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時,四季更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與冬的休息和等待都是為了春與夏爆發(fā)的蓄力。法國哲學家加繆說過:“在隆冬,我終于知道,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夏天。”若我們在最深的絕望里也能蘊積熱情和希望,做好沉淀和積累,待到春花爛漫時,就定能迸發(fā)出無限的力量與光彩。
沉淀,需要我們將重重阻礙碾為齏粉。齊奧朗在《眼淚與圣徒》中說:“想到夜晚的孤獨,還有這孤獨的劇痛,我就渴望在圣徒所不知的路上漫游。往何處去,往何處去?就連靈魂外面也有深淵?!笔疯F生,風華正茂時雙腿殘疾,命運將其推到崖邊,待其迷失自我、失魂落魄、墜落深淵。他并未畏懼,不甘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并讓自己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他來到這靜謐的地壇,他寄心于古老的地壇之中,沉浸于漫長的思索與冥想,讓那一份創(chuàng)作的渴望慢慢醞釀?!霸跐M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到自己的身影”,經(jīng)過沉淀的史鐵生,坦然注視著人生的曲折、打擊與黑暗,孤獨地去面對自己最深的痛苦,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落筆寫下了“我不在地壇,地壇在我”等哲思巨作,在瞬息變幻中觸摸永恒,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慢慢沉淀,而后他繃緊了人生的琴弦,奏響了世間絕唱。
沉淀是懂得享受孤獨,而沉淀后的孤獨是思維的清明。經(jīng)歷烏臺詩案的蘇軾被貶黃州,起初孤苦無助的他幾乎幾度抑郁成疾。但他的理智不允許他一味地消沉,他索性駕一葉扁舟、放舟中流,獨游于這赤壁之下,寄蜉蝣于天地,沉淀并過濾掉塵世雜念。正是這樣的一份沉淀,讓蘇軾變得通透與豁達,練就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胸懷,看淡了身世浮沉也看透了人生真諦?!叭松教幹嗡?,應似飛鴻踏雪泥”,他以心中的坦然,笑看世事的無常。
沉淀是一種境界,沉淀過后是一種“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的灑脫與豪邁。隱居山野,暗自修煉,在亂世依舊沉穩(wěn),成就了諸葛先生一柄羽扇指點江山的瀟灑自如;手捧一本書,在喧囂的塵世中守住自己一方凈土,成就了董卿那不顯山不顯水的美人風骨;在困境中韜光養(yǎng)晦,面對對手的步步緊逼而依然堅忍不拔,成就了華為對自己定能絕地反擊的堅定自信?!罢l終將聲震人間,必將長久深自緘默”,在不斷錘煉過后,生命定能如我們所愿迸發(fā)出最耀眼的火花。
安吉拉·卡特講道:“這世界是一座丑惡的秘密暗牢。但在此處的垃圾之中,我將找到還我自由的鑰匙?!比松鹑缬陌档拇蠛#覀円坏┩渡碛诤K?,潛入海底深處之后,會發(fā)現(xiàn)無數(shù)黑洞洞的溝壑,陰暗的隧道,深邃的巖洞和可怖的魚類、海藻。唯有沉淀,方能讓我們超越自我。我們要學會自愈,與其陷入永夜,不如追逐太陽,謳歌生命的可貴,活出生命的精彩,浮到溫暖蔚藍、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迎接勝利的曙光;我們也要像樹一樣學會等待,將根深深扎進黑暗的泥土中,將枝高高地伸進光明里;我們更要學會相信,惟愿“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沉淀,讓我們在本就孤寂的人生中,尋找一份內(nèi)心的答案,覓得一份春光的燦爛。
作者簡介:封舒捷,女,籍貫:河北石家莊,學歷:高中,學校: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