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郭昭明,劉華玲,羅大蓓
原發(fā)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為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之一,根據(jù)流行病學顯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其發(fā)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1]。EH所致靶器官損害可導致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2],其中冠心病是EH病人最常見的合并癥之一,作為心內(nèi)科常見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已經(jīng)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主要殺手。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血壓的控制與冠心病的風險緊密相關[3],因此,早期預測EH病人的冠心病發(fā)病風險,并給予積極的干預,對改善病人的預后有重要意義[4]。近年來,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種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多功能損傷因子,且載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可能參與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5]。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討EH病人Hcy、ApoB 水平與冠心病發(fā)病的相關性。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8年1月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部收治的EH病人387例。根據(jù)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分為冠心病組(264例)與對照組(123例)。冠心病組,男166例,女98例;年齡62~77(69.24±12.37)歲;病程3~11(5.23±0.98)年;吸煙88例,飲酒50例;糖尿病65例。對照組,男62例,女61例;年齡55~71(62.56±10.23)歲;吸煙38例,飲酒18例;糖尿病27例。兩組性別及年齡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吸煙、飲酒及糖尿病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 修訂版)[6]中EH診斷標準;②近 1 個月內(nèi)未使用過其他藥物治療;③按要求復診;④近3個月內(nèi)未行抗凝治療。
1.3 排除標準 ①繼發(fā)性高血壓者;②近3個月內(nèi)進行過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者;③患有精神疾病者;④合并嚴重肝功能衰竭及心血管、肺、腎功能障礙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4 方法 收集所有入選對象早晨空腹全血4 mL,離心后取血清凍存待測。①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800,瑞士羅氏公司),采用比色法(檢測所用試劑來自寧波市瑞源生物有限公司)檢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②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800,瑞士羅氏公司),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所用試劑來自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測ApoB。③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800,瑞士羅氏公司),通過酶轉換法檢測血清Hcy,線性范圍嚴格控制于1~40 μmol/L。
2.1 兩組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冠心病組血清TC、LDL-C、Hcy、ApoB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TG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s)
2.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齡、男性、高水平的LDL-C、Hcy和ApoB為EH病人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高水平HDL-C為EH病人發(fā)生冠心病的保護因素。詳見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EH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以老年人居多[7]。而EH病人多伴有高Hcy,Hcy是人體內(nèi)的一種含硫氨基酸,當Hcy升高時能加快血管壁彈力纖維的溶解和膠原纖維的合成,改變血管壁的纖維構成,并通過對一氧化氮產(chǎn)生較強的抑制和降解作用,進而影響血管的舒張功能[8-9],同時由于Hcy具有較強的氧化性,易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10-11]。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ApoB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要優(yōu)于傳統(tǒng)血脂指標[12-13],其作用機制為通過其羧基末端結構上的脯氨酸結構,誘導下游多重糖蛋白配體的激活,促進下游糖蛋白信號通路的激活[14]。有研究認為,ApoB的高表達是促進心肌細胞重塑性改變,增加心內(nèi)膜下心肌細胞缺血的重要原因[15]。
本研究結果提示,冠心病組年齡、男性構成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吸煙、飲酒和糖尿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男性EH病人冠心病發(fā)病率高于女性病人,與部分研究[16-17]結果一致。冠心病組血清TC、LDL-C、Hcy和ApoB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但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報道顯示,EH病人Hcy含量明顯升高,且高于健康體檢者[18]。體內(nèi)Hcy代謝升高時,可形成堆積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上的泡沫細胞,并激活單核細胞中的炎癥信號,促進內(nèi)皮細胞功能失調(diào),誘導氧化應激,導致動脈粥樣硬化[19];本研究中冠心病組血清ApoB明顯高于對照組,一方面提示ApoB可能參與了冠心病的發(fā)生或者不良臨床預后的進展過程,另一方面提示臨床上對于ApoB的針對性研究能夠為冠心病的診療提供新的理論基礎。ApoB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可抑制纖溶系統(tǒng),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上的LDL-C受體結合,促進血循環(huán)中的脂質(zhì)沉積于血管壁,并刺激血液中的單核細胞逐漸轉化為巨噬細胞進而促進炎癥反應導致斑塊形成[20-21]。有研究表明,高齡、男性等因素與Hcy密切相關[22]。本研究結果提示,高齡、男性、高水平的LDL-C、Hcy、ApoB為EH病人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高水平的HDL-C為保護因素。兩組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TG不能作為單獨預測EH病人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LDL-C、Hcy及ApoB水平對評估EH病人冠心病發(fā)病風險有一定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