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榕
我發(fā)表在《飛天》的第一篇小說是《深白》,對我而言意義非凡。
工作十年間,我一直想好好寫寫我所在醫(yī)院的故事,這個念頭揮之不去,時時催促我:該寫了。
2007年,其實是我最忙的一年,可謂諸事纏身,故事醞釀了半年多,動筆很順利,一口氣寫完。完稿那一剎那,我感覺就像在數(shù)九寒冬跳入了一個熱水池,周身舒泰。寫得舒泰,投稿時卻不免暗暗擔心——這部作品長達三萬七千字,擔心發(fā)表困難。
沒承想《飛天》張開雙臂,熱情擁抱了《深白》,且一路攜著這部中篇,御長風踏祥云,不斷拉升——先是以最快的速度在當年第十期頭條推岀,繼而《小說選刊》轉(zhuǎn)載,緊接著被《中篇小說選刊》《新華文摘》《小說月報》相繼轉(zhuǎn)載,籍此榮獲第四屆“湖北文學獎”;后《深白》被選入多部文集,迎來了我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高光時刻。那段時間不時接到讀者來電,不知他們?nèi)绾未蚵牭轿宜卺t(yī)院科室的座機號,電話那頭,素不相識的人對這篇小說以及女主人公“高飛”贊許有加,讓我一時不知該如何應答;又怕顯得冷漠無禮,聽到電話鈴就開始莫名心虛。
2008年春,我接到一個電話,北京一家影視公司聯(lián)系我,想購買《深白》的影視版權(quán),電話同樣是打給我單位。當時我正忙得焦頭爛額,實在無心應對,留給對方我的住宅電話便匆匆掛斷了。北京影視公司老總為表誠意親自到武漢與我洽談版權(quán),吃了頓飯就簽了合同。當時正值汶川地震,舉國悲慟。得知甘肅也發(fā)生了地震,我心緒難平,覺得該為《飛天》所在地做點什么。與家人商定后,決定將《深白》的萬元稿費捐出。因工作無法脫身,我將捐款的事宜委托給了《飛天》雜志的馬青山老師。馬老師為了達成我的心意,特意尋找了可靠的委托人,仔細篩選出十名災區(qū)女學童,捐贈給她們做學費。完成捐贈儀式時,還細心刻錄了光盤寄我留存。馬老師的付出大大超越了編輯職責,如今想起依然令我感動至深,讓我覺得能夠為社會盡綿薄之力,為這個世界發(fā)出微光是一件多么值得欣慰的事。
《深白》的劇本改編進展不順,在更換兩任編劇之后,影視公司建議我親自操刀撰寫劇本。他們認為我本人更熟悉醫(yī)院的生活,更熟悉我筆下的人物。
那時的我對編劇工作毫無概念,連文本最基本的格式都沒搞清楚,就莽撞的加入到了編劇行列中,并且一往無前地走下去。多年后回想,我覺得是《飛天》的信賴和支持給予了我莫大勇氣。經(jīng)過大半年的艱苦創(chuàng)作,以及后期數(shù)度修改,39集電視連續(xù)劇《深白》(又名《再婚進行時》)在2012年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第八頻道黃金強檔,收視率位列同時段全國第二。之后在幾十家電視臺播出,每年央視白天檔都會重播一遍?!渡畎住分笪覄?chuàng)作了若干劇本,大部分都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部分在地方衛(wèi)視播出,收視率都不錯。
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小說我相應創(chuàng)作得漸少,基本一年只寫一兩篇,作品陸陸續(xù)續(xù)發(fā)表于《人民文學》《當代》等刊物。而不久前,我在《飛天》發(fā)表了一篇長達四萬字的武俠小說,完成了我兒時的武俠夢。為此,感恩《飛天》的信賴與寬容,使我始終不敢懈怠?!渡畎住钒l(fā)表十年后,我出版了《再婚進行時》的長篇電視小說,以及名為《深白》的個人小說集。
光陰荏苒,我的作品中常被讀者們銘記的依舊是《深白》?!渡畎住分谖?,如同《飛天》之于我,是人生一段銘記于心的美麗時光。
我以為,成為一名真正的作家,勤勉與天分是必要前提,但能遇到合適的發(fā)表平臺,合適的時機,能及時獲得成長的助力也必不可少。
《飛天》是我的福地,予我以風,助我高飛。
責任編輯 趙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