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衛(wèi) by Chen Wei
右江,古稱“駱越水”,地處我國桂西,全長700多公里,因在地理位置上與左江處于一左一右而得名。右江沿途風光旖旎,水流清明,以壯族為主的民俗風情濃郁。兩岸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形態(tài)各異、色彩豐富的右江觀賞石。
右江石以“江水”為媒,歷經(jīng)大自然億萬年的千錘百煉,造就出一方方水洗而出的“水石精靈”。右江石種眾多,出產(chǎn)的紅線石、青釉石、瑪瑙花石、卷紋石、藕石、凝結石、梨皮石、化石、瑪瑙、硅玉、籽玉、古銅石、紫砂石、彩陶石……有如芙蓉出水、洛神再世。它們或精巧奇絕、鬼斧神工,或神韻獨到、線條曼妙。
右江自古就是沿岸壯族人民“洗衣服的地方”。20世紀80年代,觀賞石市場萌動之時,百色沿河一帶幾個縣的石農也已開始撿拾河灘上裸露的觀賞石,嘗試性地融入到全國觀賞石的隊伍之中。到了90年代初期,河道上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撈沙機遍布右江。開采河沙的高峰期,在易于采沙的河段,船舶非常密集。河面上船只魚梭而行,鮮有空隙。幾百米河道之間,有時甚至停靠著幾十條用于撈砂、運輸?shù)却笾行⌒痛?。而伴隨著頻繁的河沙采撈活動,右江河底的石頭也陸續(xù)被搬上了河岸。在市場的促推下,右江石由早期的試探上市逐漸迎得人們的喜愛。到了2000年左右,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大,右江開始出現(xiàn)專門以撿拾觀賞石為業(yè)的人員。
早年,右江沿岸農村的一些人家,家門口都會擺放幾塊坐得光滑锃亮的紅線石。夏天納涼,談笑風生、清爽舒適。在有心收集紅線石的人家,大院和整個樓層都擺放堆滿著紅線石,大大小小,隨處可見。茶余飯后,往大院石堆上撒幾瓢清水,任水流所到之處,紅線突現(xiàn),色彩輝映,妙不可言。誰家的紅線石寶貝多,來往的賓客就多,老少爺們可夸口的聊資也就越多??芍^“壺里乾坤大,藏石天地寬”。
觀賞石協(xié)會的出現(xiàn),為右江石友提供了交流的環(huán)境。他們梳理市場的供需關系,極大地推動了整個右江觀賞石市場的發(fā)展。三四十年之間,右江沿岸的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幾個縣(市)的觀賞石協(xié)會不斷更迭換代,右江觀賞石也在他們的推動下,逐漸走向全國各大石展。
“壯鄉(xiāng)故地有瑰寶,天造地設競展臺?!痹鴰缀螘r,右江沿岸那些隨著季節(jié)更替裸露在眼前的鵝卵石灘已經(jīng)成為過去,人們曾經(jīng)在那上面歡快淋漓地奔跑,隨意撿拾自己心儀的石頭。曾幾何時,那些岸邊長條形石板、鵝卵石堆砌起來的“搓衣巖”悄悄從岸邊消失,那古樸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場景已然從歷史長河中淡去。今天,我們惟有在平心靜氣的閑暇時光,觀賞形色各異、多姿多彩的右江石,領略和回顧這些獨特的地域民族風情。
右江石種類繁多,尤以紅線石、青釉石、卷紋石、瑪瑙花石等幾個石種為代表。這幾個石種名稱全由民間的俗稱而來,一直沿用至今,可見“名符其石”。且這些石種類出產(chǎn)數(shù)量相對較多,適合多層次玩家的口味,是右江石的“硬通貨”。
