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斌, 張有彪, 張朋成, 張宇波, 尹 貝
(蘭州理工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由于雙渦圈渦旋壓縮機更適用于大排氣量和大功率場合,因而引起廣泛的研究。顧兆林等[1]提出了雙渦圈及多渦圈的幾何理論以及基本結構參數(shù)計算方法,通過對比單渦圈與雙渦圈的容積特性,得出了多渦圈不僅可以減小回轉半徑,而且可以降低滑動面摩擦速度進而減小磨損;王君等[2]建立了適用于任意齒數(shù)的渦旋盤通用幾何模型,深入研究了渦旋齒數(shù)對壓縮機性能的影響,豐富了多渦圈渦旋壓縮機理論;梁高林等[3]建立了無油雙渦圈壓縮機的泄漏模型,并定量分析了泄漏線長度、泄漏量的變化情況;彭斌等[4]對新型無油渦旋壓縮機的泄漏特性進行了深入研究;許多學者對渦旋壓縮機的幾何模型以及數(shù)學模型進行了深入研究[5-7];劉國平等[8]建立了一種對渦旋壓縮機動渦旋盤進行動態(tài)溫度場仿真的分析方法,并得出了渦旋盤上的溫度變化規(guī)律;趙嫚[9]對雙渦圈渦旋壓縮機的動力學特性進行研究;鄧亦攀等[10]對微型高壓壓縮機效率進行數(shù)值分析;侯才生等[11]詳細分析了影響變截面渦旋壓縮機齒厚的因素,并精確建立了齒厚與型線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 王訓杰等[12]提出了一種基于動渦旋盤氣體力分析的結構參數(shù)設計方法。盡管關于雙渦圈的文獻較多,但關于雙渦齒基圓半徑和漸開線發(fā)生角對雙渦圈渦旋壓縮機性能的影響研究較少。本研究著重研究基圓半徑和漸開線發(fā)生角對雙渦齒渦旋壓縮機性能的影響。
如圖1所示,圓漸開線雙渦齒靜渦旋盤是2條由基圓處發(fā)生并且相位角相差180°的渦旋體組成,2條渦旋齒旋轉90°后可形成動渦旋盤渦旋齒,動靜渦旋盤偏移一定距離安裝就可以形成能夠正確嚙合的工作腔體,如圖2所示。單渦圈渦旋壓縮機在工作時,形成2組對稱的工作腔,對稱腔體同時完成吸氣、壓縮和排氣過程。由于雙渦圈渦旋齒結構的特殊性,主軸回轉1周,依次形成相位相差90°的4組工作腔,4組工作腔依次完成吸氣、壓縮和排氣過程。雙渦圈渦旋齒基本幾何參數(shù)計算方法如下。
圖1 靜渦齒示意圖
圖2 動靜渦旋盤嚙合
渦旋齒節(jié)距pt:
pt=πa
(1)
渦旋齒齒厚t:
t=2aα
(2)
動靜盤嚙合回轉半徑Ror:
(3)
式中,a——基圓半徑,rad
α——漸開線起始角,rad
圖3為銑刀加工雙渦圈渦旋齒示意圖,與加工單渦圈渦旋齒相同,在加工雙渦齒時,銑刀中心起落點在基圓上,刀具最大直徑φmax為:
φmax=pt-t=πa-2aα
(4)
在未對雙渦圈齒頭型線進行修正之前,雙渦圈的排氣角取決于銑刀與渦旋齒的干涉,因此,求解出干涉點對應的漸開角對研究壓縮機排氣過程至關重要。如圖3所示,A1,A2分別為雙渦齒外側型線的干涉點,在該直角坐標系下,刀具圓的方程為:
圖3 刀具與渦旋齒干涉
(5)
雙渦圈外側型線方程為:
(6)
將渦旋齒外側型線方程帶入刀具圓方程中得:
(7)
(8)
從吸氣腔吸氣結束到排氣腔剛開始排氣瞬間,主軸回轉角為θD:
θD=φE-φD
(9)
式中,φE為雙渦齒中心漸開面最終展角,rad。
(10)
θD=φE-φD
(11)
(12)
1) 圓漸開線型線的幾何理論
如圖4所示,圓漸開線DP基圓半徑為a,取DP上一點B,其展角為φ,漸開線弧長為L,發(fā)生線長為l,當展開角有一定增量dφ時,其發(fā)生線的增量為dl,圓漸開線弧長增量為dL,對應面積的增量為dS,將圓漸開線、基圓和發(fā)生線所圍成的面積記作S。
圖4 圓漸開線
由漸開線的性質知:
微元三角形的面積dS為:
(13)
則陰影部分的面積S為:
(14)
2) 工作腔容積
