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昌
2007年8月26日至29日,在中德建交三十五周年之際,默克爾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8月28日,默克爾飛抵南京參觀訪問。得知自己要住進“索菲特銀河大酒店”四百多平方米的總統(tǒng)套房時,默克爾拒絕了,因為她覺得這個安排太過奢華——總統(tǒng)套房價格三萬多元,連同服務(wù)費則近四萬元,比商務(wù)客房貴二十多倍!在默克爾的堅持下,酒店為她安排了一間七十多平的普通商務(wù)客房,房價一千八百元。
第二天早上,酒店本打算安排默克爾在只為貴賓服務(wù)的索菲特會所用餐,結(jié)果又被她謝絕。默克爾堅持和隨行人員一起到七樓的西餐廳吃自助餐,而且不進VIP包間,就在大廳用餐。當酒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為她取餐時,默克爾再次謝絕了“好意”,自己到餐臺取食,還親手切了法式長棍面包。
此時,發(fā)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取餐時,默克爾不小心將一片面包掉到了地上。按照慣例,工作人員會幫客人撿起來,然后換一個。但默克爾拒絕了工作人員的服務(wù),若無其事地撿起地上的面包,放進餐盤。她的早餐很簡單,雞蛋卷、奶酪餅、西瓜,還有那塊掉在地上的面包。
在德國,默克爾更顯平民本色。下班后,她就會變身普通家庭主婦,灑掃做飯,有時候挎著菜籃子去超市購物。
如果說默克爾多少有點“做秀”成分的話,那么前總理施羅德的“做秀”就是迫不得已了。施羅德在任的時候,人們往往能看到這樣一種景象: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坐著豪華的奔馳轎車會見各國政要、參加各種會議;可一到周末或假期,他只能駕駛自家老掉牙的大眾牌汽車。為什么呢?因為施羅德實在是太窮了——家里每周只請一次保潔,妻子多麗絲不得不親自購物、煮飯、熨燙襯衫、照料孩子。下班時間使用官車是要付費的,他和家人不可能會因私使用官車。
施羅德也住不起政府提供的豪華別墅,因為他得支付每月兩千歐元的租金。所以,他租了一套小房子。這套房子每月租金大約五百歐元,包括一間臥室、一個沒有窗戶的浴室、一個小餐廳和一個小廚房。
為何施羅德如此窮困?因為他曾經(jīng)離過三次婚。根據(jù)德國法律,一旦男方提出離婚,他必須將收入的一半給妻子,如果有小孩就要支付更多。每次離婚,施羅德都不得不花上一大筆錢來擺平離婚的負擔(dān),而且要向前妻支付一筆數(shù)額不菲的“補償金”。
如果說德國的“中央首長”或多或少在“做秀”的話,那“地方大員”又如何呢?一位旅居德國的華人這樣描寫道:“早上到小鎮(zhèn)超市買東西。出門后,忽見一位西裝革履、騎著自行車的人沖我招手。定睛一看,原來是我們的市長。一般來說,騎自行車的人要么一身運動行頭,要么一身休閑裝。打著領(lǐng)帶、西裝筆挺地騎自行車,有些不倫不類。我們的市長偏偏就是這個樣子,他幾乎一年四季西裝革履地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騎著自行車四處轉(zhuǎn)悠,逄人就打招呼。這已成為我們小鎮(zhèn)的一道獨有風(fēng)景。小鎮(zhèn)上幾乎無人不認識這位市長?!睋?jù)這位華人回憶,她剛搬到小鎮(zhèn)不久,就見到了市長。當時小鎮(zhèn)正在舉辦“城市節(jié)”。節(jié)日當天,孩子們可以免費參加“兒童跳蚤市場”,把不再需要的東西拿到指定場地去賣,不用付攤位費?!澳翘?,大人孩子正熱熱鬧鬧地在跳市上忙著,過來一個人,熱情地跟我打招呼,然后問我是日本人、泰國人、越南人還是中國人。就這樣我們聊了起來。當時我以為他只是某個孩子的家長,直到第二天,看到報上登出的消息和市長的照片,我才知道昨天跟我親切交談的竟是市長!”
可見,德國的“地方大員”在大張旗鼓地“做秀”。由于做秀多了,搞得還很自然,而且大家都習(xí)以為常了。那么,德國政治家‘做秀”的動機是什么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并不是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因為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民眾之中,對社會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其次,這種“做秀”是從迫不得已到自然而然的。如果你有特供,有免費的生活秘書、司機、汽車、洋房、保姆、大廚,你會愿意干活嗎?遺憾的是,這些福利待遇德國政客都沒有,所以他們不得不親自動手。習(xí)慣一旦形成,大家都認為政客干活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摹<词鼓硞€政客原本就有錢,他也不好意思太張揚了。如果非要解釋德國政客喜歡“做秀”的原因,終極答案是:在德國,無論多大的官,就是一份工作而已。如果他要保住這份工作,就必須取悅民眾,因為民眾是他真正的老板。
【選自《幸福離我們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