人們提起右江石,首先想到的就是右江的紅線石。石如其名,右江紅線石以黃底紅線為主要特征。質地堅硬,石膚光滑、細膩柔韌,水洗度好。干凈的底色如畫家的畫布,任由紅色的線紋在其上縱橫流淌,形成或濃烈或清雅的畫面。右江的各個河段都出產(chǎn)紅線石,但尤以右江上游的百色和田陽段交匯處的數(shù)量多。右江的一些河段水勢蜿蜒,深淺變化較大,水流湍急,水面下暗流涌動。奇特的水流環(huán)境,造就了水洗度絕佳的優(yōu)質紅線石。如田東思林段出產(chǎn)的紅線石,光滑寶氣,石膚柔綿細糯,紅黃兩色對比強烈,嬌艷出彩、雍容華貴。
題名:【 太 極 】 石種:右江石 收藏:林春寧
中國人歷來鐘愛紅黃這兩種喜慶的顏色,而集兩色于一石的紅線石也在不知不覺中躍入人們的眼中,藏入人們的心中。紅線石的畫面以人物和自然風光為主,且以質堅、皮滑、色艷、紋韻的優(yōu)良特征而被藏家廣泛收藏。觀賞紅線石,只需記住“又鮮又紅”四個字?!坝瞩r又紅”原本誕生于田東早市不經(jīng)意的吆喝。而這四字也是分辨紅線石的秘方,是鑒賞紅線畫面石首要的標準。
右江青釉石(又名“青釉綠彩陶”),因以青綠色調為主而得名。青釉石有著硅化質地,尤其是青綠部分的硅化程度很高,近玉化。青釉石水洗度好,石膚光潔細膩,石型飽滿,體量多在30厘米左右。青釉石以造型石為主,以類摩爾石造型為佳。佳品的青釉石,觀之如行云流水,撫之如素雅的瓷器,細柔爽滑。青釉石出形者,線條走勢流暢,氣韻華貴,獨具一格。思林段出產(chǎn)的青釉石不僅數(shù)量較多,而且品質佳的也較多。
題名:【 春 風 楊 柳 】 石種:右江百色彩玉石 收藏:阮金幸
題名:【 道 德 經(jīng) 】 石種:右江石 收藏:阮金幸
題名:【 萬 千 寵 愛 于 一 身 】 石種:右江紅線石收藏:阮金幸
右江卷紋石多為黃褐色、黑灰色,偶有青綠色等色。卷紋石的卷紋具有立體感、層次感強的特點。優(yōu)質的卷紋石,卷紋張弛有度,猶如用刀雕刻一般清晰。其卷紋如音韻舞動一般在石面擴散,意韻綿長。卷紋石出人物造型,多以羅漢袈裟為主題。好的人物卷紋石,頭、身俱像,如身披袈裟、背負斗笠的達摩禪師。右江沿岸石市流行著“有頭便是佛”的說法,“出頭”的人物,鑒賞時多可考慮“佛”類人物題材。頭、身出形到位的人物卷紋石可遇不可求。優(yōu)質的卷紋石,紋路如袈裟僧袍,人物觀感立現(xiàn),禪意應運而生。
右江卷紋石中硅質玉化程度高的是極難遇到的。硅玉質的卷紋石,石質堅硬、密度大,兩種質地相互交融,形成凹凸起伏的卷紋線條,構成如玄絲舞動、行云流水般的意境。有的玉質卷紋飄逸靈動,層次感非常鮮明,色彩清晰,細膩油潤。其形有的似古代鵝羽所制的扇面,意趣高雅。
右江瑪瑙花石(又名“右江壯錦石”“右江琺瑯彩”),由多種質地組合而成。色彩豐富,常以紅黃白為主色調,融合在黑色亮潔的底色之上,對比突出?,旇Щㄊ运疀_度好,質地細膩柔和、溫婉適手,色彩對比明顯、搭配得當者為佳。極品的右江壯錦紅,紅艷的色彩襯托出龍飛鳳舞的場面,有的如“女”“子”挽手起舞,意喻歌舞升平,“好”運連連!讓人如癡如醉,百賞不膩。
題名:大樸 石種:右江石 收藏:毛國花
瑪瑙花石總體的特點是光潔細膩,質感油潤,畫面變化多端。人們常常把瑪瑙花石稱為“壯錦石”。確實,有的花石猶如一面精心編織的壯錦,盡顯壯族民間靈性的魅力。有的瑪瑙花石上面黑黃淺紅交錯,黑色為主體,黃紅顏色集中在石心處,如深山埋藏的寶藏,讓人眼前一亮;有的石面上黃色的瑪瑙質噴張怒放,如佛家圣花在神秘的佛界綻放;有的質地光潔細膩,黃色和紅色對比搶眼,整石似一尊端坐的佛,穩(wěn)重、端莊、大氣;有的白色部分畫面占比大,如一汪水面上飄浮淡淡霧氣的清泉,讓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有的黑底黃線,描繪的畫面生動,舞動的男女惟妙惟肖,比畫家筆下的人物還要靈動三分;有的石形如碟,紅黑白三色交融,演繹陸地與海洋的宏偉奇觀;有的紅色線條鮮艷入目,出鹿形、鶴形、齊白石筆下的“靈蝦”……精巧可愛,神態(tài)頗有天成之意趣;有的表現(xiàn)出春意盎然的畫面,多色交融,質地潤滑細膩,輕微凹凸的浮雕手感,讓人不僅感官上得到美的感受,連觸覺上都能享受到美石的無限樂趣。