圖2所示為主軸轉角為0時動靜渦旋齒嚙合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Si=S內-S外
(15)
(16)
式中,i=1,2,3,…,n。
吸氣容積:
=Hpt(pt-2t)(4φe-5π)
(17)
排氣容積:
=Hpt(pt-2t)(4φs+5π)
(18)
式中,H為渦旋齒高度,mm。
雙渦圈渦旋壓縮機在工作過程中的泄漏形式主要有2種:通過渦旋齒軸向間隙的徑向泄漏和通過渦旋齒徑向間隙的切向泄漏。切向泄漏線長度等于渦旋齒的齒高,徑向泄漏模型如圖5所示,徑向泄漏線可以分為兩部分:向外泄漏線LAC,LAD和向內泄漏線LBC,LBD,各徑向泄漏線長度為:
圖5 徑向泄漏模型
(19)
(20)
(21)
(22)
式中,φe為中心面漸開線最終展角,rad。
本研究中對某一廠家生產的雙渦圈渦旋壓縮機進行理論研究,其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渦旋盤基本參數(shù)
當基圓半徑為定值而發(fā)生角發(fā)生變化時,若想要形成能夠正確嚙合的雙渦旋齒,需要對發(fā)生角的范圍做進一步研究。渦旋齒在加工時, 銑刀最大直徑φmax的取值為:
φmax=pt-t=πa-2aα
(23)
齒數(shù)為Z的多渦旋齒若要形成能夠正確嚙合的型線,則齒數(shù)Z應滿足:
Z<π/2(α)
(24)
查詢機械手冊可知,銑刀最小直徑為0.5 mm,若要使式(1)中φmax有實際工程意義,則需:
φmax≥0.5
(25)
聯(lián)立式(23)~式(25)可得。
在基圓半徑已知時,若要構成能正確嚙合的雙渦齒型線,發(fā)生角α需滿足以下條件:
(26)
由式(26)可知,當雙渦齒基圓半徑為a=9.231 mm時,構成能正確嚙合型線的發(fā)生角α的取值范圍為:
(27)
分析模型的齒頭修正采用直接截斷修正,并且在齒頭修正以后渦旋齒中心漸開面的起始角為φs,由式(10)及式(11)得,采用直接截斷修正后雙渦圈渦旋壓縮機的排氣角θD變小。由式(18)得,采用直接截斷修正后雙渦圈渦旋壓縮機的排氣容積變大,排氣壓力變??;采用直接截斷修正后雙渦圈渦旋壓縮機的內容積比變小,內壓力比變小[13]。
運用推導得出的公式以及結論,在MATLAB中編程并作圖,得漸開線發(fā)生角發(fā)生變化時壓縮機基本參數(shù)變化的變化線圖,如圖6、圖7所示。由圖6、圖7可知,在基圓半徑a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漸開線發(fā)生角α的逐漸增大,雙渦圈渦旋齒壁厚以線性增長趨勢逐漸增大,主軸回轉半徑、吸氣容積和排氣容積以線性下降趨勢逐漸減小。
圖6 t, Ror隨α的變化情況
圖7 吸氣、排氣容積隨α的變化情況
基圓半徑對參數(shù)的影響如圖8、圖9所示,由圖8、圖9可知:當漸開線發(fā)生角α取定值時,隨著基圓半徑a逐漸增大,雙渦圈渦旋齒的節(jié)距、齒厚和回轉半徑線性逐漸增大,吸氣容積和排氣容積非線性增大。徑向泄漏線長度隨主軸轉角變化規(guī)律如圖10所示,由圖10可以直觀地看出4條徑向泄漏線的長度以及總泄漏線長度與主軸轉角成線性關系,且隨著基圓半徑的逐漸增大,徑向泄漏線長度線性增大。
圖8 基圓半徑對基本參數(shù)的影響
圖9 基圓半徑對吸氣、排氣容積的影響
圖10 徑向泄漏線長度隨主軸轉角變化規(guī)律
(1) 推導出了在基圓半徑不變的情況下,要形成能正確嚙合的雙渦旋體的渦旋型線起始角的取值范圍;
(2) 在圓漸開線起始角不變的情況下,基圓半徑與雙渦圈渦旋齒的節(jié)距、壁厚,徑向泄漏線長度和主軸回轉半徑成正比;隨著基圓半徑的增大,吸氣容積、排氣容積逐漸增大,但與基圓半徑成非線性關系;
(3) 在基圓半徑不變的情況下,雙渦圈渦旋齒漸開線發(fā)生角與渦旋齒壁厚、吸氣容積和排氣容積成正比,與主軸回轉半徑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