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9日是我國第二十個全民國防教育日。這一天,全國各地會以各種形式舉行國防教育和疏散演練。法定的國防教育日為每年9月第三個星期六。向全體公民進行國防教育,開展防空演練,這是國家國防軍事的必然之舉,也在時刻警示和教育每一位公民,尤其是生活在信息時代的青少年一代,要始終把國家的安全放在心上。
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遠離戰(zhàn)爭的和平時代,可有些人國防觀念淡漠、對未來的憂患麻痹輕視,這是真正讓人擔心的。居安思危作為中華民族傳承久遠的生存與發(fā)展智慧理念,折射著樸素的辯證法哲理。人防教育既是公眾對國防觀念的再認識,也能讓每位公民學習、掌握個人防護技能。因此,搞好國防建設和人防建設,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顯得尤為重要。
從戰(zhàn)略高度講,和平與發(fā)展固然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但局部戰(zhàn)爭與沖突仍在上演,天下并不太平。拉響防空警報,進行防空疏散演練,可以讓廣大市民能做到居安思危,使他們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下不忘記當今世界并不安寧,同時還面臨著高技術(shù)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的威脅,從而克服和平麻痹思想,自覺增強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此外,還能進一步激發(fā)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愛國主義熱情,為戰(zhàn)時組織人民防空打下良好基礎。
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來保障。然而,戰(zhàn)爭災害、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等,總是在擾亂人們的安寧。那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警醒意識,是我們時刻不可忘懷的真知灼見,這不是危言聳聽。國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公民了解人民軍隊和提高尊崇軍人的自覺性,是普通百姓走近軍隊、支持國防的主要渠道。在國家安全問題越來越復雜的今天,每一位公民只有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才能切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做一名真正的愛國者。所以我們要拉響防空警報,進行防空疏散演練,讓國防教育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