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蕭家老大
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唐朝第九位皇帝唐德宗李適(kuò)開科選士,任命兵部侍郎陸贄知貢舉(任主考官)。陸贄是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政論家,工詩文,尤長于制誥政論。他任宰相期間勵精圖治,建議皇帝了解下情,廣開言路,輕徭薄賦,任用賢能,讓“安史之亂”后搖搖欲墜的大唐帝國得以喘息。
陸贄秉性貞剛,嚴于律己,以天下為己任,且敢于矯正人君的過失,揭露奸佞誤國的罪惡。特別是在選拔人才上獨具慧眼,為時人所贊譽。這也是皇帝讓他當主考官的主要因素。
這次考試,賦詩以《明水賦》,詩則以《御溝新柳詩》為題。如狀元賈棱的《御溝新柳詩》曰:
御苑陽和早,
章溝柳色新。
托根偏近日,
布葉乍迎春。
秀質(zhì)方含翠,
清陰欲庇人。
輕煙度斜景,
多露滴行塵。
裊裊堪離贈,
依依獨望頻。
王孫如可賞,
攀折在芳辰。
本科錄取進士共二十三人,可以說是人才薈萃,俊采星馳。這些人后來不僅官職顯赫,而且文采飛揚。故當時稱為“龍虎榜”。一般進士科考后發(fā)榜,稱為“金榜”,而此科獨稱為“龍虎榜”,可見非同一般。
“龍虎榜”上有李絳、崔群和王涯,三人先后坐上宰相寶座,在治理國家上各顯神通,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其中李絳和崔群以敢于直言著稱,成為唐晚時期的名相。李絳喜實厭虛,他曾說:“身居要位,只圖惜身不敢直諫,是臣負于君王。若臣子為國為民敢于做出不順從圣上的事,而被治罪,是圣上負于臣子?!睉椬诶罴兟牶筚潎@說:“卿告朕人所難言者,疾風知勁草,卿當之矣。”
元和元年(公元808年),權(quán)宦吐突承璀要整修安國寺。他為討好獻媚皇上,擅自動工,立了一個功德碑,碑的大小高下與華岳碑相同。并找時任知制誥的李絳撰寫碑文,答應(yīng)付一萬貫錢的酬勞。李絳得知后極力反對,向憲宗上了一道奏章。他說,陛下治國有目共睹,現(xiàn)在卻要立功德碑,自我炫耀,難道是想招來天下的譏笑嗎?太宗創(chuàng)貞觀盛世,也未立碑,難道陛下的功德還能超過先祖嗎?請求皇帝制止此事。憲宗看了奏章,說了句“李絳是忠臣”,命令吐突承璀把碑拽倒。
崔群以直言正論聞名于世。當時,憲宗急于掃蕩盜寇,對能為朝廷聚財斂資之臣大加獎掖,藩鎮(zhèn)州府因此迎合朝廷意旨,往往橫征暴斂收取賦稅輸送朝廷。有一次,魏博節(jié)度使田季安進絹五千匹,資助修建開業(yè)寺。崔群認為,師出無名,還會加重百姓負擔,奏請皇帝不要接受其進獻。處州刺史苗積,進獻了七百萬贏余的賦稅,崔群認為接受這些錢,將失信于天下,請求賜還州縣,來解除特別貧困人家的賦稅。崔群前后奏議多合圣意,皇上無不聽納。
名列第十三名的韓愈,因文章而留名于后世,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雖然是一個文弱書生,可是在國家危難之時,大義凜然,臨危不懼,單槍匹馬赴鎮(zhèn)州,宣慰亂軍,不費一兵一卒,平息鎮(zhèn)州之亂。韓愈宣慰鎮(zhèn)州之行,表現(xiàn)了一個文官的大智大勇。皇帝得知后龍顏大悅,任命韓愈為吏部侍郎,不久,又晉升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二百七十年后,潮州人民為韓愈建廟立碑,知州王滌請?zhí)K軾撰寫碑文。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贊道:“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guān)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探花歐陽詹才情頗高,是自隋代科舉制度開創(chuàng)一百八十年以來,閩海泉州士子第一人,后人有贊歐陽詹的詩句“文筆破天荒,名震貞元龍虎榜”。
其他如馮宿,官至河南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兵部侍郎、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許季同,官至監(jiān)察御史、兵部郎中、京兆少尹、宣歙觀察使。庾承宣,官至檢校吏部尚書、天平軍節(jié)度使。劉遵古,官至刑部尚書、節(jié)度東蜀軍。李觀,官至太子校書郎。齊孝若,官至太常寺協(xié)律郎。萬珰,官至學(xué)士。這些人,也都立下了推進歷史前進的蓋世功德,形成了超越時空的影響力。
但此次科考取士也出現(xiàn)了幾個文章了得而政績平平的人物。賈棱中狀元后入仕,官至大理評事,也就是個八品官員。榜眼陳羽,官至東宮衛(wèi)佐,因擅長作詩,與詩僧靈一交游甚厚,唱和頗多,此外再無其它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