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琨
摘 要: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務必對每一項資料展開全面而且準確的記錄,以此來保證水利工程的順利竣工。水利工程資料的采集與整理以及歸檔工作是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工程后期管理的關鍵依據。對此,此文簡單介紹了水利工程資料采集和管理的關鍵作用,詳細分析了目前水利工程施工資料采集與管理具體情況,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希望能夠給未來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資料;采集管理
水利工程一般規(guī)模較大,相關專業(yè)配合多,施工技術繁雜,工藝工序項目劃分較細。所以,相關資料填報內容較多,技術標準要求嚴格,需要采集工程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完工階段的程序報驗和質量驗收評定資料。具體包括設備、材料的采購供應相關資料,工程設計、監(jiān)理、施工單位的報驗和核查材料以及工程質量保證和施工質量評定資料,完工后運行管理、交付驗收以及質量鑒定結論等文件資料。
1 水利工程資料采集與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項目從項目立項之初到竣工,是周期比較長且各種程序非常復雜的過程。在這期間,會形成大量的基礎數據、往來文件、影像檔案、質量保證資料、報驗資料以及質量評定資料等,通過資料的記載,可以對工程中的每一個施工工藝與施工程序的施工效果進行記錄,換而言之,資料可以證明施工質量,而且也是工程運行管理與驗收和養(yǎng)護的重要憑證和依據。通過對水利工程施工資料進行歸類與采集,并且按照統(tǒng)一的驗收標準進行管理,能夠使水利工程的運行更加順暢,也可以對一些重點施工工藝或者施工難點進行記錄,從而積累更多的施工經驗。此外,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隱避項目,利用施工資料對其進行全過程記錄,不僅可以成為工程竣工后追溯的憑證,也可以為工程的后續(xù)開展提供重要憑證。所以,工程資料的規(guī)范化采集與管理對整個工程的開展都有重要的意義[1]。
2 水利工程施工資料采集與管理現狀分析
水利項目施工是依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規(guī)范》《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進行資料整理匯編,參建方對應各自職能范圍參與工程管理,形成各自的相關資料。此文借鑒多年水利項目施工實踐以及調研,對水利工程施工資料與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
2.1 重視程度不足
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范圍非常大,導致工作人員比較分散,很多基層工作中存在明顯的人員不足情況,而且業(yè)務范圍也比較單一,缺乏對工程資料與建設管理的正確認識。很多企業(yè)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只采用比較粗糙的管理方法,容易產生管理漏洞,缺乏責任性的落實與執(zhí)行力,而且整體的專業(yè)能力與綜合素質也不夠充足,集體凝聚力不足。同時,在管理人員方面,因為企業(yè)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從事資料管理的人員不足,業(yè)務能力與業(yè)務水平也無法滿足崗位的實際需求,很多企業(yè)內領導往往更加關注工程的施工進度等,忽略了工程資料管理的重要性,從而降低了工程資料管理的效果,阻礙了其作用與價值的發(fā)揮[2]。
2.2 資料采集工作存在漏洞
很多企業(yè)在采集資料時態(tài)度敷衍,導致很多設備、原材料進入施工現場時,相關的文件資料不夠完善。比如,設備的出廠質量報告、合格證以及年檢合格證等資料均不全,或者很多材料的資料出現重復的情況,影響了材料登統(tǒng)的準確性,進而影響后續(xù)工作。同時,采集相關的技術資料時,也會出現一些漏洞,比如,需要管理人員簽字時,并非本人簽字,而是代簽,或者直接使用原來的設計圖代替竣工圖,無法對真實的施工情況進行記錄。
2.3 施工資料信息系統(tǒng)構建不完善
如果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中無法根據實際的施工要求建立資料信息系統(tǒng),則不能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問題,從而對整個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如果資料記錄不全,使很多優(yōu)秀的施工方案、經典的施工工藝不能得到數據支撐,無法為后續(xù)的施工提供更好的施工經驗。所以,施工資料是水利工程開展過程中進行工序調整、工程資源調配的主要依據,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3]。
3 水利工程施工資料采集與管理的建議
3.1 完善采集與管理制度,建立組織管理機構
在水利工程的開展過程中,應結合工程的特點、規(guī)模以及運行情況合理選擇組織模式,根據工程的特性建立具有針對性的組織管理結構,將各項分工進行細化,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按照施工情況完善管理制度,確保整個管理過程呈現出動靜結合、層次分明且有條不紊的局面,全面調動各個管理部門,優(yōu)化施工管理過程。此外,要對各個施工參與方進行協(xié)調,建立共享信息平臺,確保各種數據可以及時得到及時的反饋與記錄,形成規(guī)范化、標準化和程序化的項目管理模式[4]。
3.2 提高管理人員工作能力,強化日常管理
對于水利工程資料的采集與管理,管理人員是順利開展工作的保障。所以,應對管理人員進行規(guī)范化的管理,進行資料采集管理時,應先結合工程的特點與施工范圍等情況合理的配置人力資源,確保其能夠掌握該項目工程的各種施工技術與資料采集相關工作內容,建立人員層次搭配合理且專業(yè)能力強的資料管理團隊。同時,管理人員也要強化日常管理,在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執(zhí)行與落實崗位責任制度,以此提高工作人員自身的責任感。此外,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理論知識學習以及安全教育等,從而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yè)能力與綜合素質,確保資料采集與管理的規(guī)范化[5]。
3.3 完善制度建設,規(guī)范資料信息
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資料應貫穿于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而且施工資料不僅是對工藝流程、施工與管理程序的真實記錄,也是對基礎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和歸檔的結果,所以,應結合施工情況完善制度方面的建設,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同時,根據制度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對一些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關注,確保環(huán)環(huán)相扣,避免漏洞的發(fā)生,尤其是對于一些重要施工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必須由各個管理負責人進行簽字確認,以此保障資料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此外,要深入了解政府部門最新出臺的相關標準與規(guī)范,及時掌握水利工程施工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尤其是對新出臺的施工質量評定表格與標準等,要認真學習相關規(guī)范內容,掌握表格的使用規(guī)范與標準要求,嚴格按照要求填寫表格,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資料可以得到更加全面、準確的記錄。為了更好地進行資料采集與管理工作,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網絡平臺,建立多方共同監(jiān)督機制,以此降低施工成本、縮短工程周期、提高工程質量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術的現狀及其要點探析[6]。
4 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資料不僅是整個施工流程的真實記錄,也是工程竣工后運行管理的依據,所以,必須重視資料的采集與管理工作,建立專業(y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工作隊伍,建立完善的制度標準,明確崗位職責,使水利工程項目資料的采集與管理更加標準化、規(guī)范化。
參考文獻:
[1]孫麗娟,馬永杰,劉長垠.水利工程施工資料常見問題及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8,47(07):73-75.
[2]孫麗娟.水利工程施工資料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8,47(06):72-73.
[3]岳芳.淺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資料整編與管理[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8(08):82-83.
[4]步慧平.淺談水利工程施工資料整編及工程驗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8(04):224.
[5]蘇波,汪秀.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改進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8(01):278.
[6]康彩霞.淺談在水利施工中資料收集和整編的重要性[J].甘肅農業(yè),2017(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