形USM超聲波馬達,而是STM步進式馬達,對焦動作更安靜,但是速度稍慢。對于視頻拍攝者來說,f/4-7.1的光圈很有實用性。24mm端0.2米(手動對焦時可達0.13米)以及105mm端可達0.34米的近攝能力也比L版本的0.45米強上不少。這支鏡頭使用了與L版相同的光學5擋防抖系統(tǒng)。
大多數(shù)浮動光圈的變焦頭都會采用f/3.5-5.6的光圈設計。但是據(jù)佳能宣稱,因為EOS R系統(tǒng)更優(yōu)秀的對焦系統(tǒng)和更強悍的高感能力,長焦端f/7.1的最大光圈并不會給實際使用帶來過多不便。
不過,最大光圈f/4所涵蓋的焦段并不多。在使用鏡頭的50mm標準端時,鏡頭的最大光圈只能達到f/5.6 ;而在經(jīng)典的人像焦段85mm時,鏡頭就已經(jīng)達到了最小的f/7.1。無論是面對什么樣的拍攝題材,你都需要保證場景中的光線充足,或是以畫質(zhì)為代價升高ISO值,抑或是冒著模糊的風險降低快門速度。當然EOS R和RP相對較好的高感能力能相對緩解小光圈帶來的影響。
在全焦段范圍以及全部光圈下,這支鏡頭都有非常好的畫質(zhì)表現(xiàn),畸變控制也很出色。但是在廣角端,邊緣畫質(zhì)以及畸變、色散控制的水平都有所下降。
中央銳度
中心銳度
盡管浮動光圈的設計難免有一絲廉價感,但是在畫質(zhì)上這支鏡頭可是毫不含糊。從中心到畫面邊角都有很優(yōu)秀的銳度表現(xiàn),在50mm端時銳度達到頂峰,在f/5.6和f/8下都有強于一般變焦頭的表現(xiàn)。
色散
這支鏡頭的色散控制表現(xiàn)有些割裂。在24-50mm端會出現(xiàn)一些明顯的色散,而在70mm之后就基本不可見了。
畸變
類似這種變焦比較大的鏡頭都會有相對較差的畸變控制表現(xiàn)。這支RF24-105鏡頭也沒有例外,但是從50mm一直到105mm,這支鏡頭都擁有遠超同級的枕形畸變控制能力。
這支鏡頭非常適合經(jīng)常出門旅行的用戶,它的焦段覆蓋范圍也能夠滿足大多數(shù)題材的拍攝。除了常規(guī)的風光、建筑以及自然和人像題材,它還擁有不錯的微距拍攝能力。對于EOS R用戶來說,這支RF24-105mm f/4-7.1是近期不可錯過的入門級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