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汾河畔,元寶山麓,貧瘠的黃土坡傳承著紅色精神,升騰著生生不息的希望。眼下,山西蔡家崖村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發(fā)力,群眾生產(chǎn)生活變化喜人。
6月21日7時55分,伴隨著滾滾車輪、悠悠汽笛,由太原開往蔡家崖的4621次列車準時到達。列車身上紅色的窯洞前印有八路軍的卡通形象,腰別手槍,背挎大刀,手握沖鋒號,為沿線婁煩、嵐縣、臨縣、興縣4個老區(qū)縣提供源源不斷奔小康動力。
2018年6月21日,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原有貨運鐵路線全面進行適應性改造,特地增設(shè)兩對“蔡家崖號”列車,曾經(jīng)的晉綏邊區(qū)首府所在地——蔡家崖村,從此結(jié)束了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蔡家崖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開往小康的列車”。
“我小時候,是真沒想到火車能開到我家門口。交通也好了,生活也好了,日子越來越紅火了?!背俗熊嚨奶└衿郊拥馗锌?/p>
蔡家崖站站長張培國介紹道:“‘蔡家崖號列車開通兩年來,已累計開行2792趟,運輸旅客223萬人次,極大方便了老區(qū)人民出行。以前賣不出的本地農(nóng)產(chǎn)品也隨著隆隆的車聲銷往全國各地。
“‘蔡家崖號開通前,山里的不少孩子輾轉(zhuǎn)400多里地到太原、晉中求學。路費貴、山路不好走,一直是老大難,老師們想出去學術(shù)交流也不方便?!睆奶嘏d縣老家的尹貴多,也深深感受到了“蔡家崖號”對教育的影響。“興縣要從全國招聘優(yōu)秀教師,但交通仍是制約師資力量的一個因素。如今火車一通,很多難題迎刃而解,是火車拖來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