題名:【 古 扇 】 石種:右江石 收藏:梁衍時
除此之外,還有光滑質感有如黑色綢緞,用于案臺鎮(zhèn)石的黑墨石;精美韻致、奇味頓生的窩石、圈石;孔孔相連、意趣奇絕的藕石;圓環(huán)獨到、線紋奇絕的青紋石;渾圓大氣、青翠秀美的梨皮石;多質地整合一體,有如混沌初開的凝結石;色幽雄勁、大樸不琢的古銅石、紫砂石;水洗如瓷,色澤鮮艷,有如各色綢緞的紅、黃釉特色彩陶石;晶瑩璀璨、俏色欲滴的水晶、硅石、玉石、瑪瑙;古風撲面、蒼勁樸拙的遠古獸骨、化石;以水皮著稱、聞名遐邇,器形多樣、讓人眼前一亮的右江石器等等。
俗話說有需求就有市場。自從觀賞石市場在右江沿河各縣區(qū)形成產(chǎn)業(yè)后,砂石場傳送帶兩側撿拾觀賞石、石器的人員陸續(xù)增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觀賞石行業(yè)興盛時期,分布在百色、田陽、田東、平果等地的右江本地石農、石商、觀賞石愛好者、收藏家達千人以上。這給右江觀賞石市場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撈沙船上的工人最早接觸、撿拾右江石。他們一般3~4個人,進行船只日常操作和維護。除一名駕駛員,其余人員需進行排沙、卸沙等工作。他們在鏈斗、掏槽旁邊查看機器運行情況的同時,是撿拾右江石的絕佳時機。很多優(yōu)質的右江石,正是因為他們的辛勤勞作,才能完整撿拾、保存下來,再由石商輸送到觀賞石市場。
2.一些農閑時以撿石為樂的石農是撿拾右江石的主力軍。在農忙過后,人們三五成群來到右江河岸邊撿拾右江石。吃苦耐勞的他們在撿拾觀賞石的隊伍中異軍突起,成為右江石一線的供貨人員。右江的夏天驕陽似火,時或大雨瓢潑;冬天寒風刺骨,時或陰雨綿綿。但是這些在農耕中苦練一身本領的人們沒有退卻,他們甚至認為下雨天可讓石頭本色乍現(xiàn),易于撿拾。遇到惡劣的天氣環(huán)境,在高速運轉的砂場皮帶旁邊,一般人盯著眼前飛逝而過的石頭,不到幾分鐘就會感頭暈目眩。而他們卻能堅持一整天,一邊看,一邊快速反應出擊。他們早出晚歸,辛勤勞作,收獲頗豐。晚上回家的時候,石商往往已經(jīng)在等著他們的歸來?,F(xiàn)場出價收購,談得來立馬成交,場面異常熱烈。
3.觀賞石愛好者以獨特的視角發(fā)現(xiàn)右江石。這突出反映在田東河段漁梁航運樞紐和田陽那吉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初期的撿拾過程中。由于觀賞石愛好者的帶動、講解、傳播,使得周邊的村民逐漸加入到撿拾右江石的隊伍。觀賞石愛好者以自己的眼光發(fā)現(xiàn)右江石,也用自己的作品影響周圍的人。他們利用業(yè)余時間守候在砂場運輸砂石的皮帶旁邊,不管嚴寒酷暑,每天按時報到,不亦樂乎。在精品頻繁出現(xiàn)的砂場,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一個炎熱的夏天,一條長約十米的皮帶兩旁蹲坐20多個觀賞石愛好者。只見他們一邊揮汗如雨,一邊目不轉睛,時不時迅速伸出沾滿泥水的手,撿拾皮帶上的觀賞石。這是在一個真實的場景。美石的發(fā)現(xiàn)必須經(jīng)歷嚴酷的考驗。正是有了他們的加入,右江石的品質和數(shù)量才逐漸得到保障。
