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慶·王祖遠
十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騎車去看望一個朋友,告別時發(fā)現(xiàn)停在門口的自行車不見了,肯定是哪位宵小之徒趁黑“順走”了?;丶乙院笠灰篃o話。第二天我比往日早起床,早出門,準備坐公交車上班,妻問我原因,我實話實說。又問為什么昨夜不講?我說,昨天夜里不講,一個人睡不好,講了,兩個人睡不好,哪個劃算?
今年上半年,我因為心臟問題住進醫(yī)院,出院時醫(yī)生關(guān)照近期一定要注意休息。幾天后,妻接到我弟弟病故電話,這回是她當晚暫且“按下不表”,讓我如同常日安眠一個夜晚。第二天,她一面告訴我這個消息,一面好生安慰我,安排好孩子照顧好我,自己訂機票回去代我奔喪。
有時候,為了家人的健康,需要講求一點心理學。說話講究一點技巧,好消息爭取在第一時間報,不好的消息盡可能在合適的時間講,減輕心理沖擊。另外,凡事往好的、正面的方向去想,摒棄負面影響,樂觀地看待人生,益于身心健康,家庭也就多了一份和美的氛圍。
妻的家里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遺傳病史。如今她年逾古稀,血糖、血壓、血脂偶爾也會超出指標,醫(yī)生囑咐妻少量服藥預(yù)防控制,她就此給自己戴上了“三高”的帽子。妻愛好讀報,尤其關(guān)注健康養(yǎng)生、醫(yī)藥衛(wèi)生版面,常常把報上寫的糖尿病癥狀、基因的遺傳、糖尿病的并發(fā)癥的說法跟自己的情況對號入座,因而多了心事,無形中煩惱纏身。
我和孩子們以心理學上“利導思維”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時啟發(fā)她看到自身的長處,避免她拿別人的長處跟自己的短處比。譬如妻走路快,腳步輕松;說話快,流利順暢;做事快,手腳利落。我們就時常提醒她說,這“三快”是真的,那“三高”是假的。再譬如她三天兩頭跑超市,很會貨比三家,甚至能記清楚上個月那件貨物是什么價錢,我們真是服了。我們就經(jīng)常夸她說,一個老人家腦子這么靈,記性這么好,年輕人都不一定趕得上你啊!妻常聽這些話,放寬了心,逐漸放下了心理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