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踴
摘要: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內(nèi)涵豐富。以民為本、為政以德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基礎;一以貫之,堅持不懈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之道;修身以德是黨風廉政工作落到實處的核心。
關鍵詞:廉政建設;思想內(nèi)涵
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內(nèi)涵極其豐富,包含了我國傳統(tǒng)的“道”與“德”的思想。
一、民本思想是黨風廉政建設之基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中引用,意思是人民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
這種民本思想,由周代的古書記載開始,在我國歷朝歷代都被奉為圭臬。《尚書·五子之歌》中還有“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的記載。春秋時期晏子提出:“德莫高于愛民,行莫賤于害民”。至戰(zhàn)國時期,孟子總結了前代帝王失敗的經(jīng)驗:“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币虼苏J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管子也主張:“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基于以民為本的思想,孔子提出了為政以德的觀點?!白釉唬簽檎缘?,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笨鬃诱J為,為政最重要的是“德”,以道德治國,大家都會信服,就向北極星一樣為眾星所拱衛(wèi),也即“三王(堯舜禹)之治在道德”。
為政以德需要執(zhí)政者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以道德的感召力贏得民眾的敬佩與信服。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為民服務,這就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基礎。
二、一以貫之是黨風廉政建設之道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jīng),而令行為上?!贝蛳乱悦駷楸尽檎缘碌乃枷牖A后,還需要將這一思想貫徹執(zhí)行,落在具體的工作中。
“廉者,政之本也”,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如一的將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黨的工作重點。
1922年“二大”通過的黨章中,專門規(guī)定了“紀律”。1926年中共中央發(fā)表《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1927年“五大”成立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專職負責廉政工作。1929年《古田會議決議》中提出嚴把入口、厲行清黨、嚴肅紀律等要求。1940年延安整風運動,確立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批評與自我批評、群眾路線等優(yōu)良傳統(tǒng)。1949年3月全國解放前夕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議做出“六條規(guī)定”,不祝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1949年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中明確了在縣市以上的各級人民政府內(nèi),設人民監(jiān)察機關,以監(jiān)察各級國家機關和各種公務人員是否履行其職責。1953年中共中央發(fā)布《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1961年中共中央發(fā)布《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經(jīng)濟的復蘇,新事物、新思湖大量涌入國內(nèi),為當時的黨風廉政政設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針對這一情況,1983年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用三年時間對黨的作風進行一次全面整頓,提高黨員干部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和服務群眾意識,扭轉黨風政風。之后黨風廉政建設得到不斷的健全完善與深化。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審議批準了《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標志著中國開始同國際合作反腐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動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fā)展,先后提出“八項規(guī)定”、“六項禁令”、反對“四風”,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
“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定從嚴治黨,一以貫之的執(zhí)行廉政建設之道。
三、修身以德是黨風廉政建設之魂
黨風廉政建設的執(zhí)行關鍵在人,因此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中之重。
宋周敦頤說“士希賢,賢希圣,圣希天”,即將自身修養(yǎng)視為安身立命、治國安邦之本。老子《道德經(jīng)》中記載“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及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及善?!毙奚硪缘?,即指通過自身的修養(yǎng),明德見道。
“德才兼?zhèn)洌缘聻橄取笔橇暯娇倳泴h員干部的要求。黨員干部需要通過“修身以德”,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牢記黨的宗旨是為人民群眾服務,成為其追求的目標。
修身以德修的是先人后己的公心?!笆ト撕笃渖矶硐?,外其身而身存”。黨員干部為了群眾的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乃至生命。
修身以德還應時刻檢討自身的修養(yǎng),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必須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tài)度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始終注重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成為人們的典范。
參考文獻:
[1]呂光明,王茜,秦利民,康璇.習近平黨風廉政思想的歷史根基、科學內(nèi)涵與時代價值[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20(03).
[2]邵景均.新時代堅持和完善有效治理腐敗的戰(zhàn)回升策略體系[J].毛澤東研究,2020(03).
[3]畢霞,沙良杰.習近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思想的淵源與創(chuàng)新[J].廉政文化研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