從2009年開始,田東縣觀賞石玩家自發(fā)設立觀賞石早市,約定每周星期六上午,在中和路路口至縣供銷社的路邊設點擺攤。這些攤點擺設的觀賞石多由一線的石農從河邊撿拾而來。早市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石商和觀賞石玩家。特別是南寧、柳州的石商,經(jīng)常光顧田東觀賞石早市。由于市場對右江石的需求,這個早市在這么多年從未間斷過。一大批優(yōu)質右江石也正是從這里流通到全國各地。
現(xiàn)在,百色、平果也相繼成立早市,且大有后來居上的勢頭。這些縣(市)作為右江觀賞石集散地,市場已經(jīng)趨于成熟、穩(wěn)定。由于高端玩家、藏家不斷涌入,觀賞石市場相應繁榮起來,右江賞石資源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拓展。百色、平果的石友覺得田東、田陽有好貨,總想往田東、田陽走;田東、田陽的石友發(fā)現(xiàn)原來百色、平果貨也不少,于是開始每周都來百色、平果掃貨。由此,幸福了一線石友,常聽石友打油詩曰:哪怕日夜累成狗,沙場陣地時時守。
題名:【 福 佑 一 方 】 石種:右江紅線石 收藏:韋啟力
20世紀90年代初期,全國觀賞石市場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在全國觀賞石愛好者驟增的同時,各地的觀賞石石種也整裝待發(fā),粉墨登場。隨著觀賞石資源的流通,右江水石由于石種眾多,畫面、造型風格自成一家,很快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迅速傳播、流通開來。右江石得到了觀賞石愛好者的認可與追捧。
現(xiàn)在,右江觀賞石發(fā)掘高峰期已經(jīng)過去,雖然大部分右江石流通到外地,但是部分也存留在了本地藏家、玩家手中,通過創(chuàng)設合資或個人展覽館等一系列地域產(chǎn)業(yè)文化設施,廣交天下賓客,輻射全國,形成了獨特的民間休閑文化產(chǎn)業(yè)鏈,為地方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題名:【 智 者 】 石種:右江石 收藏:林春寧
隨著右江石精品在全國各大石展上嶄露頭角,右江石的知名度已非同往日。靚麗的右江石如花似錦般在大眾面前綻放,展現(xiàn)南國水石獨特的魅力。有人說右江石是觀賞石界的新貴,有人說右江石是觀賞石界的后起之秀,有人說右江石大有蓄勢待發(fā)的潛能……如果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不玩右江石,那真是太可惜了。右江石奇特多樣的質地,幻化的色彩和圖案,多變的造型,正適合獨具慧眼的有識之士去探索、發(fā)現(xiàn)。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在快節(jié)奏的今天,掩一卷古籍,賞一方雅石,讓內心淡泊、釋然放空,已是一件難得的閑逸之事?!扒酂艄欧鹩趁髟?,奇石書香留正果?!蔽┯醒艥嵉膬刃模侥荏w現(xiàn)靜寂、無瑕的美。人們觀賞右江石之余發(fā)出驚嘆的同時,右江石也在用素凈、至簡的美默默陪伴著我們。這才是右江石真正的美!